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巨大影响。幼儿时期,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却又懵懵懂懂、一无所知,没有基本的认知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幼儿时期如何教孩子表达内心所想、培养其基本认知能力,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工作者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
  
  美好的童年总是和神奇美妙的故事分不开,故事中优美的传说,夸张的想象,极大的满足了幼儿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枯燥地讲道理,大多数幼儿不感兴趣也记不住,只有讲故事寓教于乐,幼儿才会感兴趣,他们会从故事中认知道理,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辨别真善美,培養品质。但是怎样才能利用故事寓教于乐,培养小班幼儿的能力与品质呢?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
  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小班幼儿理解力较浅,具有直观形象性,一般选择篇幅短小,以小动物为主,贴近幼儿生活,具有较低行为规范的故事,例如:《小鸡和小鸭》、《三只蝴蝶》、《小猪变干净了》等故事。因为小班幼儿的直观形象性,听故事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老师在讲故事时可以借助一些颜色鲜艳的手偶等教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要用小班幼儿喜欢的带有夸张的讲述方式吸引他们注意力。
  小班幼儿自制力相对较差,由于家庭教育环境不一样,会出现些许不合适的习惯,根据小班幼儿的情况可以选择和创编适合幼儿的故事,例如:有个别小朋友欺负别的小朋友,就可以选择《小鸡和小鸭》的故事讲道理,有些小朋友吃饭时爱掉饭粒,可以选择《大公鸡和漏嘴巴》来讲道理。因为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把想象当成现实,他们会在童话故事中反思自己,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
  二、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幼儿的能力和品质
  在故事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个各种教育手段。例如:录音机、头饰手偶、图片、多媒体、角色扮演来辅助教学。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幼儿会比较感兴趣,能够与老师互动起来,更能融入到故事当中,去体会故事的内涵,发展幼儿的品质和能力。幼儿故事中一般都有重复、有规律的地方,讲完故事后,可以和小朋友针对重复或有规律的地方进行提问或做游戏,还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让幼儿分角色进行扮演,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从而培养幼儿的品质与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从环境入手充分让幼儿接触认识词语,可以利用幼儿活动室内各种设施上的粘贴图画上的词语教幼儿,也可以利用自然环境教幼儿认识词语,如:蓝蓝的天,绿绿的草。
  丰富幼儿的词汇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在各种游戏中、随机教育中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例如:在游戏中如果有蝴蝶飞过,就可以教小朋友“美丽的蝴蝶飞来飞去”。也可以引导幼儿据此编故事把所学到的词汇运用到故事当中,并帮助幼儿体会故事中的真善美。
  故事是启迪幼儿智慧,开启幼儿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时机和教育手段,让幼儿在故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幼儿的能力和品质,让幼儿在感受故事的魅力中健康成长!
  四、创设良好温馨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幼儿交流的欲望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几十分钟故事、教学能做到的,还要教师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通过生活活动,早期阅读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激发幼儿交流的愿望。教师要融入到幼儿中去,以母亲般的爱心、耐心、细心经常与幼儿面对面的语言交谈,使幼儿在亲密温馨氛围中得到情感满足,又获得语言发展,从而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谈,做到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做的事,喜欢听的故事,喜欢看的图书,能听懂和会讲普通话。也可以利用餐前休息时,打开录音机讲故事,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在语言活动中根据幼儿好动,喜欢新奇变化的事物,注意力分散等特点。每次活动都要精心设计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制作一些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玩教具,从而吸引和感染幼儿,老师还可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使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要、有与人交往的需要,使幼儿想到什么说什么,乐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见解转达给教师,而教师要及时给以正确的解答,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创造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和一个自由交往的空间,让幼儿无拘无束和同伴自由地进行语言交流,使幼儿的语言在和同伴的交流中得到学习和提高。例如:在图书角中,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幼儿根据图画创编故事,展开想象;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看到的故事等等。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也可以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这样幼儿就会从日常生活及各种游戏和学习中使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户外活动、散步时都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散步时启发幼儿讲述观察到事物和现象,任何一个现象都可以联想到一个故事,例如:春天小草变绿了,引导幼儿编出各种小故事。
  六、家园共同合作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语言的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因此老师要和父母合作,使用规范的语言,多与幼儿进行交谈。父母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运用各种感官多看多听多说,使幼儿的语言得到锻炼和发展,如在孩子临睡前可以讲一个小故事等。
  现在孩子喜欢看电视卡通故事,如看完一集卡通片后,让孩子说说里面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如父母有事,看漏了,可让孩子学着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帮助幼儿辨别故事中的真善美。
  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多和小朋友交谈,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动物、植物谈话,这样可以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美丽的翅膀,有利于幼儿语言、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幼儿园语言教学法》
  
其他文献
十九大首次把“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报告,强调通过现代化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绿色经济不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更是一场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表述如下:  一、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延迟退休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以及政府的不断关注。企业职工作为重要的社会组成元素以及政策的接受者,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实施毫无疑问需要
在新时期的教育中,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使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培育者,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因此,新时期的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教师是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专业伦理、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rn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以 “统筹策划、多源汇聚、一次采集、一处生产、多元发布、科学评价”为设计原则,以“新闻(宣传)+(政务)信息+(便民)服务”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