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势力的地方渗透——以清代湘西妇女节烈为视角

来源 :民族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烈行为是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特殊的社会现象,湘西于清代普遍出现妇女节烈,究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无外乎国家政策影响、宗族控制及女性主观选择三个方面,但就湘西而言,新型社区宗教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深入分析湘西地区的妇女节烈,即可发现其存在数量多、区域分布不均的特点,此为湘西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少数民族杂居所致。概言之,通过对清代湘西地区烈女群的研究,可洞悉改土归流后中央对湘西控制的加强,这种控制不仅干预着女性个体的发展,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湘西社会。 The festival activity is a special social phenomenon in the ancient Chinese women’s life. The western Hunan province witnessed the widespread festivals of women’s festival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deep historical roots of the festival are nothing less than the influence of state policies, clan control and the subjective choice of women. However, Say, the impact of new community relig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can not be ignored. In-depth analysis of women’s festival in Western Hunan, you can find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uneven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is the western Hunan is Tujia, Miao, Han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caused by miscellaneous. In a wor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heroines in western Hun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we can know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control over western Hunan after the reform. This control not only interfer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women, but also affects the society in western Hunan.
其他文献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已在国图馆藏范围内对部分敦煌文献进行了局部缀合,有的缀合存在误缀的问题。本文选取该书已缀合的93组《大般若经》写本为考察对象,从内容、行款、
现代政府的理想管理模式是善治,要实现政府的善治,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把原本不属于自己职能范畴的那部分事务下放到社会,第三部门便毫无疑问地成
近年来,部分古村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大力开发民族优势资源,为地区传统文化培育了现代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
一、绪言目前的钢铁生产,从原料加工至最后轧出成品钢材,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对于这样的生产体系来说,减少中间工序,或使前后几道工序连续进行,将是大幅度降低成本和节约能
去年10月22日,正值九九重阳节,且天气晴朗,一大早我便骑车到5公里外的邛海公园钓鱼。钓友小曾比我早到,已打下海竿。他告诉我刚才有条大鱼在水边跳,建议我使用矶竿钓近处。我
我厂用于CA-30型汽车前钢板第一片上支承碗的下料凹模,材料为9CrWMn,其形状尺寸如图1。热处理工艺为:820℃淬火加热,200~220℃回火1.5小时。处理后的凹模使用寿命极短,冲200
11月30日,由贵州益佰制药主办的“传承与超越·铁榔头正红花油膜贴产品上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四块玉体育训练基地举行,作为该产品形象代言人的郎平出现在活动现场,将益佰制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出行的机会大大增多,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旅游商品的持续增长。在各类旅游商品中,旅游纪念品以其本身独特的纪念价值和宣传功能,越来越受
《汽车专题邮票目录》制造一种不用牲畜拖曳而自行运动的车辆的想法始于17世纪。见于记载的第一种这种车辆,由一位德国钟表匠豪茨于1649年制成。1670年前后,在中国传教的耶稣
通过光学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初步探讨了Ag-43.3wt%Cd合金中温等温贝氏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试验表明,Ag-Cd合金贝氏体与Cu-Zn合金贝氏体在形态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