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最好的人生是做第四名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mi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内地无可争议的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男演员,截至2013年,黄渤主演和参演的电影票房累计超过30亿。2014年,这一数字再度被刷新,媒体开始戏称他为“50亿先生”。伴随这个成绩到来的是密集的曝光,他说,那时的生活“忙到一张纸都插不进来”。
  2014年末,黄渤在各种场合多次表达想要休息的愿望。今年初,他宣布暂停所有片约,休整一年。这一年,他并未离开公众视线,为好友站台、唱电影主题曲、给动画片配音、参加电影节、做项目投资,偶尔带家人出国旅行,抱着休息的心态参与了一档真人秀节目的录制。
  黄渤是大众公认的“智商情商双高”的艺人,关于他的争议和批评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说自己是“服务型人格”,羡慕有个性的人,但自己做不到。对于外界的赞美,他保持警惕,拒绝被神话。
  因为经历过草根阶层生存的艰难与尴尬,加上强大的思考力,他清楚人生的真相,他说,“我们都是随风飘落的一片树叶,在坠落的过程中舞动得精彩一点或平稳一点由各自选择,但最终,都是落在地上。”

机器老运转容易出故障


  人物周刊:你在2014年多次郑重地说要休息,为什么?
  黄渤:设备老是运转,不往里点点儿润滑油不成了,容易出故障。而且,演戏不是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连琢磨的时间都没有了,一部接着一部,这事就变得不快乐了。已经变成后面来了一个戏,你就皱眉头,那就不好了,所以得歇歇。
  生活所有空隙都被工作填满时,会让你觉得很沮丧。因为我们这个工作天天都是乌泱泱地对着无数的人。哪怕自己烧个陶,或者画幅画,也是自己跟自己聊天的一个过程,得有这样的时间。看一些大理的朋友,闲云野鹤的,想画画了就画画,不想画了就喝喝酒,跟朋友出去玩儿、聊聊天,就觉得特好。
  人物周刊:你如果想过那样的生活,也随时可以做到啊?
  黄渤:不可能啊,你是挂在这个大设备的齿轮上跟着转的,说跳下来就跳下来,那你身边的机器都会停下来——你现在有工作室、有合作伙伴,有各种你要做的东西,已经不只是在为自己一个人做事了。说一句“对不起,哥们儿歇两年”就走了,怎么可能呢?

把票房当回事就是个笑话


  
  人物周刊:你曾说,看到自己去年拍的戏一股脑上映有点尴尬,为什么?
  黄渤:有一次新年贺岁档,一个月在同一个影城里做了三次发布会。见记者见得都尴尬,不知道说什么,人家也不知道该问什么,就自己主动点儿,该吐的多吐点儿,让人回去有东西写。
  人物周刊:这不是很多人向往的一个状态吗——证明自己有市场?
  黄渤:这个不用再证明了吧,(笑)其实你想要的就是那点儿而已。
  人物周刊:哪点儿?好的角色?
  黄渤:是。因为如果你不成,市场不认你、投资方不认你,可能有很多好戏就错过了,你选择的范围就会窄一些。所以说票房高挺好的,证明看的人多嘛。
  人物周刊:你皱着眉头说票房高挺好的。
  黄渤:对,如果只拿票房这事儿来说,就会觉得有点儿尴尬。比如你对自己会有一些期待,可身边的人会说,“这部戏票房可能不会太好。”票房不会太好就不去演了吗?如果完全被这个东西裹挟,就不太好了。
  徐峥以前说希望有人破《泰囧》的纪录,我觉得可能也是发自肺腑的,当然沾沾自喜也是有的、高兴也是有的,但是真的被那个东西绑架在那儿,是特别无聊、特别讨厌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今年歇一年。
  人物周刊:让大家忘记票房数字?
  黄渤:不是,等等大家。(笑)
  最近好多高票房的戏都出来了,挺好的。这个东西很快,之前我们说一个电影票房过亿,当时大家的反应都是“哇,过亿啊,多吓人啊”。现在票房过亿算什么事儿?过几年,“50亿”听起来也会是个笑话,这东西你自己把它当回事了,那也是个笑话。
  人物周刊:你骄傲过吗,还是一直具有自省精神?
  黄渤:比较少骄傲。我挺羡慕那种骄傲的,但是我做不到,想都不敢想,就觉得这太傻了。自己都觉得“二”,当然怕别人也觉得你“二”。

我想为这个行业做点其他的事


  人物周刊:徐峥曾经说你什么戏都拍,你觉得是说你接戏多,还是戏路宽?
  黄渤:在整个电影产业开始蓬勃发展的时候,各种东西出现了,我刚好又在一个希望有各种发挥的年龄,碰到这样的觉得有意思,碰到那样的也觉得有意思,觉得都不能放弃。可能跟危机感也有关系,怕失掉一些好的机会。所以接戏多。
  其实慢慢地,大家好像界定你是一个成熟演员了。尽管自己不愿意承认,但其实你已经步入中年演员的行列了。尤其现在不断有新人出现,市场也开始蓬勃,你隐隐约约会觉得有些责任在身上。我们曾经看到的中生代演员,现在已经开始减少作品量了。你慢慢发现,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作品来说,自己现在是电影市场上主力军的一份子了。
  作为这个时代的演员,除了娱乐属性的东西,你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无论是接到的作品也好,或者自己想拍的东西也好?隐隐约约觉得这些东西在往你肩膀上放,无论你想不想承担。如果以后大家看这个时代的这批演员,在这个市场环境下潦草一番就走了,这也不太好。
  人物周刊:你有这种使命和责任感?
  黄渤:不是我有,慢慢就到了。那天在一个晚会上碰到陈道明老师,他说“我们肩上的担子慢慢就卸给你们了”,特语重心长,也特清清淡淡。但是你能感觉到,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当你成为这个行业主力之一的时候,你应该做哪些东西?除了数字、票房,好像还应该再做点其他的。   人物周刊:比如?
  黄渤:比如说演喜剧,一辈子能拍几部戏?能碰到几个真的值得你投入,或者给你空间让你去发挥的戏?所以有的时候哪怕剧本没那么好,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加入,能够把它调整到一个好的状态。
  包括类型片的发展,你会接一些略有风险的、票房没有想象那么高的类型片。比如说公路片一开始在中国比较缺乏,最早从《无人区》开始,到后来的《心花路放》,慢慢它成为大家认可的一种类型片了,那就挺好,哪怕你在旁边就用了二两力,你也觉得对这件事情有所帮助。其实整个产业还需要好多其他类型的片子,或者说一些小众的、个人表达的片子,也不能让它淹没在整个数字市场之下,我们可能还是要做一些类似这样的工作。
  可能跟年龄也有关系,之前只是在想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时间长了,慢慢你发现地主把地都交给我们这些长工了,以后这些地要我们自己打理,可能就不能光想这些了。
  现在其实你隐隐约约会有一些忧虑,比如最近出了很多票房不错的电影,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那么喜欢的,都没关系,市场需要这样儿,不能那么单一。我们之前,出来一个《疯狂的石头》,开始出来疯狂这个、疯狂那个;出来一个囧,开始出来这个囧、那个囧,这对市场和整个电影行业是无益处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怎么能通过我们的能量,使它更丰富一些,哪怕我们没做好,最起码这些尝试是你应该做的,因为现在你有一些影响力跟号召力。
  人物周刊:你一直在说我们,应该有几个人或一群人?
  黄渤:对啊,像我们这一代,还有其他人。
  人物周刊:大家有过这样的沟通或达成共识了吗?
  黄渤:有,大家在一块儿有时候会聊。但是没办法,市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真的拍小众片子,投资方还是会有顾虑。但也有一些比较有情怀的投资方,哪怕他认为这个风险比较大,他也愿意做这样的尝试,这个还挺好的。
  人物周刊:你们会找投资来开拓这样的市场吗?
  黄渤:做不到那么大,那是整个产业的事,我们只是在其中。落到你肩膀上来,你就使劲扛一下,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吧,这不是你自己能左右的。

这不是一个容易出大师的时代


  人物周刊:你曾说这不是一个容易出大师的时代,在你看来什么时代容易出大师?
  黄渤:不好说,因为我也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解,只是觉得我们现在太温吞了,没有那么激烈。曾有过百家争鸣的时代,你能看到所有尖锐的思想,这种尖锐不分好坏。我们现在也有,但是从质量和数量上都少。
  人物周刊:没形成一个气候和环境?
  黄渤:是的。因为随着经济的大幅度增长,整个电影工业都是踉踉跄跄地跟着往前跑。我们电影工业的体制本质是很稚嫩的,所有的创作人员、编剧、导演,包括演员,人才储备太少了。现在又惟数字化,大家只认票房,这一系列的东西造成这样的结果。但是这是个过程,必须得有这个过程。
  有时候我又觉得,量跟质还是有关系的,量变引起质变。当真正有一个庞大的量的时候,里面的1%自然也会多一些。就像我刚才说的责任感,你会觉得不能没有表达了,不应该所有人都投其所好、人云亦云,这最起码不应该是它的全部。
  但慢慢地你又觉得这也是个悖论。美国电影市场真正有影响力的也不是文艺片,是商业片,它主流价值观的输出都靠这些大片,因为全世界的人都在看,亿万人在看,这才是真正能够让一个国家文化走出去,或者让文化有影响力的方式。
  现在你能把有工业影响力的这种大片做好,我觉得也未尝不可。乌尔善导演是个艺术家,他也认为真正能够跟人抗衡的并不是我有一个不同的观点,而是我们的观点能占据主流地位,这样你才有话语权。所以他认为,中国应该有这样能够跟世界大体量级抗衡的类型片或商业片。就这点来说,我觉得也还蛮感动的。

最好的人生是做第四名


  人物周刊:你曾说,管虎后来穿名牌、喝红酒,影响了他的创作力。有什么东西影响过你的创作力吗?
  黄渤:繁忙的工作、敬语、见不到真实的人。忙碌的“忙”等于盲目的“盲”,天天都在事务性的工作上,头扎在一堆沙子里,根本不抬头,也没有琢磨的时间,也不明白这个工作到底为什么要做。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人家觉得你挺棒的、挺好的,这就是最无聊的时候。任何事情,尤其对人生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是做天下第四。
  因为天下第一,注定所有的压力和目光都在你这儿,不是一个太舒服的状态。T台上闪耀一下可以,把整个生活变成了T台,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你,这就变成了一件很讨厌的事儿;第二,你还想玩命超过第一;第三也有这个心态,压力依然会比较大。做天下第四,要到第一可能性没有那么大,但同时你也有了一定的高度,也没有人把压力给第四。没有那么差,也不用那么集中的好。
  人物周刊:你现在处在第几的位置?
  黄渤:我想把自己调整到第四、第五就挺好的。
  人物周刊:往下走一走?
  黄渤: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利用人物语言欲
摘 要 伴随着大众化的普通教育的不断发展,已经发展为高校教师的需求呈逐年递增的上升趋势,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 需求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0)04-0046-01  1 新时期高校青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曾做过一个试验,让所有志愿者在身上都携带一个微型录音机,以记录自己一天的谈话。结果并不让他感到意外:在这一天中,几乎每人每10分钟的谈话里,就会出现3个谎言。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被谎言包围的世界,同时我们也在说各种各样的谎言。而且,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我们说谎是不加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真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说谎都不用打草稿!”  
文学家刘再复被称为“漂泊的思想者”是名副其实的。这位80年代的风云人物在海外漂泊了30年。他当初既没有像某些漂泊者那样亢奋,后来也没有像他们那样颓唐。他始终在创作、在探索、在思考。  去国以来,他把自己一点一滴的思想用笔记录下来,出版了7卷、数百万字的《漂流手记》。不仅如此,他还反思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和李泽厚一起系统地提出了《告别革命》的主张。不管你是否认同这个主张,至少说明漂泊中的刘再复一直
摘要:探究型教学是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英语教学中要设计好topic discussion,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以提高教学实效和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型教学 topic discussion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探究型教学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
杨烁能轻易说出人生中的几次重大转折:年少时只身闯北京,下决心回家乡高考,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接拍《生死线》和《欢乐颂》。面对这个问题,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对他而言,这些人生中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尝试,都蕴藏着改变的契机。正是这些第一次,让他得以成为现在的他——身材健美,双目放电,酒窝分明,举手投足都帅气外露。  因为《欢乐颂》,这副形象以“小包总”之名征服万千少女心,谁也无法忽略他的外貌,很明
1989年的一个夏天,留学美国的王巍正在候机楼翻报纸,他在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实习,准备搭早班机返回纽约斯特姆大学。无意中,他注意到人们争相同一个匆忙赶飞机的老人握手,老人从人群中望见了他,他也认出了对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尼克松停下脚步,问王巍:“你是中国人吗?从大陆来的?”“是的,我从北京来。”王巍回答。尼克松异常兴奋:“太棒了!我爱中国!”王巍不假思索,冲上前握住尼克松的手:“谢谢,我们
[摘 要]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公共政策赖以依靠的环境基础,客观上要求适时的公共政策创新,来回应这一变革。紧扣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可以从政策问题的发现,政策议程的设置,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执行的监督以及政策效果的反馈这五个方面进行公共政策创新。新媒体在具有及时性、交互性、共享性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碎片化严重、垃圾信息充斥、公众关注点变化快等弊端。需要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信息筛选机制、信
摘要: 新近网络上出现新型网络用语”火星文”,虽然其形式与传统的文字相距甚远,看起来形式多样,令人眼花缭乱,但无论其如何变化,都或多或少和文字学中“六书”的造字方法和用字方法有关联。  关键词: 火星文 六书 造字法 用字法    一、火星文    “火星文”指的是新近在网络聊天室、论坛、贴吧、个人空间等语境中所使用的一种带有语言文字游戏性质的新型网络语言。它是一种融合了注音文、英文、日文、台湾话
十月初,一场小雨给韩国首都首尔带来了秋意。  我们一行三人在木浦大学洪淳模教授的陪同下,驱车来到首尔弘益大学附近的高层住宅社区,拜访了韩国艺术院院士、著名雕塑大师崔钟泰先生。  当推开一扇木门时,映进我们眼帘的是一座三层小楼,石材结构。院内的园林装点得十分考究,松柏苍翠,竹林欲滴。院内的小路用石板铺成,围绕一周,石板缝里的小草茸茸摇曳。几件雕塑作品把园庭点缀得有几分雅气,雨水冲刷过的树林显得格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