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与再外出研究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不仅对区域劳动力供需平衡产生影响,也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家庭收入结构的优化。文章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回流、再外出的流动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利用2013和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劳动力存在反复流动的现象,外出的原因主要为增加收入,回流的原因主要为照顾老人及子女等非经济因素,流出地与流入地在政治、社会及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回到流出地的劳动力心理成本不降反增而再外出,再外出的原因还与农业经营收入的相对低稳定性有关。厘清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再外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制定保持区域劳动力供需平衡的相关政策。
其他文献
针对中国国内普遍存在的劳动力外流和资金汇回现象,文章使用4次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反事实"模拟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劳动力外流与资金汇回的净减贫效应,并分城乡比较不同迁移-汇款路径的减贫效果,揭示中国的减贫路径,服务精准扶贫。结果发现:(1)劳动力外流(迁移)使劳动力输出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2%~2.5%,家庭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严重程度分别下降3.8%~6.5%、4%~7%、3.9%~6.4%,减贫效果逐年增强;(2)资金汇回(汇款)使家庭收入提高15%~20%,汇款的收入边际效应
文章将贫困时长、受剥夺能力与脱贫概率相统一,利用“剥夺—阻断”框架研究多维贫困持续性,并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资料和Logit回归方法得到中国农村持续性多维贫困的能力分布,同时检验教育缺失代际传递形成持续性贫困的中介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当贫困达到二期后,家庭继续贫困的概率显著提高。医疗负担、生活结余等健康及生活质量缺失可在约50%的贫困期被阻断,而教育缺失却伴随着贫困期延长始终存在。弱势家庭低效人力资本代际累积显著延长家庭贫困时长,降低未来脱贫概率。这些研究发现对中国2020年决胜建成全
文章依据拓展的Grossman模型和社会网络理论,结合中国家庭的代际联系特点,构建以子女收入、面对面和非面对面联系为中介的分析框架,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子女教育影响父母健康的异质性特征。结果发现:(1)子女教育对老年父母综合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子女收入衡量的预算约束机制与以面对面和非面对面联系衡量的非经济联系机制分别能够解释其中的34.3%和11.3%。(2)分城乡看,子女教育对城镇父母健康的正向影响较大,且完全通过子女收入间接产生;子女教育对农村父母健康的正向影响较小,有37.
文章利用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对中国居民健康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1)新医改以来,财政医疗卫生总支出对中国居民的健康多维贫困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且对农村居民的减贫效应更显著。(2)分项支出的回归结果表明,公共卫生支出减贫的作用最为显著,而"补需方"的医疗保障支出的减贫效应比"补供方"的医疗机构支出更为显著。其中医疗机构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的减贫效果更为显著;而医疗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的减贫效果更为显著。(3)年龄分组回归
文章构建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2004~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无效率分解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生态效率的内在增长潜力和外部驱动因素,进而探寻可行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1)观测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下游城市生态效率水平明显高于中、上游。(2)非期望产出冗余是阻碍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且在中、上游尤其显著,通过废水废气减排来提高生态效率的潜力较大。(3)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对各地区生态效率的影响大小和方向存在显著差异。上游应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在
文章在对劳动者工作质量进行界定和测度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机器换人"对劳动者工作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和改善工作环境两条路径提升劳动者的工作质量,这种正向效应在大规模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但效应大小会随着实施时间的推移而减弱。(2)"机器换人"对40岁以下和低技能劳动者获得的工作质量提升更大;女性劳动者工作质量的提升更明显。(3)"机器换人"对极易被替代的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工作质量提升最明显,随着岗位替代难度的增加,提升作
文章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应用广义Roy模型分析高等教育和个人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影响高等教育决策,高等教育提升了个人综合能力,并影响就业质量。接受高等教育能够提升劳动者的工资和工作满意度,但会降低工作自主性。剥离个人能力后,高等教育使工资平均增长约110.5%,工作自主性下降约18.8%,工作满意度提升约16.4%。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均影响劳动者的高等教育决策,认知能力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非认知能力的3倍。"反事实"分析也表明,如果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的
当前,对冲新冠肺炎疫情所引致的经济下行,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以保促稳的核心是就业,关键是企业,基础是产业。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民生保卫战”的双重胜利,文章提出,要治理实体经济的“断点”“痛点”“堵点”“难点”,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通过保企业促就业;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激发灵活就业增量;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大力开展多种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以训稳岗”,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公平就业制度环境,强化对
文章使用中国2003~2018年地级市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了职工平均工资与环境污染状况对地区常住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级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提升将增加本市常住人口数量;而环境污染则会导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工资对常住人口的提升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中部城市、大型城市群内和省会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提升对常住人口数量会产生较显著的正效应,但在城市群外区域和非省会城市这一影响不显著。环境污染的常住人口减少效应同样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中部城市、城市群外区域和非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会对常住人口数量产生显著的负效应
文章通过测算高等教育质量指数,对全国和地区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所带来的“就业效应”进行综合检验。结果表明:(1)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给社会就业带来了“直接效应”,即高校扩招以来虽然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幅度总体较小,但较大程度地促进了整体就业水平的提高;(2)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给社会就业带来了“间接效应”,即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通过促进科技创新而间接提高就业率;(3)市场开放、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也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因素,发挥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在这些因素中的积极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就业水平。因此,提升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