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裂隙岩体力学损伤特性与破坏机理分析

来源 :北方交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不同节理状态的岩体受力复杂、力学损伤特性评估困难等问题,采用室内准确预设节理制备试件,模拟不同条件的力学损伤试验,并进行了应力-应变特性、弹性模量和破坏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节理最不利倾角为45°,节理数量越多、贯通度越长、夹层厚度越大,岩体强度越低;0°和90°倾角节理岩体主要是剪切破坏,其余为复合张-剪破坏,破坏过程存在应力积累和集中释放现象。
其他文献
以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建模分析,分析了坡顶荷载、降雨和坡顶渗漏工况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并重点研究分析最不利条件下路堑边坡的安全系数和位移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边坡安全系数随坡顶荷载、降雨历时和坡顶渗漏历时的增大而减小,相比于坡顶无荷载时,荷载取200kPa、400kPa和600kPa时边坡稳定系数分别减小了43.4%、65.2%和71.8%,在坡顶荷载取最大值600kPa时,边坡安全系数为1.41,仍处于稳定状态;相比于降雨历时为0时,降雨历时取3h、6h、12h
为了研究间接蒸发冷却器作为组合式空调机组新风预冷装置在不同温湿度状况的换热效果,利用自主搭建的试验系统对8种不同运行模式下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换热过程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显示:该装置较普通显热换热器换热效果更突出,干球效率能达到100%以上,湿球效率在60%~70%;通过将板式换热器从干工况运行模式切换到湿工况运行模式,可以显著降低一次空气出口温度;在干燥环境下,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经过处理的室外新风能直接送入空调房间并能承担部分室内显热负荷;而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室外新风在换热过程中出现大量凝结
抚通高速公路玳珉关隧道电缆沟人行道采用无机粉末复合纤维盖板,阐述了无机粉末复合纤维材料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介绍了盖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实践证明无机粉末复合纤维盖板高强轻质、高韧性,耐久性良好。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西藏22个地区的不同桥梁病害类型进行归类,找出不同区域桥梁病害的共性,实现区域联动的治理和养护工作,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可靠,可对跨区域的共同性病害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节约投资。
以基质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0.3%范围内的7个油石比为变量,选取三种抗车辙剂,分别进行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小梁弯曲、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油石比的变化对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很大,且Domix、PR PLAST.S、LT三种抗车辙剂呈现同样的影响规律。过低和过高的油石比均会使混合料高温、低温、抗水损害性能降低。适量多的沥青会使抗车辙剂更好地溶胀起到对基质沥青的改性作用,同时吸收沥青后的抗车辙剂变软会起到加筋和嵌挤填充的作用,提高混合料的整体性能。
为了将风能高效转换为热能,提出了一种新型风力驱动管式致热器,流体在管式致热器中循环流动,利用风能直接制热,致热器可兼有储能功能。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管式致热器的制热功率计算公式,利用实验关联式对工质进行不同工况分析,得到致热器在工质流经壳程外掠横管工况时热流密度及制热功率最大,每单位工质质量流量所对应的热流密度约为8.56 W/m2,制热功率约为420.14 W/m3,大约是工质流经管程准稳态湍流工况时的4倍。为提高系统热效率,在制热与传热两个环节,重点应提升其单
提出一种高速公路波形梁护栏安全性和符合性评价方法,从护栏环境特征和路侧事故情况两个角度对波形梁钢护栏进行整体安全性评价;对在役波形梁钢护栏情况进行调查后,依据相关规范及设计竣工图纸,对波形梁钢护栏设计指标进行抽样检测,通过分析检测数据来判定现有护栏的技术状况,对护栏进行符合性评价;最后结合安全性和符合性评价结论,指出波形梁钢护栏的改造提升目标和原则。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快速掌握运营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的现状,提高交通安全设施养护加固设计效率,为波形梁钢护栏在竣工验收、高速大中修、改扩建中的加固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评价组成材料对开普封层路用性能的影响,在开普封层材料组成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对三种不同材料组合的开普封层的粘结性能和抗裂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粘结性能试验采用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抗裂试验采用冲击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碎石封层较乳化沥青碎石封层组成的开普封层表现出明显更优的粘结性能和抗裂性能,采用双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可进一步提升开普封层的抗裂性能,综合考虑经济性,开普封层可优选单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微表处的材料组合方案,原路面裂缝严重时可采用双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微表处的方案。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喷射式制冷系统为载体对锅炉余热加以利用,并用试验方法对系统性能受运行变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从喷射器内流体流动机制上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实现系统最佳运行环境确定、喷射器结构的最优化设计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喷射系数和机械COP随发生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与喷嘴喉部内径呈负相关,与蒸发温度、喷射器喉部直径呈正相关;此外,当冷凝温度小于某一值时,喷射系数受冷凝温度的影响很小,而当冷凝温度超过某一值时,喷射系数急剧降低;喷射系数随混合段喉部与喷嘴喉部面积比AR的增
为研究包角角度对高比转速离心泵的外特性和压力脉动的影响情况,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对比转速nq=327的双叶片自吸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采用计算标准差法,对各个监测点的压力脉动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230°~300°包角情况下的外特性变化情况及内流场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包角角度的增大,扬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况,且流量越大,扬程下降越快;随着包角角度的增大,叶轮所受扭矩逐渐降低,存在一个最佳的包角使得效率值最高;双叶片离心泵在运转的过程中隔舌沿叶轮旋转方向20°位置压力脉动最为严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