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知识问答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05082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续上期)
  
  六、用人单位如何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1 通过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告知,告知劳动者本单位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如何预防:
  2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告知,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3 设置公告栏告知,将本单位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向劳动者公布;
  4 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在设备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七、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1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度因窗门紧闭而通风不良等;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八、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需要把好几关?
   
  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需要整个企业相互配合。只有把握住工作的重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在日常职业卫生管理的工作中主要应把好以下5个关键点:
  1 把住“三同时”关。确实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将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经费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危害。职业危害防治专篇和预评价报告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依法经验收合格,取得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 把住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和化学材料的使用关。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对确实需要使用存在有职业病危害设备和化学材料的,应该注明其成份、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和使用方法,并应提供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3 把住培训关。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和劳动者要进行经常性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让全体管理人员和劳动者都能了解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和采取的相应措施,使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使劳动者重视个人防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把住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关。要使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能得到全面的落实,使每一个管理者都能自觉地执行,将各项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措施落实到每一个车间,每一个岗位。
  5 把住监督检查关。用人单位工会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
  
  九、职业病危害项目是否需要申报?如何进行申报?
  
  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在于预防。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都必须接受监督,不能失控,不能任其伤害劳动者。因此,确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应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有关部门申报,申报时要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及时,即用人单位必须按具体申报规定和要求及时主动申报;二是如实,即用人单位应将项目的全部情况实事求是地向有关行政部门申报,接受行政部门的监督。
  
  十、用人单位一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首先应当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等有关部门;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并承担职业病事故处理所需一切费用;最后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再次发生。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也得到了逐步加强。但是,在企业安全教育中,囿于书本搞教育,坐而论道学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在对新入厂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总是向他们讲授一些安全理论、安全规章制度、安全防范要领等书面知识,即使通过了上岗前的安全考试,拿到了安全培训合格证,上岗后仍然难以达到岗位工作要求。有的人培训考试成绩很优秀,对安全规章制度背得滚瓜烂熟,但对现场的一些安全风险缺乏识
“企业落实好了主体责任。就是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已经进入3月初了,但是,站在满地泥泞的福鼎市玄武岩矿山、排土场脚下,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雨水不断吹打在脸上,还是让在场
房价一天比一天高,然而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并没有随着房价的上涨有所提高,“楼脆脆”、“楼倒倒”、“楼裂裂”等现象频频出现 近日,“竹签钢筋”、“瘦身”钢筋、央视着欠的新大楼被曝保温板不合格等新闻轮番轰炸着人们的神经:而另一条新闻却让国人汗颜:新西兰南岛发生7.1级地震。而房屋鲜有倒塌,死亡人数为零……如何在房价高企的今天,让人们住上放心房,是摆在业界的一道课题  制度和监管缺口让伪劣建材有机可乘  
一是食品属性不同,前者为乳制品,后者则属于饮料:二是蛋白质含量不同,酸乳的蛋白质含量≥2.9g/100g,而酸乳饮料仅≥1.0g/100g;三是乳酸菌数不同,酸乳(发酵后经热处理的产品除外)要求乳酸菌数≥1×106CFU/mL,而未杀菌型酸乳饮料要求出厂期≥1×106CFU/mL,销售期按产品卷标标注的乳酸菌活菌数执行,杀菌型酸乳饮料则未做要求。  另外,果汁、果汁饮料与果味饮料也有区别。一是产品
近日,龙岩市政府通报了全市各地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情况:各地齐抓共管,积极构筑“防火墙”工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今年以来,龙岩各地政府均结合实际制定了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采取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议、“防火墙”工程专题动员部署会议等形式进行广泛动员部署,并组织开展了建筑消防设施、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合用场所消防安全专项
带班没有执行“一班三汇报”、留矿不在岗、参加区队学习不发言,在一些人看来细枝末节的“小事”,对于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130余名科、队级管理干部来说,却将成为难以抹去的“黑点”,不仅记录在案,而且有可能影响年终评先、自身提干。  从2010年3月起,小河嘴煤矿把安全作风监督机制引入干部作风建设中,为全矿130余名科、队级管理干部建立“安全作风档案”。干部考评,既看工作业绩,更看安全作风
53岁的王鹏(化名)跟化学品打了20多年的交道,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2008年他被诊断出职业病——苯中毒。自从诊断出该病后,药物成了他的主食,而且一年在医院住了363天。3月29日,记者走进青岛市职业病防治院,见到了患者王鹏,深切体会到了苯中毒病人的痛苦。    两年前晕倒才知苯中毒    “得了这个病,可得遭一辈子的罪啊。”3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市职业病防治院时,看到了正戴着氧气罩吸氧的王鹏
福建省立足安全生产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有效监管,通过健全一岗双责完善责任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破解综合监管难题,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打牢安全生产基础等体制机制创新,为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推动了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2008年,福建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继续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减少5567起、比上年下降21.9%;死亡减少
基建档案是基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设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还是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基建档案涵盖了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计划、施工图设计、招投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