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干姜效有别南姜北姜差异大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用可乐煮姜丝来治疗感冒。姜是辛温之品,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很多民间验方治疗风寒型感冒都用生姜做主药,所以当人遭遇风吹雨淋、风寒侵袭时,及时服用红糖姜汤、可乐姜汤或者葱白姜汤等,都会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但如果是风热感冒就不能用此法治疗,流感也不能用。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是有一定道理的,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如果再吃辛辣刺激的生姜,更容易伤肺,加剧人体失水、干燥,所以,秋天以少吃姜为宜。而夜里是阳气收敛之时,天地之气都闭合了,而姜性温味辛主发散,这和自然的规律不符。不过,因受凉引起或加剧的咳嗽、腹痛、呕吐,在晚上喝碗热腾腾的姜汤,治疗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生活中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也不大。
  无论是干姜还是生姜,皆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但同样是一个种的植物,却因栽培地域差异而发生形态和质地的变化,久之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栽培品种。关于姜入药的南北差异,古人在很早就已有所认识,明代《本草蒙荃》一书中即有“北干姜不热,北生姜不润”的记载。姜最早是在我国南部地区栽培的,自明代开始,姜的种植由南方长江流域向北方扩展:受土壤、光照、温度、湿度、降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人工选育,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不同种植地的姜,其形态品质产生了差异,甚至是迥异。南方(如四川、湖南等地)之姜,由于气候炎热、光照充足、生长期长,一般于冬至时采收(如提前采收则根实鲜嫩,晒干易瘪,不宜做干姜入药,一般用于食用或育种)。其外观特征为:根茎瘦小,粉性强,辣味浓烈,水分较少,适合药用,习称“药姜”。北方(如山东、河南等地)之姜,由于气候较为寒冷,霜冻期早,生长期短,一般于立秋前后采收(采收过晚则易被冻坏而不易保存)。其外观特征为:根茎肥大,粉性弱,辣味淡薄,水分较多。故北方之姜根茎晒干易瘪而不饱满,不宜于加工干姜,以食用为主,或以生姜入药,习称“菜姜”。
  姜是利用根茎繁殖的,在生长过程中它的母根没有腐烂,而是随子根一起生长,因此在采收时,会同时采到子根和母根。从形质上看,二者有一定差别,其中,母根颜色为褐色,质地结实,纤维多,水分少,辛辣味强,习称“老姜”或“母姜”;子根色黄,鲜者尖部带紫色(故又称“黄姜”或“紫姜”),质地脆软,纤维少,水分多,辛辣味弱,习称“子姜”。不难看出,作为加工干姜的原料,母姜最为适宜,这一点,《本草纲目》所言不虚;作为生姜入药,母姜辛散力强,可作为首选,其次,亦可用子姜代替,从疗效来看,这一点也是正确的,如治疗感冒初期的“生姜红糖方”,若用母姜入药则辛散力强,疗效提高。
其他文献
她是一个集畜牧项目规划咨询、畜牧工程设计、畜牧技术研究及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型规划设计研究院。她的成立,有望在设计规划及追溯过程中,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兽药企业的电商不同于工业等其他行业的电商,一提到兽药的电商化,基于对产业特殊规律的认知程度和实践上空白,总会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如果简单地复制电商模式勇做兽药电商先锋的企
采用自制的双轮式结构机器人作为试验平台,以ADXL345三轴加速度计和ITG3200三轴陀螺仪微重力MEMS微机械电子技术的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的角度传感器,通过建立离散卡尔曼滤波器数
獭兔便秘在饲养过程中是常见病,轻者治疗及时可治愈,重者则难以治愈。本病在生产当中主要以预防为主,还要精心管理,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死亡。   一、病因 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喂食没有规律,饥饱不均,或饲喂半干的豆科类饲料,饮水不足等均可引起该病,多发生在幼兔生长期。   二、症状 病兔初期食欲减少逐渐废绝,精神沉郁,两眼闭合,肠音减弱或消失,初期排出少量坚硬粪便,逐渐变为不排粪。有的病兔常常回头俯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子宫内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平均年龄(37±3.1)岁,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9±2.7)岁,病程均在1~9个月,对照组经期用抗生素甲硝唑静脉滴注同时联合应用二或三代头孢菌素类二联抗生素静脉滴注,连续应用5天。治疗组经期采用甲硝唑静脉滴注同時联合二或三代头抱菌素类二联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