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村集体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集体经济;有效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村集体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只有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分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进一步探讨实现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集体经济是保障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
   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改变依赖农户单独参与经济的模式,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具体来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方面要发挥农户的力量,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必须将农户有效组织起来,借助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人民群众实现收入水平提升的目标。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创造出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使农村劳动力不需要跨地区流动就能找到较为合适的工作,提升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在此基础上,很多高素质人才也将看到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最终提升农村地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因此总的来说,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能够为农村提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整体的劳动力素质。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能只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的物质水平,也要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能够提升每一位群众的收入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使得村集体具有了整治环境、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资金。
   (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生态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后,我国曾在相当长时间内为了发展经济而放松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然而,“新时代”背景下,只有保证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才能提升其发展水平。集体经济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够为本地区的生态保护提供支持,使得生产率的提升过程不与环境保护产生冲突。具体来看,与单个农户相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可以开展环境友好型的市场活动。其次,与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相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更为清晰和科学的发展理念与思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活动。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产权制度及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亟需进一步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集体产权界定不清晰、制度安排不合理而造成效率低下的现象,这些现象成为“新时期”背景下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的障碍。应清晰的认识到,农村集体经济本质上应突出“人人共有”,但是当前的实践工作中这一理念愈发模糊。农村集体经济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并没有与农村群众相对应,“集体经济”的概念愈发模糊。在此背景下,很多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有名无实,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口号更无从谈起。并且,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对于闲置宅基地等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快农村产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步伐,明确各项经济资源的产权,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二)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完善
   当前,对比一些农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一些集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较为显著的差别是产业支撑度的差别、农村集体经济规模的差异等等。自从上世纪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渐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方面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得农村地区的集体成分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萎缩。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营模式还是家庭分散式经营,不能形成规模,不能享受到规模效应的经济效益。例如,在我国一些山区的农村,其相对的优势禀赋资源是山地,但是由于将这些山地都承包给了不同的农户,失去了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形不成自身的特色产业,集体经济发展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弱,不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从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首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农产品种类、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大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较为滞后,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市场中的结构性供需矛盾。尤其是一些消费者对于高端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单个农户很难生产出这种高端农产品,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较为落后。其次,当前制约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另一大问题是产业的同质化程度较高。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盲目性与短视性,这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本地特色,同时也为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土地规模化利用程度较低
   当前,由于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对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带动能力较弱。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部分调查对象由于对合作社不了解或其他原因没有加入合作社,并且还有一部分农户认为加入合作社不能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组织本地區农户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且,当前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工作进展较慢,使得整个地区的土地规模化利用率较低,不能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四)尚未建立科学合理地工作机制,集体班子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正在逐渐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但是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尚不明确。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奖惩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和村两级对于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这一工作的积极性都受到打击。甚至在一些地区乡镇官员以及村干部对于自身的要求仅仅是“少干少错”,为了不承担责任而无作为。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基础集体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不高,直接导致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不能发挥较强的带动作用。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的党员占总人数的比例明显偏低,并且在党员群体中,多数党员的年龄较大。其次,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村干部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村干部仍然是年龄较大的党员同志担任的,但从整体角度来看其文化程度偏低,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较低。最后,当前广大农村地区中村干部一般都是由本村人担任的。然而,这部分村干部中大部分不懂得经济管理知识,也不懂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集体经济很难依靠这部分村干部的带领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支持体系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要解决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必须借助国家政策支持的力量。借助各种优惠政策,推动集体经济将分散的经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带动农户发展。具体来看,首先壮大集体经济需要持续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具体操作办法可以是设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基金,秉承专项资金专项使用的原则,在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监督下,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用到效益最大化的地方。并且,当前政府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各个部门都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支持,而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政府应设置统一的资源管理部门。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而且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一般发展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因此金融机构不能采用常规的贷款风险评估机制等,要设计出一套实用性更强的信用评价机制,降低农村集体经济获得贷款等金融资源的难度。最后,要进一步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权制度的改革,以便最大程度上为农村集体经济参与市场交易活动提供便利,降低交易成本。
   (二)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产权制度及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
   为了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产权制度及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税费减免力度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例如对于社区股份合作社等涉农项目的建设,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税费减免。另一方面,要加快改变农村宅基地只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的现状,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制度,使其成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进一步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其带动作用
   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中的政治组织建设,可以尝试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法人制改造,进一步设立权责明晰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以及监督机构的边界,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经济稳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依赖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引、监督和保障职能,确保广大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因此,首先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科学合理地设立各种机构。其次,进一步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进行清晰界定,明确集体经济发展过程汇总所现有的权利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最后,要进一步发挥基层自治的作用,及时有效地规范乡镇政府以及村委会的管理权限,监督其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行为。
   (四)进一步加大引进培养人才的力度
   人才队伍的壮大是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农村集体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这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人才引进以及培养机制。具体来看,首先要提升乡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基层干部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必须通过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出更科学的道路。其次,要进一步探索人才合作机制,各级政府应牵头,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最后,要创新人才的使用机制,为基层干部打開晋升渠道,调动基层干部促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要清晰的认识到,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进程以及加大引进培养人才的力度,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婷婷.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245-246.
   [2]黄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0(19):62-63.
   [3]贺卫华.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中部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J].学习论坛,2020(06):39-46.
   [4]王祖源.农村集体经济助力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纾解[J].中国集体经济,2020(24):11-12.
   [5]杨洋.农村集体经济振兴的蕴含价值、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农村经济,2020(09):27-33.
   (作者单位:邹城市郭里镇人民政府财经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锂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近年来备受各国关注。澳大利亚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锂资源供给国,吸引着全球锂矿相关企业的投资。截至2019年底,澳大利亚已建成和在建的锂矿山共计8座,开采矿石均为伟晶岩型锂辉石,共计探明锂资源量10.1亿t(折合LCE 3539.16万t),探明锂矿石储量5.9亿t(折合LCE 2115.82万t),现有矿山设计产能为342.5万t锂精矿/a。澳大利亚现有矿山生产的锂精矿产品整体质量较好,但选矿回收率整体偏低,综合利用水平一般。目前,中资企业在澳大利亚拥有一定的优质锂矿资源,中
苜蓿产业在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指导和支持下,得到一定的发展,为保障奶牛饲草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苜蓿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是数量和质量问题,数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奶牛养殖业的需求,质量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面对苜蓿国际进口市场的挑战和高质量稳定发展的需求,提出5点建议,包括国家补助资金引导、产业集群培植、草地为农业后备耕地思想的树立、苜蓿种植空间的布局以及质量标准的提高。
针对白云鄂博混合型铁-稀土矿石生产的铁精矿和稀土精矿回收率低、杂质含量高的问题,按照矿石类型进行分类选别。以霓石型低品位铁-稀土矿石为对象,在系统研究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回收铁、稀土的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TFe品位为17.50%,稀土REO品位为8.43%,主要的铁矿物为磁铁矿,氟碳铈矿和独居石是主要的稀土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是霓石、重晶石和方解石等;通过磨矿-两段弱磁选-再磨-弱磁选回收铁,在一段磨矿细度-0.074 mm 90%、粗选磁场强度和精选磁场强度分别为112 kA/m和96 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