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的涵义:万物皆“设计”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nby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应是造物(设计)的本质属性,造物从来都不是脱离整体的局部.我们制造一个事物,便是制造了和这个事物交互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其实和周围的万事万物都构成了或大或小的系统.今天讨论的系统性问题,正是把万物全部放在有关联的角度,而不是孤立或片面地去看待它们.笔者曾在《设计的民主精神》和《设计沉思录》中,提出要扩大设计的概念,正是希望我们从原来专业性或者局限性的设计概念里面摆脱出来,进入一个更大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设计里,这也是设计这个专业本身所需要的.
其他文献
在“新工科”教育要求的推动下,专业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线上互动性差、线下参与度不强等问题显著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提出了“4+3+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通过“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实施,发现大约92%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1947年3月,蒋介石调动国民党24个整编师,45万大军,对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企图消灭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面对敌人三面包围、步步紧逼的严峻形势,负责华野作战指挥的粟裕副司令员,在毛泽东、中央军委的正确战略战术方针指导下,积极配合陈毅司令员,为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图谋,深入思考,详密策划,最终,于当年5月13日至16日,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采用“猛虎掏心”战术,从敌人密集队形中“剜出”“王牌军”整编第74师,经三天激战,将其全歼,并击毙敌师长张灵甫,
期刊
本文讨论静磁球谐多极矩展开,包括静磁标势和静磁矢势的外部球谐多极矩展开.在磁矢势外部球谐多极矩分析中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法一基于磁标势外部球谐多极矩展开求惯用磁矢势外部球谐多极矩展开,方法二从电流对远源场点磁矢势场贡献出发借助德拜势直接求得静磁矢势外部球谐多极矩展开的惯用表示.
产前超声诊断是超声医学的重点和难点,完整有效的产前超声评估对孕妇及胎儿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传统的产前超声教学存在培训周期长、培训难度大等问题.模拟医学教育是临床实践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计算机、数字信息、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模拟医学教育快速发展创新提供了条件.模拟医学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为产前超声教学提供了安全、无风险的学习环境并能有效提高学员的操作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了目前产前超声教学的现状,以及模拟医学教育在产前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针对传统Java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共建Java网络课程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改革思路.文章以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对不同阶段开设的Java课程中校企双方的合作形式、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对校企合作Java课程的教学实践成效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从构建理念、指标构成及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实施三方面阐述了教育信息化视阈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原则、评价的应用设计呈现了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理念;对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设计思路、评价标准、权重设置,以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说明.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系统在护理专业手术室毕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取2020年8—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毕业实习的2016级护理专业72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6)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模式,试验组(n=36)采用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教学模式.经过共八周临床实习,比较两组的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试验组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在对于系统使用、辅助操作学习、提高熟练程度和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示
水环境化学是环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化学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反应机制、迁移转化、归趋规律与化学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一门学科,该研究可为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分析了本科水环境化学课程的现状,就新时期本科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专创融合教育)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创业的重要措施.分析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专创融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提出从教学理念、教学实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力求将双创教育全方位根植到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在工程教育发展背景下,为了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技能的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型人才,文章结合上海健康医学院背景,以“医学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立足教育部提出的金课建设标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了如何将“两性一度”理念有机融入课程建设.实践表明,课程的优化与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长远来看,基于“两性一度”理念打造的专业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感,为培养可持续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