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集体合作的情境下,根据自身的特点或者任务,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过程。在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主要以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主,在这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根据分工完成目标;由教师自由分配组合,但是这里的自由并不是说“随意”组合,教师在安排小组的时候,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爱好专长等将他们合理的组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承受能力等,以期让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学习与合作,引导探究
  合作是学习的一种手段,是学习的一种目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解合作的理念,理解合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师适当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且教会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我们在学习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准备剪裁出26个字母的卡片,大小根据自己手掌的大小剪裁,然后准备一面大小类似的镜子,观察哪些字母在镜中的像与原字母一样?哪些发生了改变?说说它们的对称轴。在学习轴对称的过程中,学生们分配任务,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分辨出那些图形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等。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说出这些字母的特点,并且说出轴对称的定义。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对称的含义,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在无形中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的意义,懂得了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就会更加注重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以最简便的方法获得最多的知识。
  二、竞争与合作,鼓励参与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有竞争。良性的竞争与适当的竞争能够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良性的学习竞争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或者组内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因式分解的时候,对基础较好,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这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文科较强、理科较弱的同学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把-8m3+12m2+4m分解因式”,学生每两个一组,找出最简单的分解法。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就刻意让文科成绩较突出的同学,但是数学偏弱的学生一组,这样一来,这些组的学生无论在速度还是准确度上都略输一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偏科现象,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合理的竞争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缺陷,从而去查漏补缺,在无形中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这种良性竞争,还可以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三、独立与合作,展现个性
  合作学习虽然重在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同样不能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依赖组内成员,不能坐享其成。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展现自我的个性。比如在学习有理数中的“比0小的数”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独立总结出有理数中的整数、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区分这几个近似的概念。如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在北半球的一个城市中,教授带领他的学生进行了温度变化记录,他们记录了1月1日上午六点整时的温度是-30华氏度,在接下来的八个小时中,当地的温度上升了38华氏度,在紧接着的后面的十二个小时里,温度又下降了12华氏度,在最后的四个小时中,又上升了15华氏度,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记录1月2日上午六点整的温度。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说服他人,以自我的独创性来记录答案,学生在小组中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非常强。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最简便的解答方法,能够让合作学习在培养个人能力中也凸显出优势。
  四、创造与合作,开放思维
  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不能做南郭先生随声附和,要有自己的想法,同时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举一反三,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够发现自己的独创性,展现学习的效率。如笔者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检验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课时末尾安排了附加练习。在学习正弦定理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给学生安排了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工人师傅的三角模型坏了,只知道剩下两个角的度数,与其中一条边的长,其中另外两条边的长,只能估算,这时候他要怎么去截料呢?这里解题的方法有很多,而且非常的灵活,学生在小组活动的时候,可以以实践动手操做的方式去解答问题,这期间需要学生开拓思维,不时的向教师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方式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同时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使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也会更多的投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展现在大家眼前,显示自己的独创性。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在知识方面更加趋于系统化。因而,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要求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既要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牢固的把握,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指导。而分组教学则帮助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有效化;本文对“分组教学”的特点与效益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分组教学的背景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更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采取有效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种情况下同时
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通过高效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问题设置要新颖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性较强,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但是有时候条理清晰地分析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学中应融入一定的教学技巧,要学会以新颖的
三萜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天然次级代谢物中,而北方森林的桦树外皮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是最高的,它们的生物活性因子被认为具有抗植物病原体的生物活性。人们关注并期望这些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