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辨力在故事中生长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寓言故事精选》的文体特点及风格特征
  寓言最基本的特征是主题富有寄寓性,它总是巧妙地将深刻复杂的道理蕴藏在简单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在莞尔一笑的同时,不禁掩卷沉思。
  寓言不仅教人分辨善恶,也用令人心悦诚服的方式说理。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它将许多真知灼见蕴藏在故事之中,极好地体现了中国人说话含蓄、委婉的特点。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精心编选了我国自先秦以来到现当代的一些名家名篇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寓言作品,故事通俗易懂又各具风格,情趣盎然又发人深省。它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哲思类,二是劝诫类,三是讽刺类。还有一些谈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故事,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味无穷。从古代寓言故事中凝练出的许多成语,也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汇入了中华民族的语言系统,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
  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及要点分析
  第一,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起源和基本特点,结合故事背景读懂隐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第二,了解现代寓言创作的风格演变,在感受生动情节及鲜明形象的同时,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第三,互文阅读,增强文白表达、形象塑造、情节铺展、主题立意等方面的比照,多角度感受寓言的表达特点,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关注寓言中的矛盾之处、荒诞之处、反常之处、可笑之处,通过质疑和讨论,引发思考与争辩,作出判断与推理,在提升学生阅读思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领悟小故事背后的大主题。
  第五,内化、迁移寓言的写作手法,学习撰写寓言故事,提升想象力和表达力。
  三、整本书阅读的内容确定及教学建议
  1.捭阖古今,探寻寓言风格的变化
  中国的寓言故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粗具雏形,发展至今经历了由文辞简约到趋于丰赡、哲理浅显到趋于深刻、缺乏人物情节到故事完整生动的演变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探寻古今寓言的风格演变,教学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阅读《揠苗助长》《东施效颦》《南辕北辙》《大山的笑》《木偶探海记》等在语言风格、表达形式上具有典型特点的故事,并学习概括,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2)比较阅读,引导发现,探究古今寓言故事的异同之处。
  (3)简单了解寓言产生的背景及其演变,并引导思辨: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仍然要读寓言?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思辨读写活动设计建议:
  (1)讲一讲:在阅读故事的基础上,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寓意。
  (2)辨一辨: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异同。一是语言,古代的寓言故事语言非常简练,而现代寓言故事语言较为生动,情节更加丰富。二是主人公,古代寓言多以人物为主人公,且大多都有姓名或国度等,虽是虚构,却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现代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贴近生活,富有童趣。三是文体,古代寓言多为散文,而现代寓言既有散文也有韵文,形式更加多样。但无论寓言如何发展变化,其借助故事阐述道理的本质却是一致的。
  2.聚焦人物,探寻人物形象的魅力
  寓言故事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但情节的展开、寓意的揭示却离不开对具体形象的感受。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通过互文阅读,进一步增强学生多角度阅读与思辨的能力。如以故事中“狐狸”这一形象為例:
  (1)阅读《狐假虎威》《狐》《狐狸和狗》《狐狸的遗言》《驴和狐狸》等五篇故事,读懂寓意,感知狐狸丰富的形象。
  (2)拓展阅读有关狐狸的其他故事,通过不同民族、不同文学体裁的狐狸形象的比照,感受其丰富的寄寓色彩。
  (3)分析这些故事中作者是如何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寓意的揭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思辨读写活动设计建议:
  (1)读故事:在通读故事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辨异同:探寻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同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故事中有何异同。
  (3)明寓意:分析人物与寓意之间的关联,知道不同的形象是为不同的寓意服务的。
  (4)推荐阅读。
  3.关注内容,探寻主题立意的深刻
  寓言故事看似浅显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关乎“国家存亡、人生探究”的宏大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寓言的伟大以及它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即在于此——见微知著,举重若轻,以浅喻深。教学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阅读《棘刺母猴》《画鬼最易》《叶公好龙》《虾的长枪》《狐》等故事,发现故事中的真与伪,体会但凡虚假的东西都是经不起检验的道理。
  (2)阅读《五十步笑百步》《愚公移山》《治伤妙法》《看蜘蛛织网》《公鸡和珍珠》等故事,在嘲笑中学会思考,引发关于“智”与“愚”的思辨。
  (3)阅读《杞人忧天》《鲁人执竿》《曾子杀猪》《杯弓蛇影》《蚂蚁的醒悟》等故事,总结从故事人物身上获得的启示,领悟“思”与“行”之间的重要关系。
  思辨读写活动设计建议:
  (1)读一读:互文阅读,寻求不同故事之间的相同主题,如真与伪、智与愚、思与行等,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寓言中隐含的其他主题,如善与恶、美与丑、成与败等。
  (2)说一说:能结合故事语境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联系实际交流自己的思考与收获。
  (3)演一演:古人善用故事说理,你能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婉转地劝诫别人吗?
  4.关注寓意,领悟言说方式的独特
  根据言说对象的不同,阐述道理不同等,故事言说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从哲思、劝诫、讽刺等角度来区分。这一主题的教学,可以这样入手:   (1)阅读《画鬼最易》《对牛弹琴》《穿井得一人》《大鱼和小鱼》等故事,说说自己悟得的启示。
  (2)阅读《何待来年》《恃胜失备》,体会其中的劝诫意味,知道有错就要改,不要盲目自大等。
  (3)阅读《争雁》《黠猱媚虎》《马厩里的千里马》等故事,感受故事中鲜明的批评与讽刺的意味。
  思辨读写活动设计建议:
  (1)个人抒写:在阅读的基础上给寓言故事续写结尾,揭示其蕴含的道理。
  (2)小组交流:在观点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即使相同的故事由于阅读的对象和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思考,获得不同的启迪。这才是寓言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3)全班讨论:怎样的寓言是好寓言呢?
  5.着眼写法,凸显寓言写作的神奇
  它从神话中产生,从民间故事中走来,但又与它们有着鲜明的区别,不得不谓之神奇。
  (1)“奇”人轶事:阅读《惊弓之鸟》《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引发思辨,这些故事中有国家、有人名,故事也讲得是有鼻子有眼,那么这些人和事是真的吗?你从哪里读到了虚构的影子?
  (2)“奇”而有度:阅读《叶公好龙》《狼和蚊子》等,并与通常的神话、童话故事做比较,了解其虽然有动物、植物等拟人化的形象,但不过分刻画;虽然有夸张和想象,但并不荒诞离奇;虽然有完整的情节,但并不过分曲折复杂。
  思辨读写活动设计建议:
  (1)找一找:体察寓言故事的真实性,找出其明显带有虚构色彩的元素,探寻作者这样写作的用意。进一步感受借助故事说理时既不会让读者对号入座,产生不舒适的阅读感受,又能让人从中自我省察、自觉反省的言说魅力。
  (2)辨一辨:寓言脱胎于神话,又时常闪现童话的身影,但它们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体会寓言创作的边界,即故事中的所有人物和情节皆为说理服务,过于荒诞或曲折会冲淡故事背后隐含的道理。
  (3)写一写:根据寓言的基本特点,尝试假借一个故事来说明道理,可以点明寓意,也可以让读者自己推想。
  (4)讲一讲:召开班级故事会,讲讲自己撰写的寓言故事,评选出“创作之星”,或以班级为单位集结成集。
  基于思辨读写的《中国寓言故事精选》的整本书阅读,通过对不同主题下阅读内容的关注,充分发掘了寓言教学的价值,发展了学生的思辨力,使学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获得了对寓言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識。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摘要:知识教育要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本文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政治课教学中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政治课;精神成长;班主任  一、学生精神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已成为教育界耳熟能详的一句“流行语”,也是广大职校师生的热切期盼。今年,广东省教育厅使这一期盼成为了现实,决定从2009年起举办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并形成每年定期举行的制度。2009年全省中职技能大赛十个项目的比赛已经告一段落。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叶小山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介绍了本次技能大赛举办的背景、基本情况及其对我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
摘 要:针对德育课理论知识较多的教材特点以及中职生学习基础知识较弱的情况,若采取传统的理论讲授式,不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低微。如何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本文呈现 “自学—竞争式”课型,探讨中职德育课堂有效教学实例,以实现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自学;竞争;直觉;参与  中职德育课,即政治课。政治课知识在学生的印象中全是理论性的文字知识,对中职生来说是内容枯燥乏味且离生活实际较远的“空
“十二五”中职教师增5万专任教师生师比20∶1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专兼职教师总量将由现在的130万人提高到135万人。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必须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将进一步扩
惠州商业学校立足学校实际,在德育教学改革领域,勇于探索创新,形成了系统的、独具鲜明特色的、易于实践的“职业人格德育教学模式”,成功解决了中职学校德育教学领域的一系列难题,成为中职德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典范。    一、“职业人格德育教学模式”是三位一体的德育教学模式    “职业人格”德育教学模式主要内涵体现在: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知行合一,以行为主;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是三位一体的职业
10月22日,中山市博览中心彩旗飘扬,鼓声响彻云霄,为期4天的第十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中国·沙溪)拉开了帷幕。本届展会围绕“10年大庆典”主题展开,包括举办《影响·中国》中国纺织服装传媒影响力大奖颁奖典礼、中国休闲服装大奖颁奖典礼暨服博会10周年庆典晚会等。在本届展会中,有一所职业学校的名字闪耀着光彩,吸引着众人的眼球。她,就是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作为本届广东服装行业产学研研讨会承办方之一的沙溪
摘 要:“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式”课型围绕任务展开,通过一系列贴近实际工作情景的教学设计,将“知识任务化”,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本文系统介绍了如何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式” 课型下开展《印刷品的输出过程》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印刷品    目前印刷界的趋势是:一个好的设计制作人员不仅应擅长创作和设计,还应掌握印刷品的输出知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输出者的失误造
摘要:以行动导向教学,引导大学生参与钳工实训、体验生产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实训教学  梅州农业学校以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2010年与嘉应学院物理与光学信息科技学院签订培训协议,2010年起由学校模具数控教研室教师独立承担嘉应学院物理与光学信息科技学院师范类本科生来校进行为期一周的钳工实训教学。实训期间笔者本着“重技强
人社部:大学生未就业实名登记防止被就业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9月1日至9月30日,全国将开展“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对象重点为:2011届以及往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类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地将实名登记造册,跟踪了解其求职就业状态,及时提供相应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  在招聘现场初步达成意向的用人
从1984到2012,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珠海一职)已经走过坚实的二十八载。二十八载桃李芬芳,二十八载硕果累累,沐浴着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风,作为珠海市最早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珠海一职在教育的大潮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从普通职校到国家重点职校,从省级示范校到国家示范校,从单一教学模式到多元化培养模式,从一校一址到一校三区,珠海一职伴随着特区建设的步伐,在创新发展中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