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x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术型研究生是硕士研究生的一个分支,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于理论教育,相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学术型研究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比较充足,但在实践与应用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动手能力差。这样就制约了学术型研究生在未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还有一部分学术型研究生最终会从事实践工作,实践能力的欠缺将直接影响其工作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对学术型研究生的需求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 会计; 学术型研究生; 实践教学; 问题; 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1. 057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1- 0093- 02
  近10年来,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报考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术型研究生不得不面对大量涌现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竞争压力。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对人才的学历和知识背景的要求越来越现实,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和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高端人才,但研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藉此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实践教学是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改革。
  1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直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因为没有被充分重视而在研究生教学体系中显得极为薄弱甚至是缺失,很难满足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强的现代高级会计研究人才或管理人才的需求。具体表现如下:
  1.1 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教学目标远远落后于社会实际需求,对学生的培养仍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导向,没有将理论教育、学术培养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教育相融合,结果造成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严重脱节。
  1.2 培养意识上“重理论、轻实践”
  以会计理论知识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导致在教学意识上,对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仍然会有部分学生将从事会计管理工作,而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实践训练明显不足。即使是将来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研究生,其教学、研究工作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1.3 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平台,在会计学研究生数量众多、现有实践教学基地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只能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这样无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1.4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从事会计学研究生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即开始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缺乏从事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即使在进行实践教学和论文指导时,也只能局限于书本所讲授知识,无法从会计实际工作角度组织实践教学工作和进行论文选题,难以形成提高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模式。
  1.5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导致实践教学的开展没有依据和保障。实践内容、时间等由指导教师或学生自行安排,缺乏反馈和考核机制,导致很多高校研究生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完全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2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改进路径
  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学术型研究生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目前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2.1 明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目标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未来的就业去向既包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有从事会计管理工作。但不管哪一种去向,都离不开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为有效的途径。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应该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并紧紧围绕该目标组织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工作。
  2.2 树立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意识
  理论教育重在对会计专业学术型研究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践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不仅应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具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的能力。是否能够利用其所掌握的会计理论知识发现会计实务中的问题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参与会计实践工作还能够为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丰富其教学内容,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未来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研究生来讲,实践经验更是其工作能力的有力证明。因此,会计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才能实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3 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与会计学本科以实验室为主的实践教学方式不同,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应该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巩固、验证并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外实践基地通过为学术型研究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使其能够切实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真实环境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除了能够给学生提供体验真实工作环境的机会外,还可以帮助研究生毕业完成论文设计和有关科研课题,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而在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置专人负责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二是强化管理,建设合作时间长、效果显著的实践教育基地;三是深挖合作领域与项目,在保证实习与实践基础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为实践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做出努力。   2.4 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实行分层实践教学
  基于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未来的就业意向不同,将其分为应用型研究生和研究型研究生。应用型是将来准备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研究生,研究型是未来准备从事会计教学研究工作的研究生,不同类型研究生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应用型研究生主要侧重于参与企业会计管理方面的实践活动,而研究型研究生可以通过参加校企横向课题研究方式进行实践训练。前者以参与管理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而后者是以参与课题研究的方式为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这种分层教学既满足了社会对研究生的不同需求,也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共同提升。
  2.5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除了在教学意识上给予重视并能够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予以实施外,其教学质量和实施效果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研究生指导老师是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鉴于目前会计学师资队伍存在实践经验欠缺的问题,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上策。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为每一位学术型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内学术导师和一名校外实践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校内学术导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负责研究生学术、理论方面的指导;校外实践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负责研究生实践教学方面的安排和现场进行实践指导。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之间应建立紧密的联系,定期进行交流、沟通,相互配合完成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外聘的实践导师在完成学生实践指导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定期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其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学术导师通过与实践导师的交流或可以随同研究生共同参与会计实践工作或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的方式,积累一定实践经验,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2.6 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保证。在各高校中实践教学一般是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管理。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实施单位,学院处于主导地位,应制定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对实践教学进行统筹安排,具体应包括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具体学时、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制度、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实践导师的选拔机制等。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冷湖行委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方法:2008年10月15日-17日,在冷湖行委辖区内,用匿名的方式对5类人群共计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决策支持系统(DSS)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介绍了从单用户DSS到跨组织决策支持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DSS) 的演化过程,特别是对跨组织决策支持系统(IODSS)的产生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尝试给出IODSS的一个新定义。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跨组织;演化  [中图分类号] F270.7;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市政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项目投资越来越大,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市政工程造价,对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