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漫谈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作为师生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对校园景观的配置要求较高。校园文化景观的选择和设计,是评判校园景观效果的重要指标。为此,笔者着眼营造最美、最具文化内涵、最适宜师生观赏和休憩的文化环境,为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设计了几处文化景观小品,创造了优美的景观效果。
  
  一、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如校前区是学校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展示区,故设计采用简洁、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区则采用休闲、亲切的设计手法,创造宜人的空间,设置较多的圆桌、圆凳,为师生的休息、交流提供方便。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如大礼堂、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绿地应多设捷径,园路也适当宽些。
  3.文化特色原则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富有特色的植物来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
  4.可持续性原则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化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5.多样化原则
  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及配置的多样化。功能多样化,如隔离、交通、交往、运动等不同用途;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形状、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多种变化;配置多样化,如草坪、树林、山、水、建筑等不同设置。有利于满足校园的基本功能。
  6.与自然融合原则
  校园景观设计中,应强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互相融合、人与自然环境的亲和。设计中应关注建筑空间的通透、停留休憩空间的布局、绿色景观空间的贯通等,使宜人的环境渗透到全部校园生活。
  
  二、文化景观小品介绍
  1.杏坛古韵
  该小品设计于教学大楼前广场西侧,是师生由校门至教学大楼的必经之地。其主题源于教育家孔子首次举办讲坛时,地点在一个杏树林中,后人遂将这个杏林中的孔子讲坛称之为“杏坛”。之后,“杏坛”便成了传道授业的代名词。
  小品形式是在此孤植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杏树,旁建一小坛,坛上摆置《四书》《五经》等书本模型,即表明此处为教育之地,授业之场所。在此杏树西侧的草地中种植几株小桃树和小李树,寓意“桃李满天下”。
  2.槐荫书韵
  该小品设置于由校门到旗台的通道一侧。此小品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原理设计。风水学是我国古代建宅造园的主要理论依据,风水学认为居住环境中种植的植物与人的关系较为密切,种植植物有吉凶之分,槐是吉植物,有“中门有槐,富跚三世”的断语。
  小品形式是在大门到旗台的通道一侧,植一行国槐,槐树下置一长方形文化石,石上书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校训。槐荫浓浓,书韵幽幽,学生一边进入学校,一边享受槐荫带来的清凉,享受书韵的优美,视觉得到享受,心灵受到洗礼。
  3.柳岸舞韵
  该小品设置于学校操场一侧水渠边。其主题源于:古有展禽,身形惠惠。因其院中有一大柳树,古人称其为“柳下惠”,其为人正直,心胸坦荡。“柳下惠”则是道德的代言词。
  小品的表现手法是在操场一边的水渠边植一行柳树,柳林下置一学生进行运动的雕塑。柳枝在微风中轻轻起舞,学生在树下奔跑锻炼,寓意青年学子的青春活力和为人正直的道德情操。
  4.竹露琴韵
  该小品设置于学生公寓楼前。其主题源于孟浩然五言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诗句:“竹露滴清响”。“竹未出土先有节,到凌空处也虚心”,竹自古被誉为君子。
  该小品的表现方式是在公寓楼前植一方茂密的小竹林,竹林旁置数个供学生休息和弹琴唱歌用的石凳。学生一边享受竹韵的美,一边受到竹之君子的熏陶,视觉得到享受,心灵受到洗礼。
  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校园文化景观小品的设计,从植物的选择到造型的配置,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克服了当前校园绿化不注重文化的问题,创造了绿化与文化的交融。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有效评价”为重点,建立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多年来,在探索实践中,我深入进行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着力实施有效评价,让学生健康成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评价课堂表现  一方面,课堂上我喜欢教学生多用眼神和老师交流。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投以赞许的眼神,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表扬。学生行为有错时投以躲
“阳光”代表着一种良好的生活心境和工作状态。所谓“阳光课堂”即有着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民主开放的教学方式、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师生在充满课堂生命力的绿色课堂里自由和谐地发展。有幸阅读刁荣普校长的阳光教育手记《一路有阳光》,文中这样说道:“一名阳光的教师,面对教育,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孩子,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发展,有阳光般不息的能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要促成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其支点只能是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恰当地、完美地表达自己。只要落实了这个支点,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思维训练等就会全盘皆活。  关键词:阅读教学;支点;表达  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这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可是我们在注重语文阅读教学时候,却忽略了这个问题。再加上应考的因素,问题越发变得扑朔迷离了。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吕叔湘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
肢体语言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用身体动作配合音乐表达一定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音乐的殿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表现魅力。在音乐教学中,要用一些“柯尔文手势”或肢体动作来传达音乐的情感,以便学生能更直观而深刻地理解音乐。下面我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从手势与音准、声势动作与节奏、集体舞与歌曲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动”中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柯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促进作用。结合在日常工作中的体会,现简要介绍几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家长;氛围;故事;静心  一、要让家长正确认识阅读  如今,有部分的家长不理解甚至不认同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于是在家长会上我先引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阅读被称作“终身学习的基础”。而分享阅读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的环境。我们开展“分享阅读”活动,重在“分享”二字,它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的最佳途径;同时,分享阅读是早期阅读的一种方式,这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国信嘉园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特色“绘本教学”不谋而合。在绘本教学的开展中,我们结合我园的园本教研,在班级中开展“分享阅读”活动
“建构式生态课堂”所涉及的教学模块,是在静态上的研究和分析。在动态的课堂上,“各教学模块”是相互交融的一体。本文结合本校(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导学实验,对“矫正反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与学中的运用策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矫正反馈的运用策略  1.备课中的预测  (1)新课程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的预设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充分运用情
与学生处久了,学生就发现了我的弱点:温柔似水,很好说话,更好欺负。于是,他们开始在我的课堂上放肆起来,讲闲话,动手脚,挤眉弄眼,嬉皮笑脸。我这个人不发脾气时是个淑女,发起脾气来也能让人吓得发抖。这群家伙着实让我气得脸红脖子粗,于是我在班上大发雷霆了一番。当时全班同学都吓傻了,那几个家伙更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哈哈!我还暗自得意了一番。没想到这一招没用几次就不灵了。不就是发一顿火吗?又不能把我们怎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专业的同时还要兼顾自身学科专业能力的提高。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认知水平、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都要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发展专业水平,自我提高,让学生因为我们而爱上信息技术这门课。  关键词: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反思实践  在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教育家,他的著作《教育与美好生活》从他自己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出发,结合他通过教育改革社会的思想和当时英国及世界各国教育体制中的种种情况,提出了许多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有启示的观点。  罗素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活力、勇敢、敏感和智慧等特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