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膜囊外入路和内入路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0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使用网膜囊外入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手助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9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网膜囊外入路组(89例)和网膜囊内入路组(102例)。

结果

网膜囊外入路组手术时间长于网膜囊内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35)min比(185±22)min,t=2.77,P=0.02];网膜囊外入路组与网膜囊内入路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96)ml比(146±26)ml,t=4.95,P=0.54];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0.7)d比(4.1±0.2)d,t=2.14,P=0.13;(11.7±2.9)d比(14.2±3.6)d,t=0.73,P=0.44];网膜囊外入路组与网膜囊内入路组清扫淋巴结的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1)个比(29±10)个,t=0.19,P=0.52];两组清扫第10组淋巴结的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个比(4±1)个,t=0.17,P=0.26];两组近端切缘长度和远端切缘长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4±1.2)cm比(6.1±1.7)cm,t=0.32,P=0.18;(6.3±1.1)cm比(5.7±0.9)cm,t= 0.45,P=0.42]。网膜囊内入路组出现1例非计划性结肠切除,1例脾上极大面积梗死。

结论

网膜囊外入路手助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87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与PNI>45组患者相比,PNI≤45组患者年龄较大[(59±11)岁比(54±11)岁,t=3.734,P=0.000]、血清白蛋白浓度低[(35±4)
目的研究食管空肠手工吻合在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手工吻合(35例)和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与腹腔镜辅助组相比,完全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手术检出的淋巴结数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6±53)min比(248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在肺栓塞腔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68例就诊于赤峰市医院经腔内介入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介入治疗,其中23例在介入溶栓后使用利伐沙班作为长期抗凝药物,45例使用传统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以患者症状体征缓解程度、动脉氧分压、血浆D-二聚体、肺动脉CTA等辅助检查变化、是否有静脉血栓栓塞(VTE)复
期刊
目的对照研究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177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胰腺实体性局灶性病变患者CEUS增强模式的表现,与CECT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诊断能力。结果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61.6%(109/177),CEUS诊断准确率89.3%(158/177), CECT为92.1%(163/177)。CEUS、CECT的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变化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结直肠癌患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分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两大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代替,分析两类中性粒细胞变化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外周血NL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16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结果1 547例胃癌患者中106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平均术后第(6.0±2.1)天发生吻合口瘘。非吻合口瘘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吻合口瘘组[(9±3)d比(15±5)d,t=6.2,P=0.00]。单因素分析表明,吻合口瘘与患者的年龄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9例残胃癌患者,根据术前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分为正常组(血清白蛋白>35 g/L, 81例)和降低组(血清白蛋白≤35 g/L, 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及淋巴结清扫情况及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