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改革开放大大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基础路桥工程在城市里出现,人们对路桥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会对路桥工程造成影响的病害,人们也对其保持着一定的关注。为了更好的解决路桥施工中的病害问题,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对路桥施工中出现的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路桥施工;病害;原因;对策
造成路桥施工中病害出现的原因有许多,一般情况下外部环境的影响、施工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都会有一定可能使病害出现了。除此以外工程后期的维护不当也有一定可能造成病害。为了更好提高路桥施工的质量和施工水平,就需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对施工中出现的病害进行分析,找到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
1、路桥施工中出现的病害的种类
在日常的路桥施工建设中常见的病害有结构性病害和功能性病害两种,两种病害对路桥的影响有所不同。结构性病害在短期内不会对路桥的使用造成影响,但如果病害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就会逐渐导致使路面难以承受较重的压力而引发事故。功能性病害一般是由于施工的平整度不足而造成的,会直接影响路桥的使用。除了以上两种病害以外,在不同的环境和境况下还会出现其他病害,常见的病害有裂痕、松散、泛油等。这些病害带来的威胁相当广泛,需要施工人员加以重视。
2、路桥施工中病害出现的原因
2.1工程设计不合理
路桥施工中,工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路桥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前期的设计准备工作中,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并调取相关地质资料作为设计参考,综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绘制准确的图纸。同时,还要从施工的各个角度去考虑施工的需求,考察施工图纸是否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要杜绝设计人员仅从地表外形结构情况来判断地基的构造。在路桥的改造施工时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施工,既要考虑路段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原路的指标对改造工程产生的影响,确定新的改造不会对路桥造成不良影响,以及测定了要新铺设的厚度之后,才能确实的开始施工。
2.2路面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我国对于路桥工程的施工有严格的要求,其中对路面厚度有明确的指标规范。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而不遵守相关的规定,在进行检测时也不尽心尽力,导致工程的质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另外,部分企业的员工素质没有达到要求,在施工时受到成本和工期的影响而忽略了合理设计路面厚度的重要性,导致建成的路桥在投入使用后无法承受较重的车辆碾压;施工中施工人员以为可以用路基夯实来代替路面厚度来解决施工问题。而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路面的厚度对工程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如果路面的厚度不足,很有可能导致工程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3路桥建设中的钢筋受到严重的腐蚀
在路桥建设的施工中,大量的钢筋材料被使用在桥梁建设中,因此桥梁的质量受钢筋的影响较大。在桥梁的建设施工中,经常由于桥墩受到海水中盐分的侵蚀而出现钢筋锈蚀,锈蚀程度高的就会对桥梁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威胁通行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桥梁钢筋的腐蚀还会引起桥梁混凝土材料的强度降低。一般情况下,由于桥梁结构内部有氯化物混入就会造成钢筋的腐蚀,除此之外,腐蚀程度还与保护层的薄弱有关。
3、解决路桥施工中病害的措施
3.1确立科学的施工方案
在施工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实地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条件进行勘察,调取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避免因为资料和数据的不全导致设计方案不完善。设计方案初步确定后,应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研讨会,对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讨论和改进,使施工方案整体更加科学合理,可行性提高。
3.2强化施工材料的配置
路桥施工中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合理的施工方法是施工的关键,正确的引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施工成本和工期,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但如果时机把握不正确,就可能起到反效果。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引进的技术。除此以外,施工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不恰当的材料使用可能导致施工中出现散浆现象。混凝土在大多数路桥工程中都是主体结构的主要材料,因此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和调配比例会对施工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做好调配工作。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施工人力物力的浪费,正确的使用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还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
3.3严格控制路桥施工
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开始施工之后,可以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规范化的施工设备来对路面进行实时切缝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将气温变化对路面造成的影响考虑在内,对施工的操作时机进行全面的掌控,尽量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的路面干缩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此外,在施工中也要注意完工路面的养护工作,确保交通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施工阶段,对路面通过的大型货车进行适度管理,避免一些带有钉轮胎的车辆对路面造成一定的磨损。
3.4对混凝土防护层的设置
混凝土防护层在路桥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进行桥梁建设时,混凝土防护层的建设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况来设置。环境越恶劣,工程越需要建设混凝土防护层。试验证明,设置防护层可以对混凝土构件的氯离子渗入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氯离子的浓度,使其达到混凝土的初始浓度。普通的混凝土在施工中难免会出现微小裂缝,因此想要保护好混凝土构件,就应该选择渗透结晶型的防水材料,借助这种材料在遇水时会产生固化现象从而可以形成防水屏障的特点来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保护。另外,渗透结晶型的防水材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渗透到混凝土中,与混凝土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凝胶,填堵混凝土构件中的空隙和裂缝,增强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并消除腐蚀性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
4、结束语
路桥施工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路桥施工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要保证路桥施工的完成质量,就必须要注重施工设计的科学性、施工中的规范操作和施工验收的严谨程度,同时注意对工程细节的把控,及时消除可能引发病害的因素。综上所述,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做到科学设计,对工程中的大小细节严格把控,教育员工在施工中规范操作,合理的做好病害的预防措施,正确的安排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翟荣虎.路桥施工中的病害常见类型及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5).
[2]宋汉中.浅谈路桥施工中常见病害与治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关键词】路桥施工;病害;原因;对策
造成路桥施工中病害出现的原因有许多,一般情况下外部环境的影响、施工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都会有一定可能使病害出现了。除此以外工程后期的维护不当也有一定可能造成病害。为了更好提高路桥施工的质量和施工水平,就需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对施工中出现的病害进行分析,找到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
1、路桥施工中出现的病害的种类
在日常的路桥施工建设中常见的病害有结构性病害和功能性病害两种,两种病害对路桥的影响有所不同。结构性病害在短期内不会对路桥的使用造成影响,但如果病害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就会逐渐导致使路面难以承受较重的压力而引发事故。功能性病害一般是由于施工的平整度不足而造成的,会直接影响路桥的使用。除了以上两种病害以外,在不同的环境和境况下还会出现其他病害,常见的病害有裂痕、松散、泛油等。这些病害带来的威胁相当广泛,需要施工人员加以重视。
2、路桥施工中病害出现的原因
2.1工程设计不合理
路桥施工中,工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路桥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前期的设计准备工作中,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并调取相关地质资料作为设计参考,综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绘制准确的图纸。同时,还要从施工的各个角度去考虑施工的需求,考察施工图纸是否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要杜绝设计人员仅从地表外形结构情况来判断地基的构造。在路桥的改造施工时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施工,既要考虑路段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原路的指标对改造工程产生的影响,确定新的改造不会对路桥造成不良影响,以及测定了要新铺设的厚度之后,才能确实的开始施工。
2.2路面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我国对于路桥工程的施工有严格的要求,其中对路面厚度有明确的指标规范。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而不遵守相关的规定,在进行检测时也不尽心尽力,导致工程的质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另外,部分企业的员工素质没有达到要求,在施工时受到成本和工期的影响而忽略了合理设计路面厚度的重要性,导致建成的路桥在投入使用后无法承受较重的车辆碾压;施工中施工人员以为可以用路基夯实来代替路面厚度来解决施工问题。而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路面的厚度对工程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如果路面的厚度不足,很有可能导致工程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3路桥建设中的钢筋受到严重的腐蚀
在路桥建设的施工中,大量的钢筋材料被使用在桥梁建设中,因此桥梁的质量受钢筋的影响较大。在桥梁的建设施工中,经常由于桥墩受到海水中盐分的侵蚀而出现钢筋锈蚀,锈蚀程度高的就会对桥梁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威胁通行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桥梁钢筋的腐蚀还会引起桥梁混凝土材料的强度降低。一般情况下,由于桥梁结构内部有氯化物混入就会造成钢筋的腐蚀,除此之外,腐蚀程度还与保护层的薄弱有关。
3、解决路桥施工中病害的措施
3.1确立科学的施工方案
在施工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实地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条件进行勘察,调取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避免因为资料和数据的不全导致设计方案不完善。设计方案初步确定后,应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研讨会,对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讨论和改进,使施工方案整体更加科学合理,可行性提高。
3.2强化施工材料的配置
路桥施工中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合理的施工方法是施工的关键,正确的引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施工成本和工期,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但如果时机把握不正确,就可能起到反效果。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引进的技术。除此以外,施工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不恰当的材料使用可能导致施工中出现散浆现象。混凝土在大多数路桥工程中都是主体结构的主要材料,因此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和调配比例会对施工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做好调配工作。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施工人力物力的浪费,正确的使用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还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
3.3严格控制路桥施工
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开始施工之后,可以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规范化的施工设备来对路面进行实时切缝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将气温变化对路面造成的影响考虑在内,对施工的操作时机进行全面的掌控,尽量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的路面干缩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此外,在施工中也要注意完工路面的养护工作,确保交通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施工阶段,对路面通过的大型货车进行适度管理,避免一些带有钉轮胎的车辆对路面造成一定的磨损。
3.4对混凝土防护层的设置
混凝土防护层在路桥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进行桥梁建设时,混凝土防护层的建设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况来设置。环境越恶劣,工程越需要建设混凝土防护层。试验证明,设置防护层可以对混凝土构件的氯离子渗入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氯离子的浓度,使其达到混凝土的初始浓度。普通的混凝土在施工中难免会出现微小裂缝,因此想要保护好混凝土构件,就应该选择渗透结晶型的防水材料,借助这种材料在遇水时会产生固化现象从而可以形成防水屏障的特点来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保护。另外,渗透结晶型的防水材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渗透到混凝土中,与混凝土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凝胶,填堵混凝土构件中的空隙和裂缝,增强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并消除腐蚀性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
4、结束语
路桥施工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路桥施工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要保证路桥施工的完成质量,就必须要注重施工设计的科学性、施工中的规范操作和施工验收的严谨程度,同时注意对工程细节的把控,及时消除可能引发病害的因素。综上所述,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做到科学设计,对工程中的大小细节严格把控,教育员工在施工中规范操作,合理的做好病害的预防措施,正确的安排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翟荣虎.路桥施工中的病害常见类型及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5).
[2]宋汉中.浅谈路桥施工中常见病害与治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