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新视角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那么,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课外阅读的源头
  学生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读什么。我认为老师的立足点应该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
  1.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喜欢刺激的活动。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几代人喜爱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了;也就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誉满全球,《拇指牛》《魔法学校》畅销全国了。
  2.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
  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教会学生学好语文,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
  一般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才能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使学生的心扉敞亮,才能成为经典。
  二、课外阅读的方式
  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是能推动持续阅读的方式。
  1.开放的阅读方式
  课外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而开展的读书活动。
  开放的阅读方式,除了在看与不看方面可以自由选择外,在阅读的量上也应以宽容的标准来对待。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的阅读量有增有减;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段的阅读总量也可以适当地调整。
  2.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
  课外阅读并不排斥学生阅读后的表现,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老师可以让他们写一写读后感,做一做摘录;还可以举办朗诵会、故事会、讨论会;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写剧本,根据剧本开展表演活动。这样做,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阅读教育的空间,在学学、玩玩、练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有两条最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这种强制的结果是学生的习惯养成;二是暗示,这种暗示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习惯,还能让学生对暗示他的人产生亲近感。
  我在班内推行了利用午间20分钟阅读课外书的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不错。学生的课外知识长进了,阅读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三、课外阅读的氛围
  要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有一些好的做法可以借鉴。
  班级读书会。老师引导学生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好书,然后约定一个时间,学生、老师、家长一起讨论作品。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班上展出学生的读后感。
  挑战性阅读。老师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挑战自我,自己解决遇到的困难。这种挑战的任务是需要学生去填补知识或经验的空白的,阅读活动也就因此而开展了。
  影视主题活动。老师利用影视作品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现在,很多名著都被搬上荧屏了,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学生都特别喜爱。看电影、电视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和热映中的影视作品同步,效果会更好。
  专题辩论。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孙悟空和哈利·波特,谁的本领大”这样的专题辩论活动,通过一次活动,学生便可以读两本名著,何乐而不为?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尝试双语对照阅读,古汉语、现代汉语、英语,哪一种都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去感受语言美,没准能出奇效。
  此外,学生喜欢玩儿游戏,老师可以利用游戏创设课外阅读氛围。当然,这样的游戏活动要多设奖项。学生捧着“成果”回家,得到家长的赞扬,他们的阅读兴趣会更高,会更积极地在课外阅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其他文献
癞蛤蟆住在一片庄稼地里,它很勤奋,每天都起早贪黑地捉害虫。  慢慢地,它家周围的害虫都快被它捉光了。偶尔有苍蝇飞过来,它便一跃而起,但苍蝇太狡猾了,径直飞起来逃走了。  “我要是会飞就好了!”癞蛤蟆心想,“苍蝇一定逃不掉的!”于是,癞蛤蟆开始练习飞的本领。它从山坡上往下跳,风呼呼地在它耳边吹着,它很享受这种飞翔的感觉。不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响,癞蛤蟆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疼得它大声地呻吟起来。 
最近新一轮热浪席卷全国,各地百姓叫苦不迭,气候变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你不知道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对出行方式也影响巨大。最新研究表明,未来世界将有近一半的长途航班可能会因高温被迫取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长期聚焦于全球19个大型机场的五架主要机型,经过长时间统计发现,在飞行计划中每天约有10%—30%的航班在起飞前必须因高温而减轻飞机自身的重量,这个数值平均为317.5kg,约为三名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
[英语原文]  A woman was ill, so she went to see the doctor. He was a new doctor and didn’t know her. So he asked, "How old are you?"  "Well," she answered, "Let me think." She thought for a minute and the
住在动物城星光大街的小熊开了一家面包店。  开业的第一天,它的生意并不红火。小猫走进了面包店,一眼就看见了一米高的正方形大面包。小猫惊讶地说:“这么大的面包,我们一家五口要几天才能吃完啊?”小熊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按小猫说的,把正方形大面包做成了瓶盖大小的小面包。  到了第二天,它的生意还是不红火。一只袋鼠蹦蹦跳跳地走进面包店,一看见瓶盖大小的小面包,就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面包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