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什么计时?

来源 :初中生学习·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jyhb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计时的国家。商朝后期,中国就出现了把一昼夜分为100等分的百刻计时制,而且历朝历代沿用不衰,一直到清末才废止。因为出现了百刻计时制,因此中国古代便拥有了统一的计时标准。有了计时标准,那古人都发明了哪些计时器呢?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后来则指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几千年之久。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作为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作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作圭。圭表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通过进一步研究计算,古代汉族学者还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这样,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各个节令的日期,并将其作为指导汉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日晷和圭表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一旦遇到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的原理,通过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得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从周代起,官方就已经开始懂得用漏刻来计时了,为此朝廷还专门设立了计时的专职机构。秦朝时就设有“太子率更令”,专门负责管理漏刻,然后为皇家报时服务。西汉时,漏刻甚至上升为一种天文计时仪器,由太史待詔掌管。东汉时,朝廷设有“郎官”一职,也是负责管理漏刻的。
  这种古代计时器鲜为人知。据宋代学者薛季宣著书记载,香篆钟是一种12世纪中叶在中国流行的古代计时器。《狄仁杰断案传奇》中也记述了唐代宫廷内用香篆钟计时的情形:香篆钟为梅花形黄铜盘子,盘内有梅花五瓣,每瓣梅花各缭绕一圈盘香,焚熏后,根据盘香的烧没程度来计时,时人谓之“五孕祥云”。
  1276年,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创制了大明殿灯漏。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及相当复杂的凸轮结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击鼓、三刻击钲、四刻击铙”的自动报时器。因其造型似宫灯,又放置于皇宫的大明殿,所以称为大明殿灯漏。
  因冬天水易结冰,这样漏刻便无法使用,所以明代时又发明了“五轮沙漏”,用流沙驱动漏刻。同时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宋濂曾在《宋学士文集》中记载了沙漏的结构。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 比较射频治疗与腰椎牵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DC— 1型射频治疗机 ,对腰椎CT扫描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4 5例进行治疗 ,并与同期腰椎牵引
你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我行至成都,一路寻觅着秋韵。拐进一条小巷,路两边都是梧桐与银杏。叶上的秋日颜色来得参差不齐,有些树上仍披着大半的绿色。猛一抬头,也不知是叶
应用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观察了不同时间低O2 高CO2 及川芎嗪保护血浆抗凝血酶 Ⅲ活性 (AT Ⅲ :C)、平均肺动脉压 (mPAP)、右心室重量 (RV/ 10 0 gBW ,RV/TV)的
艺术交易模式的更新步伐越来越快,新兴艺术市场的宠儿也风水轮流转,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数雄心壮志的后来者紧随其上。本文希望能通过介绍近日国际上新鲜出炉的的艺术现象,试图
高中是学生理想信念形成中的重要阶段,目前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严三实
现代医学,就其规模来说,已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体系。急救中心已是当今国际上出现的一种先进、有效的急诊医疗服务结构,即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我们于1994年开始,打破旧的护理管理模式,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对主班护士实行竞争上岗,为护理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具体做法如下:一、统一思想,明确“竞争上岗”意义我院护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