影响美罗培南药动学/药效学效应的主因子分析及其常规方案用于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适宜性

来源 :中国药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影响美罗培南药动学(PK)/药效学(PD)效应的主因子,探讨其常规方案用于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适宜性.方法:以美罗培南0.5 g q8h、1 g q8h和2 g q8h为模型方案,以50%fT>最低抑菌浓度(MIC)为PK/PD靶标,以大肠埃希菌(EC)、肺炎克雷伯菌(KP)、铜绿假单胞菌(PA)和鲍曼不动杆菌(AB)为目标菌种,以累积反应分数(CFR)为PK/PD效应指标,将药动学参数、给药参数和目标菌种的MIC分布整入PK/PD效应的数学模型(即%fT>MIC),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各方案在不同人群中通过0.5~3 h输注对各目标菌种的菌群达到靶标的CFR.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影响美罗培南PK/PD效应的主因子.结合CFR和效应的主因子及其特性探讨上述方案用于目标菌感染的适宜性.结果:影响美罗培南对EC和KP抗菌效果的主因子是个体化的药动学参数,但尽管如此,在考察的人群中(或考察的药动学参数下)即使美罗培南0.5 g q8h采取0.5 h输注也可对EC和KP达到≥90%的CFR.影响美罗培南对PA和AB抗菌效果的主因子是菌种的MIC分布.对PA,MIC分布是影响美罗培南PK/PD效应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决定因素.不论人群如何,大剂量美罗培南(2 g q8h)对PA仍可达到≥90%的CFR;但对AB,MIC分布则是影响美罗培南PK/PD效应的决定因素,即使2 g q8h也无法达到≥90%的CFR.结论:基于目前各目标菌种的MIC分布和效应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不同人群中美罗培南0.5 g q8h仍可用于EC和KP感染;对PA,则需采用2 g q8h;但对AB,美罗培南常规方案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抗菌效果.
其他文献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18岁,体质量57 kg,因“情绪不好,话少,不出门,烦躁,不上学,生活不规律近2年”于2019年5月17日首次入院,入院诊断: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锥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胶囊(NAC)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与石油资源匮乏日益显著,已经严重制约当前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降低车辆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度和改善环境污染成为了未来汽车工
根据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的特点,本课题选用秸秆为原料,对以秸秆为底物的乳酸菌CBP全程发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内容包括菌种的分离、筛选、鉴定,菌种诱变选育,以木聚糖为底物发酵条件优化以及以秸秆为底物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木聚糖为诱导物添加到培养基中,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出两株能够直接利用木聚糖生产乳酸的菌株L3,L6。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发酵液中的有机酸。菌株L3,L6发酵木聚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得到飞速发展。由于其能够将传统实验室中样品制备、可控反应、分析检测等操作功能集成到一块面积仅为数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具有试剂消耗量小、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成年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的纳米抗体药物ca-placizumab(商品名Cablivi?),该药作用机制主要指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目的:通过观察依那普利对心肌肥厚模型大鼠心肌中GATA结合蛋白4(GATA4)和小分子核糖核酸-200b(miR-200b)表达的影响,探讨依那普利对心肌肥厚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是化学药物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参数,其运用提高了药品检验过程、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本文阐述测量不确定度在化学药物中的应用,综述不确定度评定在化学药
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来源的多酚化合物和植物雌激素,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抗炎、抗氧化、心血管保护和抗肿瘤.体内外实验表明,白藜芦醇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有抑制乃至逆转作
红景天苷是苯丙素类糖苷,作为高原植物红景天的主要有效成分.近3年来,红景天苷许多疾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备受关注.研究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