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对生命的忏悔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9年的一天,尼采离开他在杜林的旅馆,前往一家小饭店。途中,他看见一个车夫正鞭打一匹马,于是跑上前去,当着车夫的面,抱住马头痛哭。当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泪水与一只动物的泪水交融时,人们虽然无法探知此时动物的心理感受,但我知道,这是生命对生命的忏悔。
  生命对生命的忏悔,不只存在于伟人与动物之间。在这个地球上,无论是哪个物种,只要具有生命,都应无贵贱之分,都应被尊重、被爱护。然而,我们谁又能说,在我们的生命长河里,没有对其他生命做过令我们忏悔的事情呢?
  至少我做过,而且做过不少。
  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猫。它通体黝黑,只有两只耳朵雪白,因而被我称为“小白”。小白十分乖巧,每次放学回家,它都远远地迎接我。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十分寒冷。父母早早地下地干活了,我起床,生火,烧开水。许是冬日夜晚太冷、锅盖上有余热之缘故,我发现小白正蜷曲着身子,酣睡在锅盖之上,并打着轻微的鼾声。看着这可爱的精灵,我不忍心打扰它的梦境,于是轻挪锅盖,舀水入锅。
  小白微微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伸了一个懒腰,算是与我打了声招呼,随后,翻了一下身体,延续着那甜美的梦境。
  我之所以没有将小白从锅盖上挪开,那是因为我有十二分把握,随着锅里水温升高,它会自觉地跳下锅台。
  五分钟后,少量蒸汽开始从锅盖的边缘飘出,但由于木质锅盖导热慢,小白仍在享受着甜蜜的梦境,时而露出浅浅的微笑。
  此时,出于习惯,我鬼使神差地揭开锅盖,想看看水开了没有。刚挪开一条缝,睡有小白的那半边锅盖便严重倾斜,它瞬间掉入约70度的水中。伴随着一声惨叫,机灵的小白猛地从锅内跳入锅台附近的水缸中。
  第二天清晨,我发现小白已死于灶边的柴火堆里。
  我眼含泪水,将它包裹在一个废旧的书包里,埋葬在不远的山脚下,旁边栽上了一棵棕榈树。
  从此,我再也没有养过宠物。
  自责的不只是对小白。小时候我还做过许多不仁之事:逮到蜻蜓,撕去其翅膀,看它们扑腾挣扎的样子;抓到麻雀,浇上煤油,然后放飞,看它们带火飞翔的疼苦……所有这些,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残忍无比。如不是因为有“无知、幼稚”的借口,无论如何,我是不能原谅自己的。
  许多生命,它们虽不会说话,但都有自己的尊严。因此,除满足我们最低的日常生活需求外,我们还是要尽量少杀戮。
  生命需要尊重。向生命忏悔,是为了拯救我们自己的生命。?
  (編辑 紫菀)
其他文献
说实话,我一向很敬重托姆大叔。作为一名社区管理人员,他非常合格,他的认真和负责有目共睹。但是,在回家的路上听到社区居民的议论后,我第一次对托姆大叔的做法产生了怀疑,甚至同大家一样感觉很气愤:“简直就是胡闹!”  这一切都是因为托姆大叔做出的一个决定:他打算让杰克担任社区里的“安全员”。噢,这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只不过是负责在社区里巡逻罢了。当然,薪水也不多。我说这些,只是想证明大家并不是出于嫉
米哈埃拉是罗马尼亚年轻的女摄影师。  4年前,她任职于罗马尼亚一家颇有名的形象广告摄影公司。有一天,营销总监阿德里安宣布一个消息,说公司签约到了政府机构一项旨在对外宣扬罗马尼亚最美丽女性的公益广告项目,现在就此项目从公司内部职员征求最佳宣传方案,方案被采纳的人将有极大机会被推荐成为新成立的公关营销部门的經理负责人。大家听到这则消息顿时都兴奋起来,积极准备,米哈埃拉也不例外。  接下来那些天,米哈埃
清代有王誉昌、王应奎二人,都喜爱文学,王应奎尤其喜欢作诗。有一天,王誉昌对王应奎说:“作诗必须变不类为类,才能写得好。”王应奎不解地问:“什么叫‘类’,什么叫‘不类’呢?”恰好桌上有毛笔、砚台与茶杯三样东西,王誉昌就指着对王应奎说:“这毛笔与砚台是同一类的东西,我们就称之为‘类’;茶杯与笔砚不是同一类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不类’。写诗的人要能将它们全都熔铸为一体,这就是变不类为类了;如能熔铸得天衣无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很辛苦,一个人养活两家十几张嘴。父亲很节俭,印象里他最大的奢侈,就是吃块鸡蛋饼。那时,母亲常变换花样,做出不同口味的蛋饼。那段清贫的岁月,一旦被轻轻翻动,便溢出香喷喷的美好来。  哪怕再窘困,母亲也很少让父亲受饿,家境好点的时候,常给父亲做几个馒头。当父亲下班后,母亲将馒头切成薄片,两面裹上鸡蛋液,放在热油锅里,煎得两面金黄,齐展展码在盘子里。馒头裹着金色的衣裙,油画一般明艳,香
我平时最讨厌麻雀,叽叽喳喳的,烦人!样子也不好看,小小的一团灰褐色羽毛球,就像苦苦挣扎在学海的自己一样黯淡无光,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厌恶!每次走在路上看见麻雀,我总要退避三舍,眼不见心不烦。  然而,我如此地厌恶麻雀,麻雀却找上了门。  不知从哪年开始,我的窗檐上就住了一窝麻雀。我最喜欢安静,可是麻雀最吵闹。白天,我坐在书桌前读书,正是需要安静,它们在树梢上叽叽复叽叽。遇上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我
唐朝诗人郭熙的《四时之风》里写:“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珍珠梅细碎的小花朵连成一片,真是壮观。这几天下班路过时,我会放慢脚步,微笑着和小花朵们打个招呼,问声好。一年又一年,它们像赴约一样,又来装扮我们的世界,隆重、盛大、准时。  昨天也有人惊喜它们的盛开,是一个男孩子,骑着单车,呼啸着路过,很大声地自言自语:“哇!槐花茂盛,槐花似雪呀!”  我在男孩旁若无人的高声惊叹里一愣,转而也大声地笑
在宁波商帮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做人当如叶澄衷”,这不仅因为叶澄衷是十九世纪末期的“五金大王”,经营着涉及五金、火油、钢铁等多个行业的商业帝国,更因为他身为巨富,仍怀着一颗仁慈之心,为中国教育及慈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首善之人”。  1840年,叶澄衷出生在宁波镇海县一个贫苦家庭。六岁时,父亲去世,生活更加没有着落。节衣缩食读了半年书后,母亲再也拿不出学费,他只好辍学到当地一家油坊做学徒。
恰逢深秋,借着差旅的机会,我去了一趟南京的清凉公园。清凉公园这个名字真好,有清爽气,心里念叨着,应该盛夏来,觅得一份凉意。深秋其实也不错,荒野遍阶,草木都透着香气,月桂的香中透着甜,总让人想起桂花汤圆。  在清凉公园有一座需要拾级而上的园子,名字真有个性,曰:“半亩园”,园子中有一座楼,曰:“扫叶楼”。扫叶楼小且婉约,粉墙黛瓦,竹风花影,文石玲珑,很是典雅,恰似一阕宋词。  秋日,可不就是要扫落叶
在黄昏,锄头比握着锄头的人更渴望回家。这时,夕阳是大手笔,将余晖泼墨般挥洒。田地啊,庄稼啊,草啊,还有人,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不知藏在哪片草丛下的虫子,也唧唧复唧唧,为夜幕的即将开启演奏冗长的序曲。如果听得入神,真有可能听出那首萨克斯曲《回家》的旋律来。  是的,回家。天空中,几只鸟飞过,叫着。一个人要是懂鸟语,这时就会听出它们其实是在喊“回家”。?黄昏,也似乎被它们驮在翅膀上,一块儿带走了。  
季羨林被人推崇为大师时,有三辞“桂冠”之说。对于别人强加己身的国学大师这个称号,他笑答道:“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國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老身一词借用京剧女角之词,幽默风趣,浑身鸡皮疙瘩又说出自己的不自在,自谦为国学小师,表现出其虚怀若谷的胸襟。  同样被称为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