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期对机插双季晚稻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杂交稻H优518、盛泰优9712、准两优60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处理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作为双季机栽晚稻,H优518、盛泰优9712以6月27日播种为宜;准两优608以6月15日播种为宜。
  关键词 双季晚稻;播种期;机插栽培;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025-02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3]。为探索不同秧龄对益阳市赫山区机插秧秧苗素质、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双季晚稻机插栽培的最适秧龄,特进行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赫山区兰溪镇一农户的责任田中进行,试验田土壤为当地中等肥力水平的典型土壤红黄泥。试验前,取试验地耕层混合样测定土壤中养分含量:有机质35.6 g/kg、碱解氮169 mg/kg、有效磷24.3 mg/kg、速效钾87 mg/kg、缓效钾191 mg/kg,pH值5.1。采用露天育秧,机插方式栽培。供试双季晚稻组合为H优518、盛泰优9712、准两优608。
  1.2 试验设计
  采用对比试验,3个双季晚稻品种均设5个播期处理,分别为6月15日、18日、21日、24日、27日。7月19日同期插秧,不设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0.01 hm2。
  1.3 试验方法
  选用58.0 cm×22.0 cm×2.5 cm(长×宽×高)的机插专用育秧盘,采用秧田泥育秧,1 kg种子用烯效唑50 mg拌种。7月19日机插,株行距25 cm×10 cm。栽插后大田管理同赫山区一般高产栽培。由于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气温较常年偏低,阴雨日数较多,使早稻的成熟期延后5~7 d,晚稻的移栽期比往年推后5~7 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秧龄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水稻秧龄期的延长,3个品种的苗高逐渐增高,叶龄增大,茎基宽增宽,百株地上部分鲜重增加,但白根数减少。
  2.2 不同秧龄处理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知,H优518、盛泰优9712、准两优608 6月15日播种处理的大田生育期分别比6月27日播种处理的短9、10、10 d。这表明各处理播期差异大而成熟期差异小,表现出短秧龄处理大田生育期长、长秧龄处理大田生育期短的特点。而大田生育期短,植株生物积累量少,导致产量降低。因此,适宜的秧龄期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
  2.3 不同秧龄处理对水稻植株分蘖能力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水稻播种时间的推迟,最高苗数逐渐增加。 这表明,短秧龄处理秧苗的分蘖能力比长秧龄处理强。
  2.4 不同秧龄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3个品种的有效穗数与秧龄期呈负相关。穗平均总粒数随秧龄的增加而减少。其中,H优518 6月27日播种处理的穗平均总粒数分别比6月15日、18日、21日、24日播种处理的多3.55、2.84、2.75、1.68粒。盛泰优9712和准两优608也是这种趋势。生育期短的组合(H优518、盛泰优9712),结实率随秧龄的增加而减少。生育期过长的组合(准两优608),结实率随秧龄的增加而增加,主要是水稻生育后期气温较低,不利于扬花结实。同一品种5个不同播种期的千粒重变化不大;不同秧龄处理间的产量均有差异,H优518、盛泰优9712 6月27日播种处理的产量最高,6月15日播种处理的产量最低,说明生育期短的组合,播种适时的产量较高。准两优608 6月15日播种处理的产量最高,6月27日播种处理的产量最低,说明生育期过长的组合,播种较早的产量较高,该组合由于生育期过长,水稻生育后期气温较低,不宜在赫山区种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秧龄对机插双季晚稻的秧苗素质、生育期、产量等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作为双季机栽晚稻,H优518、盛泰优9712以6月27日播种为宜;准两优608以6月15日播种为宜,该组合由于生育期过长,水稻生育后期易受低温影响,不宜在赫山区种植。适龄壮秧是水稻增产的基础,又是确保高产的有效措施。双季晚稻要选择分蘖力强的早中熟品种[4-6]。
  4 参考文献
  [1] 张洪程.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J].现代农业装备,2004(10):52-54.
  [2] 张国良,周青,韩国路,等.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5(1):19-20.
  [3] 韩正光,韩国华,于秀梅.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其成穗规律研究[J].上海农业科学,2003(5):24-25.
  [4] 谭顺会.安县地震灾后优质水稻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79-380.
  [5] 李经勇,唐永群,李贤勇,等.重庆市水稻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稻麦科技,2012(1):72-77.
  [6] 田淑华.浅析兴安盟优质水稻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6):91-92.
其他文献
摘要 提出了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应用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应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适宜起垄与苗齐苗壮、标准犁铧与杜绝垡块、选型合理与除净根茬、遵守规程与安全保障、轮距合理与作业安全、匀速作业与质量保证、精心操作与优质高产等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注意事项;湿润冷凉区;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
摘要 针对涟水县稻茬小麦生产现状,主要从茬口、效益、基础设施、品种杂及种植管理粗放等方面总结了涟水县稻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抢茬早播、推广应用生长调节剂、稻草覆盖、科学高效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茬小麦高产抗逆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稻茬小麦;生产现状;抗逆;栽培技术;江苏涟水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
摘要 对吉林省5个晚熟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的特征特性、品质、抗性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产量表现为良玉99>农华101>良玉188>郑单958(CK)>美玉99。品种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  关键词 玉米;耐密;杂交种;晚熟;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4-0064-02  玉米在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占
摘要 介绍了菱鳖混养技术,包括养殖池塘的准备、苗种的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起捕等方面的内容,并分析了菱鳖混养的经济效益,以为菱鳖混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南湖菱;中华鳖;混养技术;饲养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 S966.5;S6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266-01  菱鳖混养模式中中华鳖是纯鲜活饵料喂养进行仿生态养殖,所以相对来讲养殖成本比较大
摘要 介绍直播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一封、二杀、三补”的化学除草措施和水稻各个生育阶段的病虫综合防治措施,以推动直播稻田病虫草害的科学防治。  关键词 直播水稻;病虫草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S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123-01  自2004年开始,洪泽县部分农民自发选择了水稻直播的种植方式,由于其具有省工、
摘要 通过向重茬地黄土壤(连作一茬和二茬)中添加不同比例过磷酸钙来调节土壤中的酚酸和微生物,改善连作土壤环境。结果表明,一个生长周期(6个月)后,一茬土壤中香草酸、香草醛和阿魏酸的含量均有所降低,而放线菌的量及真菌与细菌数量比却有所升高;二茬土壤中酚酸的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放线菌的量及真菌与细菌数量比均明显降低。因此,在连作一茬土壤中添加过磷酸钙可有效改善酚酸的量,二茬土壤相同处理则可以明显改善土壤
摘要 浙江西部山区农田均为单季稻—油菜两熟制的种植模式。分析主推品种中浙优8号、甬优15在生产上的种植表现,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促进其在单季稻地区的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关键词 单季稻;种植表现;栽培技术;浙西部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1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096-01  中浙优8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杂交籼稻品种,该组合属迟熟杂交中籼,产量
摘要 对沙松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沙松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沙松;形态特征;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1.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184-01  沙松是我国东北地区树种中生长最高大的常绿乔木,垂直分布在海拔100 m以上的针阔混交林中,但喜生于700 m以下的山腹、溪谷的肥沃湿润之地。人工林集
摘要 鲍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海水养殖贝类,营养丰富,蛋白质和糖原含量较高,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等营养物质。从选种、养殖环境、育苗、鲍苗养殖、生长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结鲍鱼养殖技术,以期为鲍鱼养殖中提高其存活率及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鲍鱼;养殖技术;选种;育苗;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9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98-01  鲍鱼是一种较为原始的
摘要 水稻工厂化育秧具有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育秧质量好、节本省工等特点。介绍了水稻育秧工厂的选地建造、育秧工厂的机械化作业、育秧工厂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水稻工厂化育秧。  关键词 水稻;工厂化育秧;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1.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039-01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以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为基础,采用温室或大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