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胸襟,不同的结局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波澜壮阔,留下许多故事,令今人唏嘘感慨。
  先说两个故事:
  有一年,汉赵帝国平西将军赵染率兵进攻晋帝国首都长安,晋帝国太尉索綝率领人马前来抵御敌军。赵染认为索綝不是自己的对手,没把他当回事。长史鲁徽见状,提醒赵染说:“晋帝国君臣知道自己衰弱,无法跟我们对抗,一定会全力以赴,将军不可以小瞧他们。”赵染听罢哈哈大笑,不屑一顾地说:“像司马模那么强大的对手我打垮他都摧枯拉朽,索綝又算得了什么?”事情不出鲁徽所料,两军交战后,索綝集中优势兵力猛攻赵染军队薄弱处,将赵染杀得大败。赵染落荒而逃,总算捡回一条性命。他暗自叹息说:“悔不听鲁徽的话,弄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于是下令杀掉了鲁徽。
  199年,正当曹操准备对袁绍发起进攻之际,刘备起兵反曹。曹操为避免两线作战,不得不先率兵进攻刘备。田丰建议袁绍借此机会偷袭许昌,端掉曹操的老巢,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曹操打败刘备后,重回官渡,与袁绍对峙。袁绍依仗兵力远超曹操,准备速战速决,一举将其歼灭。见此,田丰又向袁绍建言说: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士气正盛,而且粮草充足,此时开战,袁军未必是曹军的对手。然而,一向刚愎自用的袁绍听不进田丰的建议。袁绍按照原定计划向曹操发动进攻,结果被曹军杀得大败。袁绍战败,无颜去见田丰,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杀掉了田丰。
  再说另外两个故事:
  公元前200年冬,刘邦率32万大军北征,打算先平定韩王信的叛乱,再一举灭掉匈奴。汉军连战连胜,韩王信丢盔弃甲逃到匈奴。获胜后的刘邦志得意满,欲继续挥戈北进,一举歼灭匈奴。匈奴首领栾提冒顿单于面对数十万汉军来犯,准备采取“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他猜测刘邦进攻前会派出特使前來侦察,就把精锐部队、肥壮牛马全部隐藏起来,只把一些老弱残兵及瘦弱的牲畜放在显眼的地方。刘邦派出的几批特使看到后,都向刘邦禀报说匈奴只有些残兵弱马,不堪一击。刘邦不放心,又派娄敬前去侦察。娄敬没有被匈奴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把自己看到的情况禀报刘邦,但分析说:作为部落首领的栾提冒顿单于,绝不可能只把老弱残兵带在身边,他故意把残兵弱马放在显眼的地方,一定是想引诱我军攻击,然后围而歼之。然而,求胜心切的刘邦不但听不进娄敬的分析,还嫌娄敬饶舌把他关进了广武(今山西代县)监狱。刘邦坚持率部北进,不幸在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白登被匈奴围困。后多亏陈平献计,才找了个机会逃脱。刘邦回到广武后,亲自来到监狱为娄敬松绑,并向娄敬赔礼道歉:“悔不听先生之言,我错怪了先生,让先生受委屈了。”随后,刘邦宣布封娄敬为二千户,擢升为关内侯,此后也一直十分倚重他。
  207年,曹操为了肃清袁绍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除三郡乌桓入塞为害之事,决定远征乌桓。曹操的这一想法遭到几名谋士的反对,他们认为乌桓气候寒冷,地形复杂,劳师远征,胜算难定。但曹操听不进谋士们的规劝,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征乌桓。曹军进入乌桓境内后遇到极大困难,天寒地冻,许多士兵的手脚被冻伤,而且缺水少粮,士兵们不得不把战马杀了吃掉。这天,曹操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把兵马安顿下来,然后下令查找当初劝阻自己征讨乌桓的人都是谁。此事让那些当初劝阻曹操征讨乌桓的谋士吓得魂飞魄散。岂料,曹操在调查清楚后,下令重赏这些谋士。他说:“我征讨乌桓,实在是危险万分,虽然成功,全靠侥幸。各位当初的建言才是万全智谋,应该受到奖赏。”
  同样的事情,截然相反的处理方式,从中我们可看出四个人不同的胸襟和心怀。赵染、袁绍、刘邦、曹操无疑都是具有卓越才能的人,但他们成就的事业却不可同日而语。赵染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生于五胡十六国的乱世,有很多机会可以建立一番伟业,却未能如此。袁绍也生逢乱世,之前的实力远在曹操等人之上,完全有机会成为一代霸主,但他在官渡之战中却被曹操以少胜多杀得大败,从此一蹶不振。刘邦和曹操则不同,一个开创了大汉江山,一个统一了北方国土。正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胸狭隘者,自然成不了大事;成就大业者,必有大气度、大格局。
   题、插图/康玉刚
其他文献
“和朋友一家见面,怎么穿这玩意呢?别穿这衣服,不好看!赶紧换了!”这是临出门时一位女儿对母亲的指责,口气盛气凌人,毫不容情,似乎在呵斥落伍的士兵……母亲心里一沉,满脸惊恐,不得不换一身衣服。尽管心里不悦,却不好说什么。就这么一个女儿——独生子女,怎么办?稍加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做儿女的对老人说话往往很不客气。而做父母的一直在隐忍压抑,伤心而无奈……  值得天下人警醒的斥责。
阿彦是个很随和大度的男人,很多事情不跟我计较,但有一件事例外,那就是他的大男子主义。  他曾经义正辞严地对我说,不管以后各自事业的发展如何,即使有一天我的收入超過他几倍,都必须由他来养家,绝对不可以挑战他男性的价值,并且要维护他的面子。简单地说,就是只要我在人前给足了他面子,人后他可以给我当马骑。  我想想毕竟人后的日子比较多,这笔买卖划算,就爽快地答应了。  有一天,我们一起逛街,阿彦煞有介事地
在 1998年特大洪灾中被淹没 3个多月的湖南省安乡县安造大垸 ,经退水后连续 3a的观察 ,揭示了洪涝灾害对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群落演替或恢复的过程。当地的优势种黑线姬鼠是洪灾后农田区残留的主要鼠种 ,但密度极低 ;房舍区则以中型鼠褐家鼠与黄胸鼠为主 ,并保持较高的密度。在农田 ,灾后近 2 a时间内都仅捕获黑线姬鼠 ,而农房的鼠种组成很快变成与未被淹地区相似 ,不同的是在未被淹地区小家鼠的比
无论占据着什么样的优势,也不可突破理性的底线。  在印度东北部西高止山等地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行踪诡异、凶悍霸道的超级爬行动物——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最喜爱的食物是其他种类的一些蛇,比如锦蛇、小蟒蛇和眼镜蛇等,除大型蟒蛇外,无论有毒無毒一概都在它的菜单之上,所以,在眼镜王蛇频繁出没的区域内,很少能够见到其他蛇类的活动踪迹。只有在食物比较匮乏的时候,眼镜王蛇才选择猎杀蜥蜴等动物。  身长可达5.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更见具体、明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立足生本,培养语感。  一、联系学生生活,体验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
一饭之恩  宋宁宗嘉定年间。时值酷暑,天降暴雨,一辆华丽的马车深陷紹兴城西关外一个岔路口的泥潭中,进退两难。正当淋得落汤鸡似的主仆二人无计可施之际,过来一个骑毛驴、披雨蓑的农家翁,这农家翁热心相助,三人终于协力将马车拉出了泥潭。见马车的车轴已坏,农家翁又建议马车主人去自己不远处的家中避雨。  一行人来到农家翁家中,一番交谈,互相道明身份。农家翁叫全平福,是当地几个联村的保长,马车的主人则姓余,自称
期刊
对采自青岛近岸海域的马粪海胆从其对各种饵料的选择和摄食吸收、温度与自身湿重对其摄食率的影响以及摄食活动特征等方面进行实验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 ,马粪海胆在多种海藻并存的情况下 ,对海带及裙带菜等褐藻具明显的选择性 ,对石花菜及孔石莼等藻类的喜好性较差 ,但在食物匮乏条件下 ,马粪海胆的食谱则变得相当广泛。马粪海胆对裙带菜及海带的摄食率均明显高于孔石莼 ,但其对孔石莼的饵料吸收率则高于海带及裙带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