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专业“全程专业导师制”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3496828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师制的中外发展历程 1.导师制的发端与中国实施路径导师一词,在中国当前教育和文化环境中并不陌生.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讲学因材施教,大儒书院讲学培养儒生学问心性,都具备一定的导师教学性质.而现代意义上的导师制则由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创,并率先在牛津大学实施.该校新生从入学开始,就会配备一名导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培养.导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学生全面成才、个体发展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十分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则可以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咨询
其他文献
计算机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在当今的教育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也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本文从“非智力
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1700 mm平整机延伸率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平整机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由轧制力反馈控制、轧制力前馈控制、张力反馈控制组成的新的延伸
阐述了串罐无料钟高炉布料规律,分析了影响布料规律的因素,并介绍了炉料堆角在炉内的动态变化计算方法,得出了炉料落点、落下后移动距离、料面形状和焦炭混合层的计算结果。
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分析了现行工况下连退机组冷却段生产硅钢时钢板发生氧化反应的必然性。对工业大生产条件下冷却段的温度、氧含量及钢板运行速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