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来源 :运动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_7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广西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广西大学的9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结果]在被调查的876人中,73.1%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动机为强身健体;29.3%男生、20.4%女生每周锻炼3-4次,且运动时长为30-60分钟的居多;42.6%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自主进行的.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3个因素分别是:缺乏运动氛围(70.1%),场地器械(69.2%),其次是学生学业负担重,没时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47.8%).[结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及意愿较为积极,但现状有待提高,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习惯,需要从学生个人、教师和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以赣州市100名少儿体育舞蹈学员和2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少儿对体育舞蹈音乐的认知相对较少,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存在不足.建议:加强少儿对音乐的学习;培训机构要完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教师要科学应用体育舞蹈音乐.
早期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对早期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诠释的基础上,对其专业素养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早期特殊体育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特殊性”“教育主体的双重性”“教育内容及方法的针对性”三方面特点.在对以上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早期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意义,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综合素质”四方面分析了其专业素养的构成,针对早期特殊体育教育的特点和专业素养的构成因素,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强化职前教育,增强职中
重新思考中考体育改革政策对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中考体育新旧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中考体育改革对学校体育发展产生的正向推力以及可能形成负向的阻力,提出要正确把握中考体育政策方向,端正中考体育态度;因地制宜地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中考体育改革的有效性;平衡学校体育课程中素质项目与技术项目的比例失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竞争意识,重视训练中的安全问题,在游戏中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选择合适拓展训练课程,培育专业的师资力量,科学定位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素质拓展的求知欲,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场地与器材、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学生身体条件、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等原因,分析体育教学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为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降低安全风险,建立一个安全的学校体育环境提供一些建议.
为促进崇左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采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崇左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初期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1)学校资金投入力度不够;(2)教师教学质量不高;(3)学校场地器材有待完善;(4)教练培训体系不完善.针对相关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幼儿体智能课程是指通过游戏形式对幼儿身体进行锻炼,提高其体能、智能和人能(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新兴园本化课程.文章分析国内外与幼儿体智能课程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优化体智能教学模式和传播运动促进健康理念提供参考.
挖掘高校体育文化与三生教育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存在内在联系,指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蕴含三生教育理念,三生教育的实践途径依托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展开.提出要通过理论学习式和渗透式的方法将三生教育观念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全方位打造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将三生教育在融合中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改革,深化大学生从三个不同维度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文章以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体育高考生常见运动损伤的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旨在减少运动损伤事件的发生,帮助体育高考生以最好状态迎接体育高考.
在体医融合背景下,文章对贺州学院运动康复专业优点与不足的探讨与分析,指出专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在于: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知识过重;师资队伍薄弱、教学缺少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实操器材难以保障;实习基地不固定,就业势态不明朗.基于此提出对策:(1)借鉴优秀教学经验;(2)组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3)加强医学理论基础;(4)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专业康复技能人才引进;(5)建立健全医体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