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素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白花丹素(PLB)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影响人肝癌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PLB干预人肝癌MHCC97-H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PLB对MHCC97-H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实验分为空白对照(Blank)组、PLB组、激活剂(LiCl)组和PLB+LiCl组.分别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MHCC97-H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MHCC97-H细胞中Wnt信号通路关键调控因子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PLB对MHCC97-H细胞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与24 h和72 h相比,PLB在干预48 h时对MHCC97-H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快速增强,且未出现平台期,后续选取干预48 h作为实验干预时间.计算获得PLB干预MHCC97-H细胞48 h的IC50为8.25μmol/L,选取约1/2 IC50浓度4μmol/L作为后续实验干预浓度.与Blank组比较,PLB组MHCC97-H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P<0.05),而LiCl组克隆形成率升高(P<0.05);与PLB组比较,PLB+LiCl组MHCC97-H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升高(P<0.05).与Blank组比较,PLB组MHCC97-H细胞相对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而LiCl组MHCC97-H细胞相对迁移率升高(P<0.05);与PLB组比较,PLB+LiCl组MHCC97-H细胞相对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与Blank组比较,PLB组穿膜MHCC97-H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LiCl组穿膜MHCC97-H细胞数增多(P<0.05);与PLB组比较,PLB+LiCl组穿膜MHCC97-H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Blank组比较,PLB组MHCC97-H细胞上清液中MMP-2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LiCl组中MMP-2和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PLB组比较,PLB+LiCl组中MMP-2和MMP-9明显升高(P<0.05).与Blank组比较,PLB组MHCC97-H细胞中Wnt1、β-caten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而LiCl组中Wnt1、β-caten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PLB组比较,PLB+LiCl组中Wnt1、β-caten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 PLB可抑制人肝癌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Wn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评价化痰解郁调神针刺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用综合方案治疗抑郁症患者314例,所有人进行包括西药、中药、针刺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是否应用化痰解郁调神针刺法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64例,入组后收集个人资料、生活习惯、既往病史、伴随服药、治疗措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等资料,连续治疗8 w,分别记录其HAMD评分的变化及治愈率情况.应用不同倾向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匹配前后,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匹配前后,两组治
目的 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120例老年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联合组给予肾炎康复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w.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和治疗8w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氧化应激、微炎症因子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984,P<0.05).联合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 观察活骨健康基本补充疗法(活性维生素D3+钙尔奇)对双膦酸盐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54例)和基本补充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基本补充组在常规药物组基础上补充活性维生素D3+钙尔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股骨颈、腰椎L2~L4及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各主观评价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骨代谢指标相关指标〔
目的 探索肌骨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在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膝骨关节炎患者43例(左膝36例,右膝43例,共79例)为观察组,无膝关节症状健康受试者30例(左右膝各30例,共60例)为对照组.通过肌骨超声测量髌上囊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股骨内髁软骨厚度、股骨外髁软骨厚度.通过MRI计算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积分(WORMS).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患病独立危险因素和构建联合指标风险值.通过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进行联合指标风险值预后
目的 探讨“脾主肌肉”理论在泽明红山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中指导意义及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ASH模型组(NASH组)、泽明红山颗粒干预组(ZMHS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西医治疗组(PPC组),采用高脂纯化饲养(MD45%添加0.5%胆固醇)法建立NASH小鼠模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外周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
目的 探讨生物钟基因(MCLK)1对HT22细胞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MCLK1-shRNA的慢病毒载体,利用包装细胞293T获得重组慢病毒.MCLK1慢病毒转染HT22细胞(Lv-MCLK1组),降低MCLK1蛋白表达,设立空载作为对照(Lv-NC组).TUNEL技术对HT22细胞凋亡进行形态学观察.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MCLK1、低氧诱导因子(HIF)-1、PI3K、Akt、磷酸化(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
目的 观察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Bcl-2、Bcl-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德都红花-7味散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CCl4方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德都红花-7味散低剂量组按0.3 g/kg,水飞蓟宾组21 mg/kg灌胃给药,每天给药一次,给药7 w后动物禁食12 h,取肝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Bcl-2、Bcl-x蛋白表达
目的 研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老龄大鼠容量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出20只健康的22月龄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只.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观察组大鼠进行麻醉维持,术中采用调节通气量使PetCO2降低到35、30及25 mmHg,采取通过口明视气管插管构建大鼠吸入麻醉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麻醉药物,放置到麻醉箱中吸入氧气2 h,氧流量为2 L/min;对两组大鼠的容量反应性的变化及容量负荷进行比较.根据Morris水迷宫对两组大鼠进行认知功能的检测.
目的 探讨紫草酸对脓毒血症大鼠下肢深静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脓毒血症下肢深静脉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组、小剂量紫草酸组、中剂量紫草酸组、大剂量紫草酸组各10只.检测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血浆纤溶酶原(PLG)及抗凝血酶(AT)-Ⅲ活性,TXB2、6-keto-PGF1α蛋白表达.结果 中剂量紫草酸组病死率、活动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中剂量紫草酸组
目的 基于Epac1-MEK通路探讨黄芩苷(BA)对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A低剂量组(15 mg/kg)、BA中剂量组(30 mg/kg)、BA高剂量组(60 mg/kg)、加巴喷丁(GAB)组(100 mg/kg),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制备脊神经结扎(SNL)模型,分组处理后,分别采用机械性疼痛刺激试验、热敏试验、神经传导速率试验检测各组机械性痛觉过敏程度、热痛觉过敏程度、神经传导速度;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