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桃花的天堂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园的池子边,有一棵桃花树。正值花开的时节,我便到婆婆家去探访。
  池子上依旧满是浮萍。可那冬日里的枯枝,今天竟点画了绯红的面庞,把周遭空气都照得透亮。花瓣的红虽是暖色调,但看时,却不觉得暖艳,反而一股凉意逼上心头,逼我忘却了那追逐,忘却了那喧嚣。天地之间,只剩我和此花。
  我看着浮萍上漂落的红痕,看着泥土中留的白瓣,看着它们和花树一起翩然起舞,仿佛千年前的李白,对酒当歌,对影三人;仿佛登高望见雨洒江天,子规悲啼;仿佛沧浪空阔,唯记留白。欣赏是不需要理由的,只是让人在欣赏中脱出尘世,进入另一番境界。有哲语为证:
  “尘世上处处是天堂。”
  难道不是么!花瓣从树上轻轻飘落,寂然无声,像落雪。但这雪绝不会很大,只是纷纷然,寂寂然,细得像春蚕吐出的丝线,将我的视野一层一层包裹,让我羽化,让我飞升。飞升到桃花树的枝丫上,做一朵静静等候的小花,等着绵长的春日将我拈来编入一本香的诗集。
  编入了书,成为了标本,就一定好么?即使那嫣红和凝香能够在精心呵护中得以永存,即使柔美的身姿能够在文字和图画之间让人铭记,对春日的记忆,对生活的执着,对命运的理解,也不过停留在被轻轻折下的那一瞬间。所以我不会去折花,却愿意在一小抹的浅红前许一个或明或暗的愿望,在这样尘世上的天堂中存放一份属于内心的执念。
  它听得见吧。我想。
  风悄悄经过,爬上树梢,把淡淡的馨香撒向远方。稻草人闻见了,整了整破旧的衣衫,笑着自己清瘦的身子,笑着它安贫乐道的生活。远处的大雁排成“人”字,从清澈的天空中南归,投下一群记忆的影子。
  南归的雁要往何处呢?它会不会把一路上见到的草木花藤在梦中种下,长出一个春日永驻的国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如旧,人空瘦。”千言万语都停滞在风中,停留在枝头与绿萍之间。此时无声胜有声。
  伫立花前,看它开放绚丽的盛年。看一簇静美,是在尘世中摇曳的天使。君应有语,我却倏尔忘言。
  醉酒还来花下眠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该文给我的感受,我想借用唐寅的诗,“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不必赶路,不必留恋远方,浅红的微笑里修辞炼句便成为让你沉醉其中的因子。除此之外,面对本没有菊花的幽静、荷花的雅致的桃花,作者却道它馨淡芬芳,是安贫乐道的象征。读罢全文,美感毕现。读好文章是让人陶醉的,在桃花树下,我愿长醉不醒。
其他文献
很多人会认为,父母生病了,只要把他们送进医院,接受治疗就可以了。然而老人生病,不光身体上遭受痛苦,心理上也会经历一种创伤。  那一年,妈妈还不到50岁,她常常说自己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我陪妈妈去看医生。  做完一系列检查,医生问妈妈:“何时月经结束的?”妈妈想了想说:“很多年前就结束了,四十一二岁的样子。”  医生惊讶地说:“那不正常啊,一个女人月经这么早结束,需要吃药调理,否则机体功能会快速衰老
期刊
编者按: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一项前人未曾经历过的伟大事业。需要通过加强教育科研,积极探索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按规律办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强力推动下,随着我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逐渐形成,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新的任务。立足校本研修,践行办学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整合,就成了我校教科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