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围 “思考者”的漫行路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ey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采访周一围之前,我在心里已经预设好了标签,这种很难说是或者不是来源于他所塑造的角色的感受非常微妙:在若干条人生路上,他的选择将会是永远地纠结于如何与自己和解。但接下来的采访让我完全打破这种预设,你很难用某种标签去形容他,归类他,又或许标签本身就是一种偏颇。在跟他交谈时,我仿佛可以听到齿轮啮合传递的声音,无时无刻的审慎与思辨是周一围最大的特质,这种思考的结果使他看待问题带着一种超脱于他人的独特视角,也使他身上有着一种难得的中正与平和。
  探讨哲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2007年,毕业两年的周一围接到了他第一部重要的作品——《深牢大狱》,这部戏可能不是海岩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却是他所有的作品中付出最多心力、最“复杂”的一部。刘川这个角色,直到今天仍旧给周一围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他形容海岩笔下的这个角色,“恨不能把猴子变成人的过程都写出来”。
  对周一围来说,每创作一个角色都是在身体上割开一个口子,尽情倾泻自己态度与观点的快感。这对演员来说,几乎是一种致命的吸引。“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平静的,都是相对简单匮乏的,相对来说在戏里才有可能真的去表达我们对于所谓的人生的理解,对于人性的理解。它是一种‘我说的是什么我可能也不知道,你自己去理解’的语境。”
  最近周一围接连有两部电视剧首播,《两个女人的战争》与《少林问道》,这两部剧的气质可谓是截然不同,一个是浓油重盐,一个清淡隽永。周一围谈及这两部戏的态度非常客观,有优点亦有瑕疵,“我们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我们确定做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要做取舍,专注于我们能做好的这一部分。”
  这是“不执”。
  “傅东育导演跟我说他想做一个有关于佛教哲学的题材,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件事跟我‘来电’。”这种来电的“根源”在于佛教哲学对周一围磁石般的吸引力,以至于采访后半程的焦点一直围绕于此。“程闻道一家三十二口,被奸党灭门,他要面对接下来的生死存亡,要有一系列的蜕变,报仇还是不报仇,拿什么报仇?朝廷命官我拿什么去跟他拼命?我有什么本事?我首先要保命,其次我要学本事。以至于程闻道跟少林寺扯上了关系。”
  程闻道这一生,往小了看是个人的血泪悲喜。往大了看是天地不仁,人类可共情的悲恸。“永远都是这样的,倒向你的墙,回不去的时间,这都是人生,所谓我们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从大生大死的执念,到最终能够放下生死,看淡一切。佛教是一种指引,学完佛之后我们怎么去面对人生,怎么去解决我们的问题,这才是佛教之于人生最有意义的地方。”
  对于周一围来说,戏剧本没有完美可言,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这样一个分寸很难做到。但幸好,他一直走在“求真问道”的路上。
  我从来都不愤怒
  “ 他可以更红。”这大概是每个了解周一围的人都会有的想法,有演技,有作品,《红色》中的铁林和《绣春刀》中的丁修都不可谓不“吸粉”。而他本人却始终离“万人空巷”有着距离。
  这是个看上去像上了发条的娃娃一样吊诡的时代,周一围有制造话题的机会,但他却吝啬于过度地开发,过度地暴露自己。“我会享受我目前的状态。我可以到哪儿走一走,不是每一次都会被人认出来,这对我特别有意义。我特别害怕说我不能上街了,那我觉得这个职业就算干到头儿了,我在演的是人啊,没有了生活就等于没有了一切。”
  恩爱无常,会合有离,没有一种状态是永远恒定的,周一围给出的面对生活的答案是:要理解、不要急,“我从来不会因为某一种状态而愤怒,‘狂欢’会持续多久?总有一天我们不会这么燥了,我们会不会开始在文艺作品上对自己的生存有所反思?反思我们这个民族,反思这个国家。文化艺术都只是民族性的一个反映。我们说影视圈如何如何,其实影视圈就是这个国家的缩影。影视圈的事情和这个国家各行各业的事情是一样的,它不可能超脱于整个国家的阶段性。这是佛教哲学给我的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影响可以具体到他创作的细枝末节上。《两个女人的战争》这部戏,一开始,周一围去问制片人,一个角色从年轻到老,妆容上是不是要有一个改变,一个有时间跨度的戏,是不是要创造一个符合年代的环境,制片人说,最重要的是故事好看,周一围说,他听懂了,理解了。“好莱坞的电影工业让人家可以在各种细节上精益求精地把一件假事说真,我们做不到,我们能不能专注于我们能做好的这一部分?比如说,我可能没有化太重的老年妆,但至少我在心理上会做一种建设,我的腰部会慢慢地蹲下去,我的腿会慢慢地屈下去,我的语气会慢慢地沉下去,会有很多的这种基本技巧的演练。”
  尼采曾说过,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而对周一围而言,他的理想主义显然是“可救药”的:超脱而不天真,躬行而不感慨。
  Q:你觉得《两个女人的战争》这部戏最吸引观众的会是什么地方?
  A:我们的这部戏是火锅性质,浓油重盐这样的一个料理的方式,它很极致,讲了两个不同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当人生面临很多的选择,你会选择善还是恶,究竟是什么给你产生这种选择的认知基础?比如说小时候我吃得饱、穿得暖,我们就会建设起来一种宽容,而一个从充满了谎言的环境出生,从来没怎么吃饱过的孩子,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残酷。我觉得这样的一个语境的建立,其实是这个戏很有意思的地方。齐伟夹在两个女人当中,他一开始是两个女人战争的一个因由,到后来变成三个人交织不开的一段人生。我的乐趣来自于, 我能不能在演绎完这段人生之后,把观众带回到这个角色的困境当中来,让大家去思考——如果我也遇上这样的事了,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齐伟做的这个选择对我有没有参考价值,指导意义。
  Q:在这个“娱乐化”的大环境下,你怎么看待演员这个职业?
  A:影视业是一个娱乐产业无可厚非,它非常准确,但它是一个比建筑还更加集大成的一个渠道,它被赋予了、加成了很多文化艺术方面的属性,所以除了娱乐之外,它可能跟文学、音乐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基于它来表达我们自己想要表达的,说出一个道理,提出一个疑问。而演员是这个产业当中的一张脸,我经常用音乐来举这个例子,我们写了一段乐章,你总不能直接让世人去读谱子,你得让世人听到,那你就需要琴师和乐手,演员既是乐器,又是拉乐器的人。它是完成剧作家、导演意图的一颗棋子,一个道具,他要用他的思想去理解,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创作者的意图,这是我所看待的演员。
  Q:现在各大电视台的“真人秀”如此火爆,有没有兴趣想要参与一下?
  A:我受的训练是怎么能够更准确地表现一个人物,让你相信我这张脸在不变的情况下就是那个人物。像迈克尔·法斯宾德去演乔布斯,我相信那是乔布斯,而不是说他长得多像乔布斯。如何能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我有大量的时间做准备工作,丹尼尔·戴·刘易斯演了那么多角色,在饰演林肯之前,他几乎三年没有在公众面前出现,以至于让我们能够相信,他有时间去准备,尽可能把自己变成某一个角色。我喜欢这样的一种生存的态度和方式。真人秀有一点我可能不喜欢的地方,它太全方位了,没有取舍,它的取舍不是我的取舍,而是编导的取舍。而这个编导的取舍,有的时候会过度地把我的——当然不一定是缺点,也有可能是优点展现出来。人力有时尽,展现了太多之后,这个演员身上的特点将被榨干,所以我会有点抗拒,我也不知道将来我会不会一直对此保持距离,但我此时此刻的心态就是这样。
其他文献
侯鸿亮  代表作品:《欢乐颂》  上榜理由:  由侯鸿亮操刀的现实题材剧《欢乐颂》2016年4月播出后,掀起了话题热潮,在这之前,已经很久没有一部都市剧会引发这样激烈的讨论。《欢乐颂》走现实主义路径,反映现实继而引发思考,实现了一部现实题材都市剧存在的意义。对于侯鸿亮团队来说,这是一部突破固有的创作规律和挑战当下中国人日常观念的作品。“违背一般程式的风险值得承担”是侯鸿亮做剧的理念,《北平无战事》
导演:郑晓龙 制片:曹平 编剧:流潋紫、王小平  主演:孙俪饰甄嬛、陈建斌饰雍正、李东学饰果郡王、张晓龙饰温实初、蔡少芬饰朱宜修、刘雪华饰皇太后、斓曦饰眉庄、陶昕然饰陵容、蒋欣饰年世兰、战菁一饰流朱、孙茜饰崔槿汐、颖儿饰夏冬春等  播出平台:安徽卫视、东方卫视、天津卫视、江西卫视    2011年的电视剧市场被比作“大辫子”的一年,一点也不为过。各种题材的清朝宫廷剧,如雨后春笋般向观众袭来,各种穿
原著作者缺席的大IP,多少会有些“失真”,《诛仙·青云志》是根据萧鼎小说《诛仙》改编,但编剧团队中没有萧鼎,这片子也被改得不尽如人意。小说原先的立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逆天改命”“为情入魔”等沉重的虐心剧情,变成了主角摆摆帅、谈谈爱,顺便逆袭成上仙的简单故事。  在《诛仙·青云志》开播之前,它作为最被看好的暑期档仙侠大IP赫然傲视群雄。千呼万唤始出来。果不其然,自开播以来,平均每集收视率均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历来是文人雅士敬仰之地。齐鲁大地,有着厚重的文化情怀。而山东卫视,是屹立于这片土地上重要的文化传播阵营。山东卫视位列一线省级卫视方阵。一直以来,立足于山东,面向全国,充分发挥齐鲁文化特色,为广大观众带来一批又一批经典好剧。从《红高粱》《老农民》《石敢当雄峙天东》到展现山东人民抗击日寇的《大刀记》《地雷战》《飞虎队》,它们身上都带有浓重的山东特色,与出品创作《闯关东》《琅琊
剧情简介: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军文工团途经湘西,文工团女兵司徒慧被土匪绑架。丁立峰(齐奎饰)为营救女兵受命潜入丛林深处,和当地的土匪势力决一死战。谁知背后还有武少卿(王洛勇饰)这一双神秘黑手,于是展开了数次生死较量……  好莱坞经典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让很多人看得热血沸腾,大场面的战争,兄弟间的情义,都让人津津乐道。电视剧《拯救女兵司徒慧》似乎在有意让观众与那部电影产生联想,不过电视剧更注重故事情
《中国地》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今辽宁省朝阳市清风岭地区的汉子老嘎头,带领全家、全村以及广大民众,浴血奋战,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固守清风岭坚持14年之久,未让日军占领的抗日传奇故事。他们击退日本大的正面进攻五次,小的战斗不计其数,坚持抗战,誓死不降,日本关东军把这片土地称为“中国地”。虽是抗日题材,但是《中国地》不同于以往以部队军人为主角的抗日剧。《中国地》的主角
十年前韩剧《蓝色生死恋》风靡中国内地。女主角跌宕起伏的命运,成为观众心目中无法磨灭的经典形象。一对“兄妹”纠结于“亲情”与“爱情”中深不可拔,两个家庭也因为这场纠结的爱恋陷入痛苦。纠结的人物关系和错综变化的感情线索,串起了整个剧集的节奏,这颗“巨大的催泪弹”不知赚取了多少观众眼泪。如今《一不小心爱上你》又将为你开启这段尘封已久的“禁忌之恋”。  直到2010年12月底,湖南卫视2011年开年大戏始
开端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后  黄昏 碎了  碎成一片片灿烂成忧伤的桃花瓣  一群杜鹃披着霞辉  栖在蘸有水滴的枝头  恣意叫开 渐渐地  夜晚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凝视着苍穹  乍现的明星  宛如黑绸上粘附的米粒  伫立三月  在湿润的空气偷偷触碰我的瞬间  仿佛一切生命  都有了一个美丽的开端  每一个开端都有一个憧憬的梦    七月的风    清晰的夏日午后  一村栀子花盛开 忘情般地  与
生活很平凡梦想要灿烂  斓曦,原名张凡,1983年9月4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当地剧团的黄梅戏演员。自小受到黄梅戏熏陶,四岁起,她就常常站在戏台下看着父母表演,咿咿呀呀地模仿着大人们的姿势和唱腔。六岁时就已经能够惟妙惟肖地演唱黄梅戏中的经典曲目,眼神和动作也拿捏得十分到位。  因深爱黄梅戏,不顾父母反对,斓曦报考了安庆黄梅戏学校,并被学校录取。进入黄梅戏学校后,斓曦才知道学戏的
2016年11月1日,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与中美电影节共同主办的中美电视剧合作论坛在派拉蒙影业隆重举行。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亲自带队,中国电视业界领军人物第一次集体亮相好莱坞,合力发声拓展中国电视剧国际化与产业化,在美国娱乐之都好莱坞开启了中美电视剧合作的新纪元,中美电影节将继续扮演好中美人文与影视产业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