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影桨声漓江晨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林山水天下美,漓江神秀天下先。
  踏上桂林的土地有多少次了,已记不清楚。如花似玉、万人爱恋的桂林,就像我的邻居姐妹,熟悉、亲切。
  以前去桂林是玩,玩山玩水;这次去桂林也是玩,玩拍影,专程拍摄冬日漓江之晨。
  第二天,不到四时,我们就从暖暖的被窝里起来,洗漱梳理,整装待发。这天碰巧遭遇冷空气南下,冷得直发抖,真想重回被窝里。
  坐上桂林影友前来接应的车辆,出发,前往漓江。
  城市还在沉睡,夜色仍朦胧。街上除了偶尔驶过的车辆,早起的清洁工,四周寂无人声,静得叫人心生寒意。
  寂静的漓江边,架起一排排长枪短炮。夜雾笼罩下,人影绰约。
  冬天的漓江,冷风萧萧,寒气袅袅,如烟似雾,似轻纱笼盖。我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围着脖子,戴着帽子,远不胜风凌厉,烟水寒。哈气成烟,手脚冰冻。
  漓江两岸,山峦垒嶂,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连绵不断。那山峰,像骆驼静卧,似公鸡仰鸣,如少女酣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峰倒映水中,如战马饮水。夜还在“”地唱着主角。看不清哪是青,哪是翠,一律地黛色。韩愈的诗句所言:“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青,这碧,只能留给想象了。
  漓江上一叶小舟缓缓划来。舟上,一渔翁,一鱼篓,一鱼网,一渔火,鸬鹚几只。那渔翁,戴斗笠,披蓑衣,穿长靴,划木桨。木桨有节奏地一划一划,一拨一拨,灯下的水波一圈一圈。似乎相互和鸣,轻轻吟唱。燃亮的马灯,扎在舟尾。昏黄的灯光,驱散了阵阵的寒意,温暖了冬之晨。渔翁“咿咿呀呀”地唱着渔歌,划破夜的黑,揭开晨的幕。
  太阳渐渐从沉睡中醒来。天色浅红浅黄,落在水面也是浅红浅黄,像大匹浅色的绸缎铺在江面,跟深黛色的峰峦形成鲜明对比。
  晨雾还是迷迷茫茫,四野依然朦朦胧胧,还不是透明透明的亮。
  渔火、鸬鹚、鱼篓、渔翁、木浆,倒影在水里,还有远方近处,连绵起伏的峰峰峦峦都倒影江中,构成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扁舟就从这倒影的画面缓缓划过,就像船在山顶上行过,人在画中走。这般景象,如此意境,真是美极了。
  这情形让我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只是这时是冬天,山前没有白鹭飞,也没有桃花肥鳜鱼。如果是春天来,这一切应该不缺席。
  渔翁是长年在漓江打鱼为生的渔民,是我们特意请来的“模特”。他非常敬业,很配合我们的拍影。不厌其烦地从江的这边划向远方,又从江的那边缓缓划回来。划桨,撒网,捕鱼,拨弄鸬鹚飞起。
  那鸬鹚,长厚嘴,绿黑眼,白嘴基,披一身黑衣,像威风凛凛的黑侠士。跳上鱼篓,跳上马灯,伸开双翅,舞动。离船飞出,又收翅飞回。把头伸水里,拨出,抖动一身的水珠。嘴里发出“咕咕”的低吟。很是遐意。
  鸬鹚天生是当演员的料子,江边那么多人围着拍摄,长枪短炮瞄准,闪光灯闪个不停,它们一点也不怯场,害羞。任由你拍摄。而我们,选角度,取镜头,调焦距,按快门,全神贯注,忘记了这是风萧萧兮漓江寒的冬日早晨。忘记了手冻得生疼。
  天色已大亮,我们的拍摄,也从漓江的这头转到那另一头。渔翁也早已灭了那渔火。
  天,依然是冷。漓江,还是烟水寒,氤氲着凉凉的诗意。
  鸬影桨声的漓江晨曲,继续唱响。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以微平台、微党课、微行动、微典型为载体的“微党建”体系,有效激发了机关党建的创新活力,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搭建微平台。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党员微信群等方式,打造“指尖上的党建”,及时传播党的声音、部署相关工作、普及党务知识,为广大党员提供答疑解惑、互动交流、意见反馈的平台,把微平台变为展示党员形象、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新阵地,使机关党建工作
在吴哥,你可以把心底的秘密留下,把历史的光影带走。  漫步于承载着太多记忆的一块块石板上,远处的神殿和颓壁,近处的壁画和残垣,无不令人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吴哥之美,谓之大美。  登临大吴哥城,我期盼能与那“高棉的微笑”进行一场穿越古今的交流:走入斗象台,我曾试图畅想着当年宫廷生活的场景:行走于小吴哥,我流连于它的沧桑,沉醉于它的精致,感慨于它的深奥,释怀在它的每一处浮雕,每一扇窗棂;在女王宫,我被
台湾不仅是一个多元的文化荟萃之地,也是地质景观和自然生态非常丰富而特殊的地方。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接的地理位置,由于受到地块冲击和挤压,形成许多特殊的山岳、峡谷、断崖与溪流等景观,这些高山峻岭以及所孕育出来丰富的生态环境,再加上海洋气候的影响,四季如春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量,也提供了动植物最佳的生长环境。台湾兼具平原、高山和海岛多样化的地形优势,不但孕育出丰富的生态物种,部分保育类和濒临绝
烈士遗书是共产党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文字,是殷殷嘱托,更是高亢宣言,赤胆和柔情迸发于笔端,书写了党性与人性相统一的感人篇章。  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致我深爱的中国——烈士遗书的故事》,共收录了35位革命烈士的遗书。这些遗书大多写于黑暗潮湿的牢房和英勇就义的前夕,也有的写于枪林弹雨的战场或被捕的押解途中;遗书的传出及流转又有不同的途径和血泪故事,令人读之动容,闻之落泪。  1  一封封生死离别
在晓文的带领下,我们叩开了农户的家门。由于事先没有联系,主人有些疑惑。这正合我的心意。随着旅游开发,许多景区的老百姓已经渐渐失去古朴的风气,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旅游让他们开阔了视野,也使他们丧失了原汁原味的纯朴与憨厚。他们面对游客或多或少地露出“见过世面”的狡黠。  朋友的一番耳话起了效果。主人终于让我们进了屋子。一条黑白相杂的小毛狗尾随我们,发出轻微的叫声,然后渐渐地友好起来。  我感到惊讶的是,
经赢你的大学  本书记录了17位大学毕业5年内的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的大学生活、求职经历、创业故事,展示了他们对待大学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态度,对待学业和职业问题的不同价值取向,以及基于这些“不同”所呈现的发展现状:或成功,或失败,或在奋斗,或正迷茫。数位来自职业咨询和培训领域的资深专家,对17位主人公的大学生涯及职业发展进行了点评,并针对他们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记得在锡安(Zion)国家公园第一天和队友聊天:等脚上的所有水泡都变成老茧时,就该结束了。果不其然,坐在车上看高耸的彩色岩石迅速后退,退回到科罗拉多的雪山,退回到大平原,退回到阿帕拉契亚(Appalachian)的丘陵中,水泡消失,酸痛消失,然后坐在这里回忆。  去年冬天以旅游的方式匆匆浏览犹他奇异的地貌后,始终觉得最好的旅行不应该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于是今年5月重回犹他,自驾车加拖车,跨过五个州
扎龙,大雁飞来的地方    从扎龙地区的民族及其先人的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及地理面貌反映,扎龙地区最早的先民,可以追溯至距今4800年前的昂昂溪文化的母系氏族社会。清康熙年问,满族人陆续迁入齐齐哈尔地区,主要是驻防齐齐哈尔城的满洲八旗兵丁及其后裔,分布于城外今铁锋区扎龙、昂昂溪、梅里斯,自成村落。满族人最早使用女真语,后使用萨哈拉满族语。后随着满汉杂居,齐齐哈尔满族人开始学习汉语,至清末,满文、满语
长沙的解放西路上有好几家酒吧,很高端很商务的那种。但如果你想去自在休闲又有点小趣味的酒吧,就要到化龙池,那里的酒吧不仅多,而且转。    化龙池变身酒吧街    化龙池其实只是一条200米长的小街,但却是长沙仅存的4条复古麻石街之一。化龙池名字听起来有点古老,讲起来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简要地说,这条街上有家铁匠铺。铺里有一老店主和一个小学徒。店主自私贪婪恶毒,学徒善良忠诚老实。学徒夫妇决心舍
找入口不容易  平陆县地处山西最南端,境内沟壑纵横,自古就有“平陆不平沟三千”的说法。特殊的地形,加之黏稠的土质,使这里的地窨院非常普遍。我慕名来到平陆县张店镇,探访神奇的“地窨院”。从马路边走入村中,只见一棵大树上订有个小牌子,上写有不大的三个字“地窨院”,走近看到的却是一个大方洞,从里面隐隐传出说话声、犬吠声、鸡鸣声。这个院子十分精巧,站在坑边便可将院内情形一览无余。“大方洞”里有窑洞模样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