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教育之维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进人类发展和擘画全球秩序演进的新蓝图。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实践性与深厚理念性活动的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份报告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与全球视野为教育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充分的论证。教育之所以能够助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因在于教育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价值相通、理念相融和实践同行的关系,教育能够发挥其培养人的情感与价值观的社会功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力图实现的社会理想,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依托教育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教育是人类必要的乌托邦,推进教育民主化、培养“完人”、发展终身教育、完善教育体系,在全球、国家、学校和社会等层面倡导新型教育实践活动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教育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人文主义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5.00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5-0026-0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皆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思想和行为之准绳,并在人类社会实践中践行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权责;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中重要的实践行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教育的三次跨越式革命使人类分别实现学校教育、全民教育和新的教育技术[1],形成教育在时空范围内的扩展与更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助推作用;同时,教育经历了从原生到共生的教育范式转化[2],力图个体独立性与主客体间的耦合共通。借由教育的发展脉络能看出,教育中包含的民主平等、包容沟通、和谐共生的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以上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基于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社会功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出版的三份教育报告 《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和《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下文简称“三份报告”)在历时性上除具有时间上的递进关系,在共时性上还具有思想价值取向的继承和发展。报告充满理性与人文主义关怀,对教育如何发展,人类要学会哪些知识,教育应怎样发挥社会功用以及教育与知识如何朝向人类共同利益发展均做出了富有说服力和动员力的回答。教育是人类必要的乌托邦,同时也是人类共同利益所在。三份报告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与全球视野为教育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充分的论证。
   一、教育理想追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鲜明的历史特色和现实意义。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相伴而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教育的助推,教育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能够推进教育发展,教育发展进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教育之所以能够助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因在于教育同人类命运共同體有着价值相通、理念相融和实践同行的关系,教育能够发挥其培养人的情感与价值观的社会功能。
   1.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相通
  价值是人类活动中与人的需要普遍相关的范畴,是作为态度对象的某些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是“意义”概念的延伸,是指事物、观念对他物的作用。人类的价值追求决定人类命运发展方向。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是社会实践活动,均是人类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历史上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共通的价值意义,是关乎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选择。
  教育与“共同体”(community)的构建源远流长。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教育活动与“共同体”的构建活动,这两种活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人的生命得以存在的表现。人的生命是双重生命(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存在,是一个身心和谐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命意义借由教育与“共同体”构建活动展现,进而达到延展生命意义的目的。而生命的意义在于自主支配自己的生命,在于凸显生命的独特个性[3],这一要求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开展教育活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人类通过理性来把握社会现实,祈求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下适应与改造社会,还意味着人类对于自身局限性的认识,借由教育来实现“个体”的存在,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实现“社会人”的存在。
  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两项重要社会活动,对作为“共同体”的人类和作为“个体”的人均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体现了人类对实现幸福和有意义的人类命运的追求。对作为“共同体”的人类而言,教育能够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人,这类人具备与人共同生活的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能够参与构建与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进一步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对稳固的利益载体。对作为“个体”的人而言,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个人的全面充分发展,使其生命完善,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为个体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物质、精神与文化的支撑。培养完善的“个体”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全人类”,个体的完善具有个人与社会双重意义。由此,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活动具有个体与社会双重意义,两者的价值追求趋于一致,利益共通。
   2.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融   “共同体”通常指共同拥有一个确定的物质空间或地理区域的群体,如邻里、城市、村庄;或具有共同特质、归属感,并且维持着形成社会实体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群体,如种族共同体、宗教共同体、学术或专业共同体。共同体是社会的缩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传统“共同体”的内涵,突破地域和国别限制,力图实现全人类利益的相通、价值的相容以及美好前景的同构。
  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融,意指教育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子系统,其遵循的教育理念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提供具化视角,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的内涵。教育理念是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关于教育的理性认识,常伴随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现代社会中,先进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造性、个性化、开放性、多样化、系统性、和谐、公平等,其中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表现出教育“个体本位”的人才培养目的的回归,创造性、个性化、开放性、多样性和系统性表现出教育对全球化现代化世界的积极应对,和谐和公平表现出教育在进行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间教育利益分配的价值取向。先进的教育理念表现出了对个体、社会与时代的关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本质不谋而合和。
  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融,是说教育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拥有共同的文化渊源,脱胎于人类丰厚的思想文化成果。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的先进理念超越了物质生产条件的限制,其思想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思想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体间交往开放包容的态度,表明了古人对自然与社会运行规律的遵守;西方古希腊哲学中所蕴含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思想和“共同体”意识,认为人类应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地域限制,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出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包容性。中西方丰富的文化成果为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注入智慧和灵感,丰富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涵义。
   3.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同行
  实践是人类生存最为基本的、最为基础的事件,事件本身就是历史或者构成了历史。“实践同行”意指教育实践越来越注重人类共同命运与共同利益的实现,教育实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充分的作用。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同行,在于两者均强调人类命运的息息相关,均以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为活动指向。教育实践活动是历史的继承,同时面向世界,面向现在和未来;教育实践活动越来越致力于个体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关注教育在促进社会民主、社会平等的作用。教育实践活动愈聚焦愈开放,教育使个体化抽象为具体,促进个体达成智力、德行、情感、体格的平衡。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同行,还在于两者均面临复杂的社会发展现状,能发出行动自觉。社会发展现状表现为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国家间的发展鸿沟以及由发展带来的世界范围内普遍凸显出的环境与社会破坏问题。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于为科学技术的更新提供知识与人才支撑,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与人才基础,更在于其设立的为人类服务的真正目标[4],其活动的最终指向是全人类,致力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设想和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5];展望未来,社会必定获得持久发展,人类必定实现共同生活,要想建立个体、群体与民族之间的理想关系,必然要确立相应的教育政策,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其中,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反思教育等教育理念的提出與落实,反映出教育力图突破时空限制、扩大教育范围、深化民主程度的努力。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影响社会前进的进程,教育的实践自觉能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同行,意味着教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教育所产生的丰富人力资本,还在于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所显现出的一种更广泛的社会性功能。这种“全球共同利益”使教育承担了重要的社会化职能,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向全人类传递社会伦理价值,以及弘扬一种“具备包容性和不会产生排斥及边缘化”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念作用显著[6]。
   二、教育理念生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论逻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力图实现的社会理想,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依托教育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现代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的民主化,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完人”,发展途径是终身教育,宗旨是顺应社会变革。这里的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一方面更加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又愈发同非正规教育相结合,不断丰富人的智识、情感与能力,构成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
   1 .教育民主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民主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主体是处于自然与社会双重关系中的人类。民主化有两层含义,分别是教育的民主化和民主化的教育[7]。其中,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平等,“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4],然而,机会平等不等于教育民主化。实现教育民主化需要依靠民主化的教育,即改造教育结构,从方方面面凸显个体的地位,赋予个体独立与自主性。加快教育的民主化进程能够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突出强调民主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对民主化教育的范围、结构和实践进程进行具体的表述。一国在发展教育时,应注意到区域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关注身处不平等教育环境下的儿童,给予所有儿童以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成功机会;应建立民主化的教育体系,用以保障民主教育的实施;应转变具体教育方式,使学生变学习对象为学习主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突出强调教育在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方面的职责。通过教育“使人作为社会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个体能够在教育中加强自身对于民主的理解与实践,从而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基于共同准则的社会联系,不断创造民主理想,至少应使其重新具有活力,进而使民主理想坚定而广泛地植根于社会之中,则是教育活动。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在于尊重、落实和保护受教育权,尊重文化知识的多样性。国际上常把教育作为一项人权和一项公共利益事业,认为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有助于实现其他各项人权[6]。个体共同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个体所受的教育无等级之分。“当我们为某种知识形式赋予特权时,我们其实是在为某种权力体系赋予特权”[6]。教育的民主化,不仅要实现个体在受教育权方面一律平等,还要实现教育的内容即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知识体系平等。也即尊重文化知识的多样性,对于发现和认识其他世界观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世界各地的社会相互借鉴,相互学习[6],确认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2 .完人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才需求
  在人们追求的许多目标中具有一些共同倾向,这种共同倾向指明现代世界的一些主要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4]。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突出是联合国三份教育报告的精髓,通过培养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完人”,教育能够发挥其人才输出的社会功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具有“全球公民”意识的个体。尽管三份报告中对于人才培养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培养独立而全面发展的个体。
  作为教育主体的每一个学习者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界说[4]。这不仅是各国在进行教育变革时所表现出的共同性,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教育培养目标。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并且是相互依存的[5]。在培养完人的各具体内容中,情绪与伦理能力的培养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直接相关。培养人的感情品质,要求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培养,传授人与人交流、合作的方式与方法,由人与人间的交往,扩展到更广范围的全人类的交往活动,把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下的人看作是具体的人,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4]。培养人的伦理能力,在于人在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时基于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要求,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满足“善”的标准。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一般认为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必须扩大教育概念,使教育挖掘出隐藏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财富[5]。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是每个个体通过教育需要获得的核心品质,“学会生存”意味着个体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它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5],意味着个体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意味着社会更广泛的包容性和理解力。四大学习支柱反映了学习中的综合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有了更丰富的延伸。例如,“学会共处”必须超越人际交往的社会和文化层面,涵盖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6],以充分显示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观。此外,“学会做人”与“学会共处”表明教育培养具有社会伦理价值人的价值追求,彰显出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3 .终身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途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个体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体之间共同利益与命运的联结和关照。教育在个体和全人类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对于个体而言,教育涉及人的一生。对于全人类而言,教育涉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是突破单一教育场所,贯穿人一生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5],终身教育理念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路径,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共同体中的每个个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使教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人成长发展的一生。“教育应扩展为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大家可以得到的,并且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4]。而终身教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发展路径,就在于,“教育只有在它的行动实质和空间时间方面经历了急剧的变化,简言之,只有采纳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才能变成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业”[4]。终身教育本身蕴含着民主、平等、包容的价值理念。发展终身教育,意味着教育目的不只是为某一群体服务,而是要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为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发展负责。“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这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把人一生所受各种形式的教育看作一个整体,注重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相互补充,同时有所侧重。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发挥着基础奠基性作用。基础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承担了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要,习得基本生存与生活能力的社会功能。此外,基础教育在传递一种特定的伦理价值观念方面同样起到了核心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全人类能够具备一种包容理解的心态,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学会共存。
   4 .适应现代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宗旨
  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变革,意在说明教育改革只有积极回应社会,才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当前社会发展迅速,教育目的随之发生變化,围绕教育目的展开的各项教育要素也发生了变化。教育目的一方面要尊重个体发展规律,一方面要适应外部社会变化,教育与外部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教育发展积极回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从理论和实践中贯彻其理念。   教育顺应社会变革,即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念,积极投入使用新设备、新技术,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接轨。在教育活动中,更新创造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营造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围。
  教育顺应社会变革,意味着教育理念的更新。首先,教育不完全等于学校。“尽管学校在它数量上的扩大和质量上的改进来说,继续不断地发挥着它们在教育体系中的重大作用。但是学校和其他各代之间的教育手段和通讯工具比较来说,它所具有的重要性不是正在增加而是正在减少”[4],“必须清晰地把教育想象为一个为整个社会所设计的连续过程,这个连续过程不仅包括学校,而且还包括它的传递系统和通讯系统、它的各种通讯工具以及自由公民间那种有组织的和多样化的相互影响”[4],由此来看,现代教育的时空范围更加广泛。其次,学校教育应保证教育的公平,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学校教育虽然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但却具备基础作用,为个体的发展、个体间的教育平等以及个体的共同发展创造了前提。再次,教育过程中涉及的教育“知识”内涵也有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语境下,知识作为“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载体,要求承认和妥善安置非主流知识模式之外的其他知识体系,表明民主平等和包容等价值观在知识领域的凸显。
   三、教育体系完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完善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人”。这种人具备独立生存与共同生活的能力,在知识、情感、能力、精神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种人的数量不是有限的,而是包含所有个体的。应着力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在全球、国家、学校和社会等层面倡导新型教育实践活动,使全人类在大教育体系中实现“完人”的形塑。
   1.国际教育组织:倡导开放教育体系
  全球化的深入促使教育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延展,教育在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教育组织为观测这种全球教育变革提供平台,为教育发展的利益方提供辩论与对话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国际教育组织的典型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全球视野,进行教育反思。始终倡导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反对教育的绝对经济主义和功利化,呼吁全球范围内的个体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使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依托移动技术开拓新的全球教育空间,构建新型学习空间网络,以形成“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通过多种教育机构和第三方办学者,实现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6]。移动技术的充分使用,能够扩展教育体系,扩充学习者学习空间,进而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学校教育之外的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生存所需的技能和能力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运用于新的社会情境,教育充斥人的各个发展阶段,贯穿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必须提升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地位,必须“构建开放和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而落实此种终身学习体系,应建立一种机制,对各种教育和工作空间中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承认、认证和评估[6]。开放的教育体系使个体追求完善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受教育权的平等和广泛成为可能,人人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人人都能享有共同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人人都能通过教育实现善意地交流,以及人人都能体认到全人类所共有的共同利益,最终共同参与到最广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
   2.国家:决定教育制度体系
  政治、科技、文化与教育的多种需求进行教育决策,影响教育结构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的生成。一国进行教育决策,还需根据本国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资金与政策在各要素间的调节与配给,实现有限资金与政策供给的效率最大化。教育在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的宏大社会目标上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基于教育本身的社会功能,也基于其所在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当国家政府的教育选择基于一种“教育能够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期待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多,教育体系的构成也越趋于合理。
  国家调整与改革教育体系,还出于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对社会的承诺,国家对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的公正有序肩负责任。表现在教育层面,国家应积极发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职能,将教育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将教育视为全体公民的福利,力求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高瞻远瞩,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国家在建立与完善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教育政策的长久性与连续性。
  国家政府决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改革,意味着国家保持教育管理集中与下放的平衡,而非对教育事业大包大揽。由此,国家在教育改革活动方面,应广泛收集社会各界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并通过结果评估,进行教育改革活动的方式选择。一方面,国家应鼓励教育革新与全民参与,引导各方力量,进行教育活动的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应做好教育活动的规范制度管理。
   3.学校:奠定终身教育基石
  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和终身教育体系)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完整的教育体系主要由学校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构成。学校教育体系也即正规教育体系,包括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具有连续性特征,在时间上贯穿个体智识发展的黄金时期。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能够为人们自觉接受终身教育提供牢靠的基础。“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对待学习的态度,正是在家庭中,广而言之也是在基础教育(其中尤其包括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培养形成的”[5],“基础教育既是为生活做准备的阶段,又是学会学习的最好时期”[5]。中等教育则是“各种才能的显露和充分发展的时期”,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因为“每个学生的未来生活往往在校墙之内就有了雏形”。高等教育则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终身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了研究、革新、教學和培训、继续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多项职能[5],这些职能都能促进持久发展,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一些发展问题。对各个教育阶段进行重新思考,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相互衔接和相互转换,进而促进学习途径多样化,为个体实现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石,不仅在于各级各类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更在于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有效贯通和衔接。终身教育体系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蕴含了终身教育原则的,以社会和教育发展为长远目标的,在受众上面向全人类,在时间上贯穿人的一生,在空间上超越学校教育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充分发挥各功能的同时,应注意同其他层次和类别教育的有效沟通,促进个体在教育体系中的完善与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在线学习并不能取代学校教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实现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机构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且这种互动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延续终生[8]。
   4.社会:发展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
  历史上,教育场所由家庭转移到学校,再由学校扩展至社会层面。教育场所的变更是生产力发展、教育主体更迭调和以及教育民主化的表现。社会发展至今,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人的更高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目标提供广泛的支持系统。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目标,教育结构体系要更加完善,注重非正规(non-formal education)与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
  非正规教育拥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明确的学习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提供者,通过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展开个体与群体结合的学习发展活动,最终实现与正规教育的互通。国际范围内的很多国家把发展非正规教育作为重点,进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非正规教育的出现与壮大,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教育权协调的结果,国家把集中的教育权下放至社会,由社会对走向岗位的个体进行再教育。非正规教育扩大了教育的内涵,扩充教育场所,使全人类在共同享有优质教育方面成为可能。因此,发展非正规教育是完善教育体系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因素。发展非正规教育,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对其作用的认识,建立专业性的能力或职业资格认证机构,提升非正规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非正式教育强调个人的领悟、思考;教育内容的来源广泛,形态多样,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以及在课外活动、周末、体育竞赛等等场合获得的信息内容,也包括关于科学技术最新成就的各种图像和观点,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各种知识,关于各国、各地区或千差万别的各种现象的资料等形式。强调非正式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非正式教育适应了现代知识社会的需求,其传授的“知识”内容丰富,涵盖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多方面,“知识”是全人类所共有的知识,“知识的获得”是全人类共同利益所在。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学习化社会、实现人类共同利益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作用。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教育体系应是终身教育体系。国际教育组织、国家、学校与社会应形成实践合力,以终身教育理念进行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统筹发展,同时促进学校教育与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与纵向衔接,为个体实现连续发展、终身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最终形成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社会风气。
   四、教育发展路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教育活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教育的崇高价值、人文理念与广泛实践共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正如教育是不断生成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价值实在,其构建也是不断生成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历程中,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助力作用。
   1 .树立人文大观念,教育包容人类发展共同利益
  观念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思想的呈现,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现实和历史样态[9]。树立一种人文主义教育观,有助于教育活动遵循人文主义的价值导向,使教育活动合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人文主义教育观“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这种观念为复杂多变的世界实现和平与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编写的三份教育报告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得到了反复重申和发展。从尊重个体地位,重视个体发展,倡导终身学习,再到重视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团结,从更宏观的角度论证个体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教育内涵,以四大支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的,突出教育促进个体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社会化功能,再到教育和知识被认为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不再局限于个体或少部分人受益的教育和知识,而是从一种包容平等的角度考虑,使全人类拥有一种“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就是获得有意义的相关学习的权利”[6]。
  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发展反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内涵的理解与更新,这种观念所呈现出的对于个体和全人类教育的关怀,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所呈现的价值取向。树立一种人文主义教育观,就是要将教育和知识作为“全球共同利益”,使教育具有多样性,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时,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使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幸福,同时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2 .实现教师广参与,教育满足人类发展广泛需求
  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促进教育发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应充分参与。这不仅在于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还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语境下,教育是一种双边活动,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技能,需要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完成传递、交流和更新。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存在为教育活动实现有意义的对话学习提供了主体性支持。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在时空范围内的突破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学习的内容和途径复杂而广泛。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应充分关注这一点,将掌握和运用新型教育技术手段、优秀的信息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同时,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角色發生变化,这种变化与学生学习内容的改变相适应,教育过程中,学习方法的习得与特定的情感价值观体验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以上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创设情境,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能力。   “教师应成为向导,引导学习者从幼儿时期开始,贯穿整个学习轨迹,通过不断扩大知识库来实现发展和进步。”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行动者,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化能力,从教师准入、教师聘任、教师评估和教师福利制度等多方面对教师职业进行规范,“为教师提供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以及更加稳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包括薪资和职业前景”[6],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 .构建教育大体系,教育引导人类发展积极变迁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每个个体充分享有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并通过教育获得生存与获得幸福的能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含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意味着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改进现有制度教育,建立广泛的社会学习系统;重点关注学校以外机构的教育功能;教育和引导社会积极变迁。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应改进现有制度教育,建立广泛的社会学习系统。终身教育体系扩大了教育范围,下放了教育权力,进一步普及了受教育权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求以制度教育为基础,改变制度教育中现有弊端,使制度教育同社会发展与人的需要相结合,同时积极促进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对制度教育的补充与衔接,给予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生存空间,形成国家与社会办学合力,实现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教育发展,最终形成双向促进的局面。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求重点关注学校以外机构的教育功能。除国家外,社会也担负教育的重要责任。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学会生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个体前半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能使个体一生受用,现代教育则认为,个体从学校走向复杂多变的社会,仅仅接受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以外的社会机构应积极拓宽教育途径,通过博物馆、科技馆、短期培训学校、网络在线课程等多种场所和形式,促进学校外机构对于个体能力的补充与完善。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首先应构建有效的学校教育体系,这意味着,应“与学业失败现象作斗争”,改善“反复留级,中途退学,改学没有实际前途的科目,以及学生在学业结束时既没有获得公认的资格也没有掌握工人的技能就离开了学校等情况”[5],力图使个体在学校教育中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资格,发展其资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仅在于培养“学会生存”的人,还在于教育和引导社会积极变迁。一个充分发展的人,不仅拥有获得自身幸福的能力,同时具备一种与他人共存、共同生活的能力。总之,个体的充分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引导社会积极变迁,实现人类共存,命运相连的共同体生活。
   4 .形成学习大格局,教育适应人类发展时代挑战
  学习,不仅是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长期投资,更是人类去追求更和谐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只有挖掘学习的内在财富,才能更好地应对时代挑战。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过程的结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努力。学习是由环境决定的多方面的现实存在[6]。构建新型学习格局,使人类通过学习得到发展,实现人的一种主动创造与适应能力,进而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活。教育和知识应当被视为是全球共同利益。从公益事业走向全球公共利益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当前全新的学习格局的回应。
  构建新型学习格局,意味着学习内容发生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大学习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也译学会生存)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四大学习内容涉及了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因此,构建新型学习格局,需要以四大支柱为核心内容,使学习者拥有四种能力,最终加深对他人的理解,习得一种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
  构建新型学习格局,意味着学习空间发生变化。终身学习是构建新型学习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超越,意味着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个体学习渠道,降低学习准入门槛,扩大学习对象,根据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进行多样化学习内容的设计,同时,呼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学习型社会的风气。
  构建新型学习格局,意味着学习主体的丰富。面对未来,世界上所有的个体和公共机构对学习会加以珍视,不仅把学习作为达到目的之手段,而且把学习视为目的本身。每个个体在学习面前,都是学习者,学习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个体的平等与相互理解,这意味着新型学习格局下的个体,尤其是教育行政领导、教师、父母等转换角色,充分学习,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进行知识与价值观的传递。
   5 .扩充知识大内涵,教育构建人类发展价值意义
  “知识在有关学习的讨论中都是核心议题,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的方法。因此,可以将知识广泛地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知识本身与创造及再生产知识的文化、社会、环境和体制背景密不可分”[6]。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语境下,知识的内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泛,知识的主体性和情境性特征突出。
  構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扩充知识内涵,注重知识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参与、体验和获得,注重情景式知识的传递与包容理解的价值观的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不同种族的个体能够共同生活,种族间进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理解。由此,基于国际、种族间的理解教育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一种基于“全球共同利益”的价值观的考量。因此,扩充知识内涵的关键在于,重视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种知识的形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重新审视各类知识,整合各种知识体系。“必须承认和妥善安置其他知识体系,而不是将其贬至劣势地位。对于发现和认识其他世界观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世界各地的社会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6]。只有促进不同世界观之间的对话,确认全人类所共有的知识,才能将全人类安置在一种平等共存的局面,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状态。此外,知识的内涵不仅在于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习得的信息、技能、情感与价值观,还包括人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所应习得的信息、技能、情感与价值观。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期待下,一种可持续、可操作的发展观同样应作为知识被传递和继承。基于此,以和平文化、国际理解、世界公民为核心内容展开的具体教育实践都有助于提升人类的共同生存意识与能力[10]。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只有具备包容性、人类性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才可能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借鉴和运用。教育始终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未来教育的发展应具备“全球”视野,着眼于“全人类”的命运,重新审视“教育”、“学习”和“知识”等核心概念,最终实现人类经济增长、环境管理和社会正义等共同福祉。未来教育必定拥有一种健康的“社会情绪”,教会人学会尊重人、尊重人格、尊重世界和平、尊重人类尊严[11]。只有充分传达并践行这种价值理念,教育才能回归其原点;只有社会集体努力,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得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才得以可能。
   参考文献
  [1] 张湘洛.人类教育的三次跨越[J].学术交流,2008(7):175-178.
  [2] 徐书业.韦玉娟.从原生走向共生:人类教育范式的演化历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3):21-26.
  [3]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7] 徐辉.李薇.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宣言——写在《学会生存》发表40周年之际[J].教育研究.2012.(4):4-9.
  [8] 顾明远.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N].光明日报.2016-01-05(14).
  [9] 丁立群.人类命运共同体:唯物史觀时代化的典范——当代全球化的建设性逻辑[J].哲学动态.2018(6):12-19.
  [10] 万明钢.李艳红.“学会共存”的教育理想与实践——“德洛尔报告”的重新解读[J].教育研究.2006(12):17-21.
  [11] 顾明远.如何面向未来教育[N].中国教师报.2016-07-13(14).
  
   [责任编辑:庞 达]
其他文献
笔者曾在文[1]最后倡议:习题教学要尽力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知识转化为思路引领,坚持以“怎样做、怎么想到这样做和同一类型还可怎么做”三步曲为操作模式,坚持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为解题宗旨,但并没有指出具体操作方式.本文以“如何求角的度数”为例着重介绍其操作过程,不当之处,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的具体操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开放、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的需要,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他才会乐于学、主动学,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本文首先结合英语教学实际肯定了目前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指出它在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提高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然后就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影响和
摘 要:最低工资制度是提高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获得较高收入份额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30个省1996-2012年面板数据对最低工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最低工资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负面影响。据此,本文提出统一最低工资的内涵、统一最低工资调整时间、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强化监督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最低工资; 收入分配;
【摘 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评价一个人的基本准则,可以铸造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样如此,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的事情。  【关键词】“力学”;一年级;书写习惯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应该具有多方面,例如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握笔姿势、眼离书本的距离以及书写工具的选
【摘 要】数的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活动经验,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以往的机械练习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促进学生数学意识、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经验的形成。  【关键词】数学教学;计算;学生发展  数的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新课程标
【摘 要】教师不仅要教会小学生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综合分析、判断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激发小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数学教师也应该寓道德于数学教学之中,将德育和数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道德教育;渗透  将道德教育寓在小学数学之中,这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数学教学
【摘 要】在小学的课程设置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动漫课程作为近阶段新开设的科目与其他文化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学生基础教育的知识内容。但是,作为新开设的学习科目,在课堂上如何做到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来教授小学生专业性的知识,如何能够充分利用课堂的宝贵资源,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及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开展动漫课程教学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刚接触数学时,往往感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时,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巧设导入,诱发兴趣;操作探究,培养兴趣;联系新颖,提高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说:“兴趣
【摘 要】在“以学为主”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解决问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培养。一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在“解决问题”学习中存在一定困难。笔者尝试通过改变呈现方式、突出画图策略、体验建模思想、创编实际问题等手段突破难点,建构“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