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对构建战后东北亚政治秩序的设想--中国《对日和约草案》评议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gu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政府《对日和约草案》是中国政府预备参加对日和会的谈判方案,该方案基本体现了中国社会和政府以维护亚太和平为出发点,联合英、美、苏共同构建东北亚政治秩序的愿望.这一愿望后来被东北亚局势的变化和美国扶持日本的战略所打破.由美国操纵达成的《旧金山对日和约》以无视反法西斯战争历史和东北亚历史关系以及反法西斯战争过程中盟国形成的三个法理文件的态度,从美国的战略利益出发,全面损害了中国领土及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重大利益,也为东北亚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深层生态学,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为理论框架,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环境类TED演讲语篇中的语言特点并分析该语篇中所蕴含的生态主义思想,旨在探讨该环境类演讲
多元化社会思潮兴起,同时,错误和腐朽的思想意识也逐渐涌现,对社会和人们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抵制不良社会思潮带来的消极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思维观,人生观,必须
画为"诗之余"的观念源于欧阳修以诗歌为文章余事的创作态度。欧阳修的诗歌穷研造化,冥搜物象,形成了意趣横生,诗景如画的诗歌新貌。他以摹写自然风物之纤微情态的诗笔观画题诗,
理解原作是一切翻译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正确表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本文以<棋王>英译文例,就其在多义词、句子结构、文化词语三方面对原作一些句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