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医院门诊接受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的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65岁)的病历资料(老年组,153例),选择同期在北京医院接受调脂治疗的符合标准的非老年患者(<65岁)作为非老年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联合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ΔLDL-C)、LDL-C达标率、安全性的差异(AST、ALT、CK水平)。

结果

最长随访时间9个月,老年组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非老年组5.2个月。两组患者在他汀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后,血TC、LDL-C、TG较联合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无显著变化;两组患者的TC、LDL-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3.50(3.15, 4.01)比3.49(3.14, 4.00)mmol/L、1.85(1.56, 2.23)比1.85(1.56, 2.40) mmol/L、1.23(0.94, 1.57)比1.32(0.84, 1.70)mmol/L。老年组ΔLDL-C为-0.85(-1.14, -0.55)mmol/L,非老年组为-0.81(-1.34, -0.50)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LDL-C下降幅度为29.3%,非老年组为28.5%,老年组LDL-C达标率为44.4%(68/153)、非老年组达标率为45.0%(63/140);两组LDL-C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AST、ALT均有升高趋势,但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前后两组血CK无显著变化,两组患者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在他汀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显著降低血LDL-C水平,提高LDL-C达标率;且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8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道手术术后组织夹游走至胆管内的4例患者资料。患者1行腹腔镜下胆管探查术(LCBDE),1年后再发胆管结石,于外院行胆管切开取石术,发现结石中心内含1枚组织夹;患者2行LCBDE,1年后胆管结石复发,于外院手术取出胆管内2枚组织夹和结石;患者3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CBDE,术后6周行胆道镜检查发现胆管腔内1枚可吸收夹
期刊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不可逆电穿孔(纳米刀)消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相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纳米刀消融术治疗的36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对并发症进行分级,评估相关并发症严重程度。结果共有15例(41.7%)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脾梗死、房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凭借其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正逐步发展并取代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成为良性及恶性胆道梗阻患者ERCP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替代方案。临床操作时,术者可以依据患者自身病情及解剖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对EUS-BD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传统入路或动脉优先入路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咸阳市中心医院施行LPD术个体化选择入路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均在完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预定Whipple手术,全部采用Child消化道重建吻合,无中转开腹手术。传统静脉入路组(35例)手术时间为(302.0±20.0)min,消化道重建时间(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IKBKE和NF-κB的表达,并探索IKBKE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1例患者的胰腺癌组织及13例正常胰腺组织IKBKE和NF-κ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慢病毒介导的IKBKE RNAi转染胰腺癌细胞,从而敲低IKBKE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沉默效率;CCK-8、平板克隆
目的通过分析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风险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囊型包虫胆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203例囊型包虫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出囊型包虫手术患者胆漏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囊型包虫胆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并应用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行术前减黄最佳胆道引流方式。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的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66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79例,年龄25.0~80.0(59.9±10.6)岁。依据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分为未引流组85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组56例、内镜逆行胆道引流术(ERBD)组25例;根据术式分为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国是Hp感染和胃癌发病"双高"国家,规范诊治Hp感染对降低我国胃癌发病率及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多数Hp感染者首诊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当前基层医生在Hp感染诊治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甚至误区。为此,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以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对Hp
目的探讨酒精性与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WE)的病因、临床表现、头颅MRI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5月至2019年5月51例W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WE,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MRI检查结果、治疗及疗效。结果51例WE患者中酒精性占19.6%(10/51),非酒精性占80.4%(41/51),其中胃肠道手术(17.1%,7/41)、胆胰疾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