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好的时光牵手:静安与闸北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l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 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開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静安”是特别优雅的汉字组合,意境也高。《礼记》之《大学》篇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道出了中国人对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何尝不是世人寄予一座城市的美好愿景?封“静安”为上海最美的行政区名,绝不会有争议。
  “静安”这个名字先于行政区而诞生,最初属于一座古刹。南宋嘉定九年,位于吴淞江畔的静安寺因水患搬迁至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 号)。渐渐地,环绕古刹出现大规模庙市,这片区域被世人以寺院名“静安”称之,后来的行政区自然而然地叫了这个诗意的名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静安区是上海各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直到2015 年11 月4 日,上海市政府宣布静安、闸北撤二建一,合并后的区名沿用“静安”这个名字,静安区的版图从7.62 平方公里扩展到了37 平方公里,面积在上海各区排名中跃升两位,超过了黄浦区和虹口区。
  与静安区融为一体的原闸北区,名字来源于苏州河(原吴淞江)上的两座水闸。清代康熙十四年,今福建路桥附近的吴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闸,后来被称作老闸。雍正十三年,在老闸西面三里外的金家湾(今新闸路桥附近)又建一水闸,被称为新闸。到了嘉庆年间,吴淞江上贸易兴旺,在老闸和新闸周围形成了两个市集。两座闸以北被称作闸北,以此为原点发展定型为后来的行政区,同样自然而然地用了“闸北”这个约定俗成的名字。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 年,一个不足400 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两个区域的发展步伐不可能一致,风格不一,形象不一,气质不一,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迥异,大众文化心理、生活习惯也各有各的做派。
  然而毕竟同属沪上大家庭,其内在的基因和精神却是一脉相承,静安有老上海的优雅底蕴,闸北有很多老上海的历史记忆。如果说静安曾经是冒险家的乐园,如哈同、嘉道理两位著名的犹太大亨,都是典型的从贫民窟出来的百万富翁,他们在静安区发家,在静安区置办豪宅;那么闸北便是艰苦创业者的天堂,19 世纪末,胸怀大志的中国创业者们,纷纷驻足闸北,最终让这里成为“华界工厂发源之大本营”,形成有较大规模的工厂256 家,占全市的45%,覆盖缫丝、化工、制药、印刷、粮油加工、机器制造、玻璃、搪瓷等二十多个行业。全国第一家民间商会——上海总商会总部就设在闸北。
  静安和闸北曾经都是革命斗争的活跃区域,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在静安;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在闸北;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章太炎、汤国黎在静安成婚,并居住于此组织革命;闸北商团、上海巡警总局的巡警打响上海光复第一枪,因而有“辛亥光复,闸北首义”之说;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静安,上海总工会的最初办公地在闸北……
  如果没有日军的两次残酷轰炸,让闸北这个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瞬间遍地残垣废墟,上升通道遭遇毁灭性的打击,那么闸北也不会沦为贫民窟的集中地。然而,历史是不存在“如果”的。
  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两个区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划出一个鲜明的界限。生活在上海的人,谁会去注意哪条街属静安,哪条路是闸北的?两个区的牵手本质上并无违和,不啻为一次在最好时光里的牵手。
  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高大洋气”,一个“霸气侧漏”,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因为合并,静安筹划多年的“苏州河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闸北重金打造的“苏河湾”,如今也实现合体。
  正如专家预言,“撤二建一” 将产生“1 1>2”的功效。两区都以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撤销前的静安区地处上海中心区域,高端商务集聚,环境优雅,经济体量很大,但面积却是上海最小的,是典型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因缺乏足够空间发展受到掣肘。位于苏州河北岸的闸北区,是传统的工业区和交通枢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规模、影响都不小,为近年申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隔苏州河相望的两区合并,第一次打破长期以来以苏州河为界的分布格局,打破了行政区划壁垒,更好地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得以在更大空间内发挥服务经济的外溢效应和辐射作用,更有效地统筹了医疗、教育资源,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有助于创新资源整合配置,打造上海内城的创新城区。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其他文献
《笑林广记》载有一个故事,颇可言说,兹录于下。  “某生素善琴,尝谓世无知音,抑抑不乐。一日无事,抚琴消遣,忽闻隔邻有叹息声,大喜,以为知音在是,款扉叩之。邻媪曰:‘无它,亡儿存日,以弹絮为業,今客鼓此,酷类其音,闻之,不觉悲从中耳。’”  不知善琴者闻听此语,会是何等情状,但以“大窘”名之,不会为过,热汗津津,仓皇而逃也是情理之中,极有可能的事情了。 善琴者自觉遇到知音,岂不知邻居大妈不是被琴声
算法時代,随着全球手机使用的不断普及,嵌入其中的第三方应用软件App,已成为黏合用户的最佳介质。截至2020年8月,我国市场可以监测到的App数量已达数百万,并且可以预见这个体量正在不断呈几何级增长。  当App通过政务、消费、生活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切入公众日常生活时,公安机关正在密切关注与甄别其背后不断迭代的犯罪线索,律师们通过新型案件分类梳理出了相关及建议补充的法条,检察部门已捋清了其犯罪迁徙的
背景情况 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空间,博物馆不仅具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还承载着珍藏、展示、教育、研究和休闲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在当前我国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环境下,博物馆行业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打造博物馆品牌,以面向现代化、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理念提高品牌价值。  问题及分析 1.博物馆的版权挖掘与运营意识淡薄。首先,多数博物馆对文物藏品
“毒奶”一词为发源于游戏圈的网络用语,意指“越支持谁,谁的成绩就越差”,而今被广泛用于游戏、体育评论等领域。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对外公布一起特殊名誉侵权纠纷裁判结果,法院所认定的公众号文章侵权,不是因为文中使用“毒奶”一词,而是对企业冠名收视率的不当点评。  一则歪评惹侵权官司  北京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公司)运营的“文娱后台”公众号,是经腾讯公司审核通过的公众号,该公众号长期关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做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同时也对我国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做了说明,对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做了部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几大显著变化。从面上来看,将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定在了6%—6.5%的区间,较之前有所下降。这是最直观最突出的一个变化。从点上来看,帮助民营经济发展和保障就业被放在了
人间自有真情在,善意分享处处有。现实生活中,无论在喧嚣的城市,还是在僻静的乡镇,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在边寨渔村,亲朋、邻里、同事之间善意分享,是最基本不过的人之常情,如邀请同事或朋友到家里吃饭、让熟人搭乘自己的便车或者帮邻居照看小孩等等。我们或者我们身边的人,无论男女,不论老幼,都曾给予过善意分享,或接受过善意分享。善意分享,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体现人與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良好情感,同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在文学、绘画、书法、建筑、戏曲等等领域,涌现出无数优秀的经典之作。就绘画领域而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数精品力作被淹没在时光深处,留下来的少数绘画作品,如今陈列在海内外的文博机构。品味和解读中国传统绘画之美,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  中国艺术从不缺乏幽默感  本书作者李霖灿(1913—1999)是台湾著名的美术学
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既包括乡村的自我治理,也包含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两个层面。张英洪认为,我们的治理应当是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检察风云》:现在乡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谈乡村治理,要注意哪些特点?  张英洪: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乡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化。有些基本的体制结构值得我们注意,比如集体所有制。20世纪50年代,中国乡村
近年来,老年人犯罪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也成了许多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对于已经犯错的老人,也应当给予帮助,使他们尽快重回正常的生活,安享晚年。  两起案件看老年人犯罪  去年7月,陈某某在本市某处窃取被害人张某停放的电动自行车一辆,并意欲骑行回家。“因为没有启动钥匙,陈某某只好将车推行至维修店,要求店内员工修配,却遭到了后者的拒绝。”无奈之下,陈某某便将车辆停放在维修
1948年1月1日生效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9条提出:“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将有利于保护国家的地域景观和历史藝术遗产。”该法律将新成立的意大利共和国的文化政策建立在了“创新”和“(遗产的)保护”两者之间不可解决的难题之上,从而使“未来与过去政权”时态共存,即“未来”的本质也是“基于历史的”。  作品《光的仪式》是莫罗·斯特西奥里在2010年创作的室外空间艺术。他有一些创作因素,第一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