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有机活性物质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来源 :腐植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有机活性物质对蔬菜种子的促生效应,以黄瓜(“京研夏美2号”)为试材,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溶性有机物质(DOM)、吲哚乙酸(IAA)、黄腐酸、壳聚糖等4种有机活性物质进行浸种处理,比较4种有机活性物质对黄瓜种子发芽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DOM3(10%)的发芽势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黄腐酸2、3、4(1.0、10、100mg/L)浓度下的发芽势高于对照,壳聚糖1、2、3(1000、2000、3000 mg/L)浓度下发芽势高于对照,综合发芽势和发芽率指标可看出,高浓度的IAA抑制种子的发芽,低浓度的IAA促进种子发芽,验证了一定浓度的DOM、IAA、黄腐酸和壳聚糖能促进种子的萌发;DOM4(20%)黄瓜种子活性最高,远超过CK;IAA和壳聚糖的种子活性均低于CK,且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浓度为1.0 mg/L的黄腐酸处理下种子活力指数达到最高.DOM4浓度下根长比对照增长35.9%,DOM3浓度下根毛数最多;低浓度的IAA(0.1 mg/L)促进黄瓜早期根毛的生长,高浓度时抑制根系生长;黄腐酸3(10 mg/L)在第8天时根毛数最多,整个生长期间的根毛数增长率为768.2%,根系生长最旺盛;壳聚糖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时的根长及根毛数均低于CK.一定浓度的DOM、IAA、黄腐酸能促进黄瓜根系生长.
其他文献
期刊
本试验基于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研究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低温(13℃)应激下黄颡鱼肝脏转录组和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不同硒源调节黄颡鱼适应低温应激的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以5.7 g左右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添加亚硒酸钠(T1组)和酵母硒(T2组)的试验饲料,于养殖42 d后开展低温应激试验。结果显示:T2组黄颡鱼的增重率和存活率高于T1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亚硒酸钠相比,酵母硒显著提高了低温应激后黄颡鱼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及抑制与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AtOFP19是植物中特有的蛋白质,是拟南芥卵形家族蛋白(AtOFPs)新发现的成员之一。为确定AtOFP19在植物体中的特定作用,采取PCR克隆方法,获得了AtOFP19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AtOFP19基因进行分析。采取农杆菌介导法浸染野生型拟南芥,获得35S∶HA-AtOFP19转基因植株。对比35S∶HA-AtOFP19转基因植株、atofp19突变体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atofp19表型与WT无明显差别,OE与同时期WT相比较,其植株莲座叶较小,茎细,植株整体较细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生素条件下饲粮纤维水平对不同断奶体重仔猪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肠道pH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96头21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断奶仔猪,采用2×2双因
作者开展了40%咪铜·氟环唑SC等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80%戊唑醇WG、80%多菌灵WP、40%咪铜·氟环唑SC、15%丙唑·戊唑醇SC和325g/L苯甲·嘧菌酯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73.15%、60.07%、83.56%、71.81%和56.38,以40%咪铜·氟环唑SC防治效果最好。
在酸性土壤上,研究了不同调酸型土壤调理剂对萝卜-芹菜轮作农艺性状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设4个处理:CK、石灰+风化煤(I)、氢氧化钾+风化煤(II)、硅钙钾镁(III)。结果表明:在萝卜产量提升上,石灰+风化煤和硅钙钾镁分别使萝卜增产10.3%和12.6%,而氢氧化钾+风化煤萝卜增产效果不明显。从芹菜的叶绿素、株高、茎粗及产量来看,石灰+风化煤在芹菜的生长上表现最优,其次是硅钙钾镁,再次是氢氧化钾+风
为了对MYB54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探究,对MYB54的进化保守性,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空间组织的特异性表达,高温胁迫响应,体外蛋白纯化和Western Blot检测以及转录激活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拟南芥中的MYB54与十字花科中的芥蓝、白菜、亚麻荠等同源性比较接近,分别达到了87%,87%,81%;与禾本科植物高粱、谷子和水稻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54%,57%,47%;与小麦和番茄的同源性为42%。小麦中MYB54与拟南芥中MYB54在保守结构域,亲水性,二、三级结构都十分相似。RT-PCR结果表
本试验旨在研究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和跨膜蛋白-15a(Claudin-15 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精氨酸干预下的肠道组织表达。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PCR技术克隆珍珠龙胆石斑鱼ZO-1、Occludin和Claudin-15 a的cDNA全长,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其在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脑、鳃、皮肤、肌肉、肝脏、胃、前肠、中肠、后
为了探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在植物蔗糖与淀粉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同源序列比对的方法,在小桐子基因组中鉴定到1个细胞质型PGM基因(命名为JccPGM)与1个叶绿体型PGM基因(命名为JcpPGM),利用qRT-PCR方法检测JccPGM与JcpPGM基因在小桐子不同器官与低温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同时,构建了pGEX-4T-1-JccPGM与pGEX-4T-1-JcpPGM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了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分别编码582,637 aa的蛋白质。聚类分析表明,小桐
增强UV-B辐射会对植物造成损伤,褪黑素可以增强植物抗逆性。通过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不同UV-B辐射下的马铃薯幼苗,测定其株高、光合参数(Pn、Gs、Ci、Tr)、荧光参数(Fv/Fm、ETR、qP、NPQ)、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分析褪黑素对UV-B辐射下马铃薯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为揭示褪黑素对UV-B辐射下马铃薯植株的防御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以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光照(CK)和3个增强的UV-B辐射(2.5,5.0,7.5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