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信仰,另辟蹊径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神话时代的人物,飘渺而不可及。是雕刻艺术,让他们贴近我们的生活,以最接近人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所信奉的不再是虚幻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栩栩如生的形象。雕刻艺术因材料的不同分门别类,相比较其中又以石材最被广泛运用。
  关键词:佛像雕塑;宗教信仰;佛教
  菩萨驾慈航,寻声诵咒施无畏。
  众生溺苦海,转意回头行吉祥。
  “庄严国土、行乐有情”是中国佛教徒的行为准则。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是聪明人的哲学。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去?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我们面对佛像雕塑,难免有诸如此类的疑问,或许得不到答案,但总是会得到一种安慰,就如同心理暗示一样。
  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非精诚无以神明。”佛学的盛行不可否认地为石雕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勃勃生机和全新的气象。佛教雕塑兴起后,人像才得以充分发展。以景致、动物、植物等为题材,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图腾文化和自然主义精神,但佛教雕塑中的神与人互相融合,更是一种信仰和寄托,神就是人被神化的结果。还有其奉行的前世因今世果的理论,麻木着社会底层的人,因而自唐宋以来,佛教就成为封建统治者控制下层社会思想的重要工具。这种佛教艺术融合了礼乐文化,形成了雕塑功能上的封闭性特征,雕塑成为佛教的一种附属,失去了其独立的美学品格。
  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的诞生也带动了佛教艺术特别是佛教雕塑的发展。就佛教雕塑而言,印度人在这方面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印度人对视觉艺术的探索基本上是三维的,在印度,雕塑、建筑甚至绘画均能以被触觉感知的三维立体的观念来表现。他们制作雕塑不是有意模仿对象,而是创造出经概括的形体,这些雕塑有一种厚实的分量感,从而达到了一种对质感、三维空间,以及纪念碑气势的表现。
  唐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由于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开放、文化的相互交融、经济的繁荣发达,使得整个社会充满着勃勃生机。此时的佛教,宗派林立,高僧辈出,译经活动空前昌盛,适应佛教的宣传和宗教活动所需要的佛教艺术,也出现了空前大发展的景象。费尔巴哈说过:“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无论是佛、菩萨,还是其他的造像都是由雕塑家、画家们创造出来的,他们的依据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体现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菩萨在唐代已完全成为符合唐代审美标准的宫廷美人形象,即“浓丽丰肥”,她们端庄慈祥,温润典雅,体态丰腴。无论是屈膝低腰的柔美姿态,还是各种端庄秀丽的表情,无不体现了婀娜多姿、体态温柔的特点。如敦煌莫高窟45窟的菩萨,曲眉丰颊,面色莹洁,头梳鬟髻,佩戴宝饰,斜批纱衣,腰束锦裙,璎珞严身,光彩照缩,显得文雅有“素”,颈肩舒畅自然,腰处理得灵活如柳。更为初期的是她的身姿还“一波三折”地扭成“S”型,显示出丰满形体的线条美,不但把女性妩媚妖娆的特点抓住了,还把女性善良、美丽、智慧与尊严的特性都一一显现了出来,可谓“菩萨若娇娃”,让人不由得产生怜惜、仰慕、依恋之情,这正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与此相同,西方也产生了一种宗教——基督教,为宗教而服务的雕塑也就应运而生。它所包括的范围是从古典时期结束起,一直到文艺复兴之前。这一漫长的日子被基督教统治着,因此逐渐形成了基督教美术。西方把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时期(也叫中间时期)。这个时间段的雕塑,摒弃了关于自然比例的种种古典法则,而去寻求一种更适合基督教题材的、形式多样的、比例被拉长了的形象。这种用抽象法则来处理的雕塑,使作品每个部分都充满了生机。这种形式的雕塑,反映了雕塑家力求把身体和灵魂结合在一起的愿望,因而这种美术风格上的创新成为了13世纪伟大的哥特式雕塑的先躯。
  由此可见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宗教信仰始终不曾磨灭,到如今,反而更加盛况空前。很多庙宇请雕塑大师打造佛像,其中能令人觉得庄严肃穆、不由自主产生崇敬感的作品还是有不少的。雕塑从来不是可以被简单定义的艺术,雕塑有一种沧桑感,而石雕更是如此。大地造就的石头,经过开荒,打磨,才能变成一个个有生命的雕塑,向人们诉说那不朽的故事。雕塑中的石雕,可说是石刻画像的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已加工的十分精致。此后石雕作品逐渐增多,进入文明时代蔚成大观,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石雕表现的是空间形象,它既要以绘画素描为基础,又要采用各种复杂的工艺在石材上雕刻空间形象,因而创作难度最大。例如《千手观音》,首先为什么是“千手”呢?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记载,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具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所以观音身具千手一直备受人们的推崇。为了更好地突出主像,周围“千手”尺寸渐小,层次分明,体现封建制度严格的等级观念,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从处理手法看,本尊规整浑圆,线条流畅,不失为一件佳作。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石雕艺术受世人青睐,不仅因为雕艺精湛,更因为它的载体——石头的历史感。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其魅力是其他任何艺术种类所不能替代的,丰富的文化积淀使石雕更具神采。千百年来,它让人向往,令人喜爱,给人启迪,它把美丽和幸福赐给热爱它的知音。石雕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
  一位合格的雕塑家必须懂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艺术手段,充分地运用对比、夸张手法进行烘托、渲染主题,以达到众星捧月的效果。《达摩面壁》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一定义,达摩结跏趺坐于洞中,面对着墙壁,一定十年,当他离开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这充分体现出佛教强调的“定”,这种定力是十分强大的。
  信仰,这也是支持无数人不断前行的动力,人难免会有脆弱的时候,在面对挫折与痛苦之时,总希望找到一种精神的寄托,这种寄托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信仰。我们擎着这种信仰坚强地走下去。而雕塑,却是以一种艺术手法来诠释着我们的信仰,以稍微符合逻辑的思维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描述我们所敬仰的神灵,让我们的信仰变成实实在在的可以膜拜的对象,不再是那遥遥不可及的触摸不到也感觉不到的虚幻。近年来,佛像石雕的流行,更加地让人感到其活力旺盛。信仰的经久不衰带动着石雕艺术前进,特别是随着海峡西岸的建设发展,石雕艺术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典是因为继承传统,一流是因为出自大师,坚定是因为脚踏实地,出色是因为点石成金。雕塑家梦寐以求想要达到的境界是——给我一块石头,我将赋予它永恒的生命和灵性,我将用石头阐述它的生动形象与精神内涵,不达目的,绝不会停下追逐艺术巅峰的脚步。我相信,我们只要不断地探索下去,这一境界将不再是梦。
其他文献
1.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   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是灯塔水母。灯塔水母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灯塔水母的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多生活在热带海域,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
近年来,各地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作不同已往地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连续三年来由《雕塑》杂志社牵头组织实施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我们稍加留心这一现象,就能意识到其中所涉及的多层面的现实问题和意义。  作为职业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了解这些未出校门的在校学生,也熟悉雕塑专业教学的历史沿革和现状,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它基本代表着中国当代各地美术学院的雕
江苏的大湖石、安徽的灵壁石、福建的几龙擘、广东的英石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观赏奇石。
再回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现如今的中国艺术家常常被分为搞当代的和非当代的。我们这里的“当代艺术”不单指通常说谓的“搞当代的”艺术家所创作的当代艺术,而是指中国艺术的当代状况,它甚至可以包括广告、设计等一切与视觉艺术有关的东西,因此这里的“当代艺术”更多的是当代文化的一面。  中国当代文化极端一点可以说是以西方现代化为起点的,中国当代艺术则与西方当代艺术一样是以西方艺术的现代化为起的。西方艺术的现代化是
赵萌:迄今举办了四届的中国高校雕塑作品展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今天,七个外国院校的参加为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活动也逐步迈向国际化。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艺术教育的责任与方向。按照议程安排:今天上午有三位主讲:美国的Katherine Luise Ross女士、加拿大的Ruth beer女士、德国的Else Gabriel女士。下午有四位主讲:土耳其的Yildiz Gunner女士,澳大利亚的
图/Susan Wilson1986年4月,乌克兰,航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的第4发电机组的建筑  1986年4月26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之一。这次灾难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造成2600平方公里的隔离区,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人员损失可能近十万人。如今,34年过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始终是乌克兰最深的
7月23日,“生命冲力——2015年第二届平昌双年展”在韩国江原道平昌阿尔卑斯开幕。本次双年展总策展人为李在彦,赵慧玎、Matsunaga Ko、申银淑等人共同参与策划。《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与韩国女雕塑家协会会长申银淑等人作进行友好交流。中国有王小蕙、吴俊勇、缪晓春、李大方4位艺术家参展,具有中国元素的作品既丰富了展览多元化的呈现,也促进了中韩当代艺术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2010年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已在北京拉开了帷幕。这是国内举办的第五届高校毕业生雕塑展,也是第一次邀请国外高校毕业生同台献艺的雕塑展。在宽敞明亮的展厅,在一件件作品前驻足,蓦然跳入我脑海的话题是材料:材料的多样化,同学们对材料的执着出新乃至出奇的追求是引人注意的问题。  这是一个时代性课题,是一个极具现代性,也极具后现代性思潮的话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家罗杰·
据《论语·公冶长》记载,一次,孔子的学生宰予“昼寝”,孔子知道后,生气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粉刷)也。”只是睡个午觉的事,老先生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吗?   这不得不从古人的饮食习惯说起。古人一日吃两餐,早餐约在上午9时,称朝食或饔;晚餐在下午4时左右,称晡食或飧。而饔飧便指一天的饮食了。如《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饮食不能保证,则称“饔飧不继”。这种一日两
记得两年前,在北京的一个展览研讨会上,有的批评家谈到这几年崭露头角的年青艺术家中,许多都是毕业于雕塑专业,像梁硕、卢征远、王思顺、厉槟源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验精神,并非通常概念中的雕塑创作。从当代艺术所呈现的实验性、跨界和综合性来讲,从学科背景和学缘结构来讲,似乎应当出自实验艺术似乎更为合理,但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针对这个话题,我当时做了一个回应,雕塑专业有着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