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慢火车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l_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趟开往秦岭深处的慢火车,从陕西省的第二大城市宝鸡始发,途径陕西、甘肃最终到达四川省的广元市,全程350千米,运行时间约为12小时。
  这是一趟七点三十分始发的火车,是一趟运行速度很慢很慢的火车,平均时速也只有30千米,似乎是一趟来自过去的火车。于不觉间,恰恰迎合了诗人木心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句诗。
  从天色微亮到落日西斜,翻越苍茫秦岭,路过漫山花开,听耳畔鸟语呢喃,在这份缓慢中,看着日子从眼前缓缓流过,流进未知的明天。于时间之外,不妨暂且告别都市的那份喧嚣,静静感受嘉陵江水日夜不息的流淌。对于这样的一江春水,早有诗云:“百川付东流,唯尔向西去”,亦不知这其间有着怎样的渊源,想来这大自然又该是何等的奇妙!
  对于奇妙的大自然向来都有一份深深的敬仰与虔诚的崇拜,妙趣无限的大自然,给予我们生存与生长的空间。飘逸的白云,连绵的大山,默默盛开的花儿,甚至这一趟蜿蜒穿行于秦岭深处的绿皮火车,无不是风景,无不是人间的至情至美。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不觉间这一趟穿行于秦岭的慢火车,已在这条宝成线路上开通运行了整整六十年,从早期的蒸汽机车到今天的电力机车,一个甲子的时光倏忽而过,光阴无语沉默的流逝中,曾经在这条线路上,这趟慢火车上都曾有过怎样的故事?又在继续着怎样的故事?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六十年前,宝成铁路的开通,终于结束了蜀地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历史。6063次慢火车的开行,也为这隐在苍茫秦岭深处的一方世界开启了崭新的一页。对于大山里的人民来说以往的出行就是步行,物资采买也都是肩扛手提,而在这趟车开行后人们终得以与过去的一切一一告别。交通不便的秦岭深处,这条线路的开通,这趟列车的运行成为大山里的人们看世界的一扇窗,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六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一趟6063次列车也早已成为与沿线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车,人们乘坐这趟车走亲访友,赶集采买。沿途的孩子们乘坐这趟车上下学,从小学到中学,这趟车陪伴大山里的孩子长大,走远。陪他们度过童年、少年时光,而后载着他们去往更远的远方,去到梦想中的明天。
  而在我已远去的记忆里,也曾有关于这趟车,这条线路点点滴滴的记忆。二十年前离开家乡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单位,实习的第一趟车似乎就是这一趟宝鸡开往广元方向的6063次旅客列车。
  绿色车体,陈旧、拥挤,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泥土气息,甚至鸡鸭的味道。昏暗的车厢里,或零散或成堆地堆放着大件的行李、包裹。或是新鲜的蔬菜,或是成垛的粮食,或是捆扎在蛇皮袋子里的或鸡或鸭或塞于座位下的小猪崽,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生动的。像集市,更像湿润的田野,有着土地鲜活的气息,有着浓浓人间的烟火味。每到附近镇子的集市日或是遇个逢年过节的,更别提有多热闹,背着背篓的、扛着蛇皮袋的,甚至提着鸡鸭的、拖着娃娃的,不大会儿车厢就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市场。新鲜的笋子、哼哼叫的猪崽、娃娃的哭声,会让你真实而又真切地感受到川地鲜活的生活气息,而这也就成为这趟车留给我的初次印象。
  如同春天来临时,世间万物的那一派欣欣向容的情景,车厢里的四川话更是带着川地特有的软糯绵甜,如歌如诉般从窗隙飘到了弯曲的山路上。当然这一切于我而言也是极其新奇、极其有趣的。记得有一次一个背着猪崽上车的小贩,上车后将猪崽随手往车厢座位下一塞,便跑去其他车厢跟人闲唠,临下车时才想起他那塞在座位下的猪崽,于是满车厢着急忙慌地找。那份可爱,那份窘,以及嘟嘟囔囔的神情惹得周围一片笑声,至今想来仍好笑于那人那份不该有的大意。
  也记得多年前一个小雨淅沥的日子,一位发已白尽的老人,颤颤巍巍上车后,给我讲他与这条线路的往事。很多年前,从战场上回来的老人跟随部队来到了这个苍茫的秦岭深处,作为铁道兵的一员参与了这条名为宝成铁路的修建任务。多少个日夜,奋战在条件艰苦,风沙不断的秦岭腹地,只有一个信念:打通这条山脉,让山里的人民走出去。也遇到过无数的艰险,巨石毫无征兆地从半山滚落、暴雨冲垮建线现场、因交通不便无法保证食物及时供给,以及因修建宝成铁路而牺牲的,他那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个名字,一个个故事,一幕幕往事,老人含着泪轻轻地说于我听,而不知从何时起静静听着的我早已泪眼蒙眬。
  記起,列车自宝鸡站开出时,在路旁有一处纪念碑,名为“宝成纪念碑”。早些年,我曾与母亲去过一次,高大的石碑上,雕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听说,那是当年为了修建宝成铁路而牺牲的铁道兵,碑上详细记载了当年发生的事件。落日无语的黄昏寂然站立在石碑前,内心是一片无法诉说的沉默与肃穆庄严,这一条条铁路该是寄予了多少人的期望,又沉睡着多少逝去的记忆与往事。往事已远去,而今天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心去守护这条宝成铁路,用心去爱护这一趟自苍茫时光深处驶来的火车。
  在老人的娓娓诉说中,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一位与列车朝夕为伴的乘警。父亲走的就是这条宝成铁路,也就是现在我正走的这条线路,那时父亲值乘西安开往成都方向的441次旅客列车,他熟悉这条线路上的每一个车站,他告诉我青石崖、秦岭、燕子砭、白水江,那时的自己常常奇怪于这些名字背后的含义,其实也或许本就是没有意义的。他也曾告诉我这条线路上以及他值乘的列车上发生过的故事。背背篓贩菜的老孙头,为了挣钱给儿子娶媳妇的老李,瘦瘦小小的马哥,父亲说起他们总是如说自家邻居般亲切。大山里的人们生活困难,父亲也曾时常带家里不多的馍馍送与他们,相处的时间久了,我也总觉他们就好似我不曾见面的亲戚般。后来,也曾时常见父亲带回几只山桃、几把青菜或三五个咸鸭蛋,此时父亲总会说:“山里人实诚得很,你对他一分好,他就想还十分。”其实现在想来,又何止山里人,任何人都该是这样的,“以诚待人,总该是没错的”。
  列车沿着时间的轨迹,一路前行,连同大山,连同大山里的人们共同经历冬的蛰伏,驶向万物复苏的春天。春天的一切都该是欣欣然的,都该是明媚并充满希望的。这也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值乘慢火车途中曾经遇到过的那些陌生的人,背着背篓发已白尽的老婆婆、提着鸡鸭沧桑的老人、穿着褶皱衣服却总是一脸朴实笑意的中年人,以及许许多多平凡普通的人,他们常年奔波于大山深处,耕种、收获、赶车,买卖,这仿佛就是他们日常的生活,而就是在这份平常中,他们度过了他们的一年又一年,以朴实的劳作坚守着心底的淳朴与善良。   车厢里,背着背篓的白发老婆婆将沉甸甸的装满绿菜的背篓放在脚边,仔细摘去叶上的泥巴、枯叶,小心地一把把扎好,捆结实,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她此刻正在整理着的是她全新的生活,绿菜在她的手中泛着淡淡的绿意,我记得这就是春天的样子。
  戴着黑色绒布帽,穿着咖色外衣,卖花生的老大爷捧出一大捧干净而又饱满的花生,用朴实地道的四川话说道:“这花生新鲜得很哪,买点撒!”果然,经他这么一说,一些乘车的旅客也便三三两两地凑了过来。“给我称点。”一位挎着黑色双肩包,衣着考究的中年旅客说。“要得,要得。”大爷边回答边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个蓝色的袋子,弯腰装了起来……
  车厢另一端,乘务员正将写好的大爷、老婆婆以及更多人的商品供求信息,小心地张贴在商品供求栏里。而每当列车将快要到站前,乘务员也总是早早地赶到车门口,帮助他们上下车,搬运农产品,并主动帮助他们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方便了他们所带农产品的及时出售。也因此,大爷常对乘车的旅客说:“没有这趟车给我这么好的方便,没有乘务员对我常年的帮助,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好生活,我感谢他们,感谢这趟车。”
  朴实的话语,与质朴厚重而又真实的大山以及大山里的人们倒有几分相像。而这简单的话语,这真实的画面却一次次打动了我,仿佛就是从旧时代里驶来的时光慢车,载着追求幸福的人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小小的车站,踏过一个又一个细碎的光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着光,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进。
  而他们对于生活的那份知足与感恩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带着身上散发着的新鲜的泥土气息,辗转奔赴于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日子,看见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大地上的春种秋收,仿佛看到了大地鲜活的生命力。
  而在值乘慢火车的过程中,在常年服务山区百姓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懂得知足,要学会感恩。正如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便以淳朴的爱回报大山。在这趟慢火车上,在他们身上我同样也收获了很多。通过他们我收获了职业的自豪感,收获了充实的内心情感,收获了感恩与知足的心灵。记得曾读到过作家冰心笔下关于小橘灯的一篇文章,而秦岭小慢车,就仿若一盏点亮大山深处的小橘灯,为常年乘坐慢火车求学的孩子,为大山里的百姓点亮了美好的明天,也点亮了我内心深深的期望。
  在这趟开往春天的慢火车上,孩子们那单纯的笑,山里百姓那淳朴的笑,就好似那四月的暖阳漾得我的心底暖暖的,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將继续沿着先辈的足迹前行,让慢火车真正成为点亮孩子们希望与梦想以及美好明天的小橘灯,这一盏橘色温暖的光将继续摇曳在秦岭深处。
  世间最美的是微笑,人间最美的是清欢,这样想时,不觉夜已阑珊,我仿佛看到远方连绵的秦岭深处,一盏橘色小灯微微风中摇曳在四月的夜里。透过光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看到了更加温暖的明天,在无知与无意间,流逝的时间带走了淡淡清欢的时光。
其他文献
喜 悦  月亮落进去了,太阳也落进去了  梨花挥舞皮鞭,赶着耕牛也进去了  水桶托着毛驴也进去了  鸣叫声落进去了,蹄音也陷进去了  父亲额头的三条皱纹到底有多深  毛家沟也说不出来  但在他六十六岁时,成为移民  搬迁出大山的喜悦,慢慢流淌出来  遗 言  父亲给儿子说,有一天  他去世了,抬時要轻轻地抬  慢慢地放进坟坑,要轻轻地填土  他说他是一枚钉子,活着时比较柔弱  死了肯定坚硬  当众
不要告诉别人,  清晨,浸润在春天的梦里,  叶子茂盛的方向,  心中的红鲤要游向哪里。  不要告诉别人,  天空的影子,  选择、遗弃,慈祥而宽容,  抑或不得而知的结局。  不要告诉别人,  透过历史与现实的窗棂,  你望见纯净、简洁,  甚至固守忠贞和温暖……  黎 明  她挽了挽乌黑的发髻,  坦然地行走在温暖的黎明里。  尘世的喧哗、虚妄、孤独,抑或寥落,  都已随风远去……  她窥见了
在通信发达的今天,见证过电话从“摇把子”到程控电话再到5G的我,唯独对65―1型携带式磁石电话机有着深深的情怀。  65―1型携带式磁石电话机,俗名摇把子,它由永久磁石组成发电机,电池、耳机和机件装在盒内,盒的侧面有一个摇把子,盒上有两个接线柱连接外线,用耳机通话。  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摇把子电话,是在读小学二年级时。村大队部装了一台电话,和抗战电影里看到的一个模样,黑颜色,块头很大,底座四四方方
在延安火车站  我遇到一个铁路人  他个子不高,身体壮实  他头发稀疏,精神闪烁  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  他当年就是冲着宝塔山  冲着革命圣地延安  来当铁路工人的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好像这个秘密  只有到了今天  才可以公布于众  他觉得  在延安当工人  可以离圣地的心跳更近  可以离党更近  可以更好地瞻仰父辈的荣光  他从二十三岁起  信心满满地踏上了西延铁路  到今天整整二十年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没有我们的陪伴,您过得好吗?您的世界美丽吗?每次给您写信,都没有收到回信。无论您回不回信、愿不愿意,请允许我就这么一直写下去,因为我太想念您了。  如果病好了,就请回来吧。回来看看这个世界,看看您养的花,看看您的老伴,看看深爱着您的儿女们。  2018年8月,您又一次住进了ICU,每天下午4点钟的探望是我最期待的事情。“妈妈,请不要害怕。”这是我每次看望您时说的第一句话,
题记:韦拔群——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澎湃、韦拔群)之一,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一家20余人,惨遭敌人杀害。1932年10月,年仅38岁的韦拔群被叛徒杀害。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仅仅靠一两片烤在刺刀上的南瓜充饥……  玉米举起了绿色火炬  如同高挚的手臂  竹林密布的山
一  五月的家乡还是很冷,西海固的风依然刚劲,看了看送别的亲人不远处的家,看了看仍然光秃秃的六盘山、土黄的大地,我转身走进了队伍。  火車站依旧伫立在巍峨的东岳山下,任劳任怨地将出行人输送到想去的地方。平坦的草坪,曲折的栏杆,排队的人群,忙碌的检票员,在冷风中并肩聆听阳光的呼唤。高大的一排翠柳,枝叶垂倒地面上,轻轻摇曳,让人一下子想起第一次在这里的情景。  火车站建成了!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整座小
起风了,回屋吧  我并未躲起来,只是被春天突然  长出来的枝叶给遮住了。你也别找了  山回路转的,只要活着就能在人群中  相遇。至于信物,它是一种承诺也是  一种背叛,轻易不要拿出来示人  起风了,回屋吧  免得内心的山水缠住流云不放  侧身而过  人太多,道路拥挤,美好的关口  我只能侧身而过。季节在我的眼里  渐渐模糊,即便坐在故乡的山水间  也不敢说出内心的草木。每一条河  似乎都在他人的领
得知小姨再婚的消息,我大哭了一场。如同当初得知小姨父去世时一样——五味杂陈。  小姨是母亲最小的妹妹,比母亲小12岁,比我年长16岁。  在小姨6岁时,我的姥姥姥爷便去世了,留下作为长姐的母亲及未成年的二姨、舅舅及小姨。姐弟四人在叔叔伯伯们的接济下相继长大。  孩提时代的我,最盼望的便是小姨的到来。每次小姨来,总会给我带来各式各样的玩具——五颜六色的小沙包、会叫的瓷老虎、小小的口哨,等等,这些都是
十月的站台,我已备好了行囊  十月的站台,我已备好了行囊  掏出的车票,再次装进了口袋  妈妈,我是爱着你的  去意已决,我背起行囊  只为了那个遥远的梦想  站台喧嚣,如同拥挤的人间  布满了多少情感的交集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妈妈  天忽然变冷,明晃晃的阳光  空有一副菩萨的心肠  风尘仆仆啊妈妈,下一站  很远,我停泊的地方将更远  眨眼之间,鼎沸的站台  真的就如此寂静,妈妈  一张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