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导入艺术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好的开课能够创设与文本相近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文本中。上好一堂成功的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但是我认为如何提出课题、导入新课是至关重要的。下面谈谈物理课导入的艺术。
  1.由科学史料导入
  一些科学史料中的典型事例,可以用来导入新课。例如讲简单磁现象,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导入新课;讲阿基米德定律可以引用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或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导入新课。
  反思 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也是生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很受学生欢迎。
  2.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
  生活中的经验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有时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错误经验来导入,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惯性定律时,可先提问学生:“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速度大的物体是不是一定受一个大的力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肯定的答案是错误的,但学生常常认为是正确的。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假象所迷惑。例如静止的车,人推它才动;静止的树枝,风吹它才动;静止的球,脚踢它才滚,等等。如果不推、不吹、不踢,这些物体是不会动的。当老师把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给予否定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注意力顿时集中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这样就巧妙的导人了新课。
  反思 这种导人方法不仅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经验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还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要正确认识世界,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还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对原有感性知识作一番完整的分析,以获得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十分有益。
  3.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
  采用学生所熟悉的现象也可以用来导入新课。例如讲“压强”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想一个问题:人在烂泥地上走和在烂泥地上垫一块木板后再走,两种情况下,陷入泥里的深浅是否一样?为什么?从而提出本课要讨论的问题——压强。又如讲“惯性”的时候,可以举出钢笔出水不畅时,甩一下,墨水就出来了;汽车起动、制动、拐弯时乘客有倾倒现象等事例,来导入新课。
  反思 利用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来导入新课的好处,不但能唤起学生对有关感性现象的回忆,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状况,从而有助于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来理解物理知识”的习惯。
  4.由小实验导入
  初中物理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安排了很多小实验。教师讲课时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的小实验来导入新课,效果也很好。例如:讲液体的压强时,让学生用塑料袋直接接在水龙头上,然后用细线扎紧,开启水龙头,塑料袋很快就会破裂,水从裂缝处喷出来,让学生分析塑料袋破裂是什么作用的结果,从而导出液体压强这一概念。再比如讲摩擦起电时,用经摩擦带电的塑料勺或塑料梳子靠近自来水龙头流出很细的水流旁时,会看到水流发生了弯曲,这样就导入了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这一课题。
  反思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来导入新课,其好处不但表现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明确探求的目的与方向,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技能。
  5.由演示实验导入
  教师做适当的演示实验也可以导入新课。例如:在讲大气压一节课时,可以做下面实验。
  拿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不要太粗),插到盛有着色水的杯里。从玻璃管的上端吸气,则可看到着色水被吸了上来,这时用手指堵住上端管口,将管提出杯外,尽管下口是开着的,可是水并不流出。如果将堵住上端管口的手指放开,水就从管中流了出来。实验同时,可以把演示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分作几个小问题向学生提出:
  1.从玻璃管上端吸气,管中水为什么会上升?
  2.上端管口用手指堵住后,水为什么不会从下端流出来?
  3.手指放开后,水为什么就流了出来?
  学生们边看演示,边思考问题,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反思 通过演示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实验来导入新课的好处,不仅仅反映在演示实验本身的生动、形象上,它容易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而且,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一开始就获得了感性材料,为理解和掌握好教材内容准备了条件。这种生动的直观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教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6.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
  例如: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采用挂图介绍水力发电站的发电过程及其宏伟的建设成就,就会使学生了解水流能转化为电能的巨大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通过联系社会实际问题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入新课。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总而言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1.让现实生活走进物理课堂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物理现象比比皆是,但我们却常常熟视无睹,问题就在于观念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中学物理问题,使之走入课堂。  让物理现象进入课堂,首先需要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转化为物理问题,教师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在转
课程改革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课堂应从提问开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市教研室时玉义老师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学生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落实审美教育,促进学生阅读审美能
生本教学,生一层含义指的是学生,是教师教的对象,另一层含义是生命,是人的生命;本是根本、原则和出发点的意思,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生本教学就是以生命为根本出发点的教与学的過程。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因此,把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师生本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同时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過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将教师单纯讲解知识的模式进行了改变,现在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掌握新知识,并且使学生的学习欲望
义务教育学校目前的治理状态、制度改革和人文关怀的需求,呼唤学校要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学校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它以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近年来课堂提问的特点,明确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原则与
初中物理复习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中考前的总复习,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并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1.高效复习课模式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有: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它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高中时期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其关键的,是他们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哲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