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丛书》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但中国古典美学似乎以体悟式的散论为主,不象思辨式的西方美学著述那样各成体系、概念范畴清晰和逻辑严密。然而中国古典美学仍然有自己的内在系统即所谓“隐体系”。对这个“隐体系”的研究、把握和揭示,可以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的、难度很大的工作。以往的系统研究比铰侧重于美 China’s literary art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aesthetic theory. However, the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seems to be based mainly on the comprehension style, unlike the narrative western aesthetics, which has a clear and logical conceptual category. However,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still has its own internal system called “hidden system.” To study, grasp and reveal this “implicit system” can be said to be an important and very difficult task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Historically, systematic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beauty
其他文献
升格后作文抓住升格前作文“破碎的世界里不容许第二次破碎”做文章。行文用“邰丽华以自己的汗水”回答“不容许”。最佳的做法是用“汗水”的事例直接回答“不容许”;现在
作者在挑选他要描述的对象时,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妲己,美貌却无良的女子;黛玉,美貌却沉溺于一己悲欢、无法自拔的女子;昭君,同样美貌却胸怀广阔、名垂青史的女子。同样是拥有
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物种的进化规律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之后,“创世说”和“上帝造人”便被逐出了科学界,人们学会了运
<正>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自觉性同自发性的关系问题具有很大的普遍意义,对这个问题应当十分详细地加以讨论。”①本文先行简单阐述一般自发性与自觉性的特点及其关系问题,然后着重研讨作家的自发性与自觉性的特点以及如何协调两者的互补共轭关系问题,以实现文艺创造活动的审美目的。我在有关论文的启迪下,经过深入学习与反复思考,认为作家的文艺创作既不是完全自发的,也不是统统自觉的,而是大致
<正>邹广文同志著《文化·历史·人》一书最近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与国内出版的同类研究论著相比较,该书侧重于从理论层面去探索文化哲学问题,而且立意新颖·角度独特.通观全书,有以下特点.首先,作者以对文化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索作为逻辑起点,力图从理论上对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予以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在文化学研究中尚未明廓,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j
关于实事求是的几点思考肖中舟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概括,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正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排除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人性——一个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 东汉王充论人性,一直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召公。他说:“召公戒成曰:‘……于戏!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生子谓十五子。初生意于善,终以善;
洋务思潮与王船山政治思想在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一脉相承。洋务思潮汲取了船山经世致用论、西学中源说、体用论、变法观、尊王攘夷论的思想精华,摈弃了船山政治思想的一些糟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都是跨越时代的人物,他们在晚清就开始了具有特色的学术文艺活动,五四以后,其成就和影响愈来愈大。他们沟通了中西文化,完成了古今嬗变;由于他们各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