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数学P-OUT实验教学模式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398705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数学这门课程,不但需要观察,而且需要实验,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以题解题,对构建知识框架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重视学习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寻求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和理论支撑是当务之急。笔者现结合信息技术,对P-OUT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一、数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具体来说,数学实验不是一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而是为了探究或验证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它可以是具体的操作,也可以是虚拟的思维推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体会数学思想,获取更多的学习经验,是知识外放到个体思维内化的过程,学习过程包括观察、猜想、验证、类比推理等。因此,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可,使数学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二、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意义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灵魂。当下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但许多好的想法都停留在纸面上,难以落到实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理念往往超过当下的教育环境,没有可以实践的平台和条件。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难以实现的教育理念得以落实。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环境更具广阔性、综合性、可探究性。传统的书本资源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的教学需要,而信息技术环境可提供真实可感、跨越时空的情境,学生能身临其境般地进行学习。
  三、P-OUT实验教学模式
  (一)P-OUT模式的定义
  P-OUT模式是一种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的课堂模式,实验平台主要以几何画板、希沃白板等信息技术平台及自主开发的小程序为主,其中小程序的内容与教材紧密配套,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和探索手段。
  其中,“P”(Provide:提供)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相关条件,可以是知识要点,也可以是个性化的实验,“O”(Observation:观察)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规律、特点,“U”(Understand:理解)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知识,使知识内化,进而达到能力迁移(Transfer)的作用,即“OUT”是针对学生的数学思維发展过程提出的。总的来说,P-OUT模式就是由教师引导活动方式,学生观察发现,在探讨和引导中理解,最后实现知识的迁移,且能做到灵活应用。该模式的难点是“P”,可以说教师的引导方式起到关键作用,目标是“T”,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一切的学习过程都是记忆过程。
  (二)P-OUT实验教学模式的步骤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效率。
  在P-OUT模式下,所有的数学课程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这就决定了教学者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讲授模式,深度整合教材内容。第一,教学者需要深度整理教材内容,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第二,基于平台撰写实验设计、教学设计及学习任务单。任务单设置要目标明确、任务清晰、难度适当、易于接受。第三,开展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课堂实践。在课堂上,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任务单以明确课堂任务,其次示范平台使用方法和模拟数学实验过程,让学生观看学习,最后提供平台给学生,让其开展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实验。第四,小组交流、总结实验收获,并汇报成果。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归纳并整理数学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将实验收获记录下来。第五,教师要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从而推动实验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完善,总结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亮点,形成数学实验教学的经典案例,以回顾学习。◆(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伦先小学)
  本文是2020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为:JK20085)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多数教师在看待和处理教学问题时采用的都是二元思维,只会看到事物相对的两面,认为非好即坏、非对即错,这种思维容易走极端,把握不好度。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辩证思维,采用联系发展、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对待所有问题。用辩证思维看待师与生的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可以让数学课堂更加理想。笔者结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的教学,谈谈辩证思维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理想模样。  一、井然有序中适度“凌乱”  课堂是学生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要素的落实就需要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进行,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其内在的认知体验,从而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借助情境,激发情感意识  情感是课堂的生命力,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生长的催化剂,是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生长的源头,也是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的基础。在课堂中,教师要善
期刊
閱读能力是儿童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儿童应具有提问的意识,掌握提问的方法。儿童阅读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在阅读时进行有意识的提问。统编语文教材为儿童阅读提供了养料,特别呈现给儿童一份“阅读策略单元大礼包”。  一、 基于教材编排,达成单元目标  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指向主要是阅读方法,以语文要素中的单元目标把课文整体呈现。课文的题材或体裁各不相同,但其运用价值都在于教学单元阅读策略。由此可见,阅读策略单元
期刊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结构是一个整体、一个集合、一个系统。小学数学是一门结构化的学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也是结构化的教学。结构化的数学学科及结构化的数学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思维。结构化的数学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的思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结构化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结构化数学素养。  一、整合梳理,讓知识结构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整合、梳理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抓住数
期刊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力也是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乐于表达,对写作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要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使之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表达在生活中获得的真情实感。可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乐
期刊
随着“班班通”的建设和开通,多媒体设备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手段变得越来越多,新型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由于拥有播放音频、视频和演变图形等功能,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数学启蒙,争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为很多小学生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他们很难把课本上的数学概念内化成为自己
期刊
摘要:优质的英语课堂应给人以流畅、生动与美的体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能寻找有效的方式,为课堂的各个环节涂上“润滑剂”,提高教学的流畅性,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感、收获感与成就感。在教学预设中,教师要树立堅定的学习观、长远的发展观及可持续的协作观,促进课堂教学的自然衔接,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发展观 协作观  在小学英语教学
期刊
数学教学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学问题,才能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践证明,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又能够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优化。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开展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维持认知活
期刊
摘 要: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决定了深度学习不是自然发生的,和谐的“心理场”、有温度的“知识场”是深度学习发生的两个重要条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深度学习样态,应该是通过多维建构与实践,达到活动有序、思维自由、教学结构化、探究开放性、知识获得和生命成长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多维建构 心理场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学生核心素养的涵养与发展必须融入学的过程,核心素养视角
期刊
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希沃白板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它的优点有很多,如容易操作、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等,因此受到了广大師生的热爱。然而,它给教学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过于依赖希沃白板而忽视师生互动,盲目追求形式而忽视教学目标,过于注重课件形式而忽视教学质量,这些都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希沃白板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处  (一)创设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