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R-143-3p/FGF1信号轴吴茱萸碱对胃癌BGC-823细胞系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吴茱萸碱对胃癌BGC-823细胞系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并探讨其通过微小RNA(miRNA)-143-3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信号轴的调控机制.方法 取对数期BGC-82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中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分别用终浓度为0、2、4、8μmol/L吴茱萸碱进行干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干预24、48、72 h时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干预24 h时细胞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采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干预24 h时miR-143-3p、FGF1 mRNA及FGF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干预不同时间点吴茱萸碱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吴茱萸碱中剂量组,吴茱萸碱中剂量组高于吴茱萸碱低剂量组(P<0.05);吴茱萸碱低、中、高剂量组干预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24 h,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48 h(P<0.05).对照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中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68.59±5.10)%、(48.33±5.21)%、(40.14±4.55)%、(31.54±4.02)%,穿膜细胞数分别为(63.80±5.14)个/视野、(51.20±5.06)个/视野、(42.40±4.28)个/视野、(31.60±4.25)个/视野;与对照组比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中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细胞迁移率均降低,穿膜细胞数均减少(P<0.05),其中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吴茱萸碱中剂量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中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miR-143-3p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FG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吴茱萸碱高剂量组miR-143-3p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吴茱萸碱中剂量组,FG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吴茱萸碱中剂量组(P<0.05);吴茱萸碱中剂量组miR-143-3p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吴茱萸碱低剂量组,FG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吴茱萸碱低剂量组(P<0.05).结论 吴茱萸碱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上调miR-143-3p、下调FGF1表达发挥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70例,给予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控糖,观察组70例,给予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控糖,比较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和人体测量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手术时间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例患者(205个病灶)行食管ESD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镜下分型、肿瘤直径、环周比例、术中穿孔、病理类型和粘连等.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ESD手术时间与镜下分型(P<0.001)、肿瘤直径(P<0.001)、环周比例(P<0.001)、病理类型(P=0.017)、术中穿孔(P<0.001)和粘连(P2.0 cm是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 探讨miR-552和miR-59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6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552和miR-592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ROC分析.结果 miR-552、miR-592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73±1.75和5.65±2.1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两者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55和1.22±0.7
胃结肠瘘的发病率极低,且由胰腺癌导致的胃结肠瘘在临床上更是罕见.现通过1例胃结肠瘘的病例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胃肠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目的 探讨 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ADRA2A)-1291C>G和胆囊收缩素受体1(CCK1R)-779T>C的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关系.方法 利用PubMed、Embase、ISI科学网和万方数据库的在线网站,在不限制语言的情况下,检索1996年6月至2019年5月的相关文献.结果 ADRA2A-1291C>G的C等位基因和CCK1R-779T>C的T等位基因与IBS发病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亚组分析表明,ADRA2A-1291C>G增加了显性
目的 检测疣状胃炎组织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表达,探讨其与疣状胃炎病理特征及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的关系.方法 选取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经内镜诊断为疣状胃炎患者80例(研究组)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病理标本进行HCMV的检测并观察HCMV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将研究组根据H.pylori感染情况分为H.pylori阳性组和H.pylori阴性组,观察HCMV的表达情况及其病理特征.结果 研究组组织中HCMV表达阳性率(35.0%)高于对照组
目的 观察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患者食管黏膜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表达情况及与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表达的相关性,以阐明MCs增殖活化对于NERD食管黏膜外周神经敏感受体的影响.方法 通过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方法观察15例NERD患者及15名健康对照者MCs及TRPV1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ERD组
疝和腹壁外科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外科分支之一.疝病是基本外科的常见疾病.手术技术及修复材料的进展,大大推动了该专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黎介寿等率先向国内介绍了疝和腹壁外科的新进展,即无张力疝修复技术[1-2].1997年,马颂章将网塞-平片技术(Robbins-Rutkow技术)引进中国,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我国广泛开展.我国疝和腹壁外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目的 探讨伴有消化道出血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24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实验室检查、预后.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组的性别、T分期、M分期、肿瘤部位、Ki-67、危险度分级与未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67(OR=2.170,95%CI:1.236~5.043)、T分期(OR=1.773,95%CI:1.101~2.854)及肿瘤部位(OR=0.168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隐匿、侵袭性强、预后极差、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胰腺导管腺癌是其主要的病理类型.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胰腺癌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来lncRNA在胰腺癌中介导的细胞增殖与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迁移与侵袭、维持肿瘤干细胞特性、化疗耐药等生物学行为以及预后的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