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TF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辛伐他汀组(术后当日开始应用辛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疗程12周)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每组30例。测定患者治疗前1 d及治疗后血脂及血浆TF和TFPI。于治疗后行听诊、触诊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和通畅情况。

结果

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93±1.12)mmol/L比(6.48±1.19)mmol/L、(2.49±0.79)mmol/L比(3.12±0.72)mmol/L、(3.78±0.86)mmol/L比(4.42±1.31)mmol/L、(351.25±95.26)g/L比(423.31±102.89)g/L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1.93±0.59)mmol/L比(1.32±0.5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浆TF明显低于对照组[(0.35±0.09)U/L比(0.53±0.13)U/L],TFPI明显高于对照组[(402.51±112.31)μg/L比(279.45±103.21)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通畅率和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30/30)比83.33% (25/30)和(365.89±127.11)ml/min比(295.16±119.51)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辛伐他汀除了降脂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减低TF活性,增加TFPI的表达,从而预防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增加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胰腺癌(PC)淋巴结转移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为PC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0例,术前均进行MSCT胰腺增强扫描。以日本胰腺病学会2002年制定的第5版TNM分期为淋巴结分组标准,分析转移淋巴结的部位、最大短轴径(MSAD)、淋巴结密度、强化、内部坏死及融合情况。结果病理诊断转移淋巴结63枚,影像诊断转移淋巴结53枚。胰头癌以第13组、第17组淋巴结转移率较
目的通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分析,探讨华法林最适抗凝强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给药方法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情况。根据瓣膜置换位置的不同,分为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组(37例)、二尖瓣置换术(MVR)组(165例)、双瓣膜置换术(DVR)组(63例),各组再按照不同的抗凝强度,分为INR 1.5~ 2.0、INR 2.1~ 2.5共2个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结合3型酪氨酸激酶受体(KIT)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肝转移风险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995年1月至2015年5月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79例PNETs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CD68、KIT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79例PNETs中30例(38.0%)瘤组织CD68高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