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X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研究

来源 :安徽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ay1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脆性X综合征(FraX)于1943年由Martin和Bell首次报道,认为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1969年,Lubs首先发现它与X染色体上的脆性位点有连锁关系,其特征是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低叶酸或加入诱导剂的培养条件下,X染色体可出现脆性位点,即在Xq27和Xq28带的交界处具有细丝样部位或裂隙,由于该部位易断裂,表现出脆性,故称脆性部位(fragilesite).脆性X综合征患者因有FraX的表达而得名,此部位与人的智力有密切关系.因此,对智力低下病人进行脆性位点的诱导分析成为FraX的常规诊断手段.
其他文献
关于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角色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不过这些研究主要是理论性阐述,实证研究不多。针对这种现状,通过开展一项实证研究,比较教师对教师角色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RP,采用干化学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CK和CKM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