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支点r——从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书面评价”比赛中的表现谈起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y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书面评价”比赛活动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价值观,给出听评课的方法建议和对选手“课堂教学书面评价”作品进行评价的细化量表.
其他文献
德育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中应格外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探讨如何将德育渗透于物理教学的课题引入之中,以此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关注知识的系统性,而忽略了内容的趣味性,就会导致历史教学枯燥无味.所以,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引入丰富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从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通过比较人教版新旧两版高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的图像表征发现:在数量上,新教材图像表征数量大幅增加;在插入位置上,旧教材中的图像表征主要在正文部分,而新教材主要在习题部分.新旧教材图像表征在类型功能上保持较好的延续性,在类型上均以示意图为主,在功能上均以解释功能为主.同时,新教材在创设情境、建构模型、树立责任意识等方面注重利用图像表征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走访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存,加强爱国教育rn现行教材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叙述较为简略,如:人教版历史教材将其纳入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文中没有涉及,而是在最后的“学习拓展”中提到“松井石根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
期刊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科学探究中,关注科学方法的迁移与运用,聚焦高阶思维的形成与提升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实验探究策略建立,提出通过实验教学构建物理概念的关键环节,并以“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实验教学为例,通过探究式教学活动,创设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全面发展,进而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基于学习进阶和SOLO分类理论,设计进阶式习题结构模型,并选取中学生对传统式和进阶式习题分别进行测验研究,从知识和思维两个进阶层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采用进阶式习题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水平明显增高;进阶式习题对于知识水平较差学生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由此说明,适当采用进阶式习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知识与思维水平的提高和个性化发展.
以连续体为背景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高中物理力学中的动量和能量知识,深受各类考试命题老师的青睐.研究根据连续体的特征,将连续体背景类试题分为两大类:“粒子流”类连续体背景类试题和“软绳类”连续体背景类试题,充分挖掘这类试题的本质特征,寻找处理这类背景类试题的一般求解方法.
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1978-2012年,中国共产党指引下的职业教育实践与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以调整结构为主;二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开启,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启法制建设进程;四是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更加多元化,更加强调体系建设.纵观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一直深深烙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创新历程之中,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新课标从教学与评价、考试与命题和教材编写三个方面都对“创设情境”提出了明确要求;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中,“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也被明确提出,情境作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建构与素养表现搭建的平台越来越受到重视.“无情景,不物理”已经成为当前中学物理学界的共识.乘着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东风,在“双新”背景下,加强对以冰雪运动为情境的作业试题命制和研究,对实现学科育人功能,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普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要在提升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探究性上下功夫.
从“核力与结合能”七个易错问题入手,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层次辨析,进一步明确“结合能”的模糊边界,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目标考点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