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特征及入湖污染负荷估算

来源 :人民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以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cr)为污染物指标,对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水质、水量监测以及沿程追踪调查.同时结合同期降水数据和湖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阐述了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特征,估算了入湖污染负荷,并评估了入湖污染负荷对湖区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2014~2016年27条主要河流入湖总水量在2.87亿~4.74亿m3,汛期入湖水量分别占全年入湖水量的79.17%,74.90%和61.96%,入湖水量与流域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② 在时间尺度上,污染物浓度年内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趋势,雨季水质总体较好,污染物浓度空间上的差异不如时间尺度上的明显,污染物浓度与流域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③洱海入湖污染负荷年内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入湖负荷主要受水量控制,污染负荷贡献率顺序为北岸>西岸>东-南岸,入湖河流总氮输入量与湖区总氮浓度、总磷输入量与湖区总磷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是洱海氮磷的重要来源.
其他文献
近20 a来受长江入海泥沙锐减的影响,长江口滩槽系统发生相应冲淤调整,河势稳定面临新的挑战.选取长江口南支河段白茆沙和扁担沙滩槽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2015年冲淤演变过程和主要特征.结果表明:白茆沙总体上冲刷萎缩,沙尾冲蚀消失,固沙潜堤工程的实施使得冲刷态势得到控制,但南北水道分流格局呈单向发展,南水道冲刷南靠,威胁太仓港岸线稳定;扁担沙处于自然演变状态,沙体局部出现切滩,沙尾不断下移并挤压新桥通道,影响南支总体河势稳定.基于此,提出了稳定白茆沙汊道分流格局,遏制扁担沙切滩和稳定新桥通道的河势
内江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江公交集团)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座谈交流、12345政府热线、公交热线、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困难诉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难题.
期刊
对于有通航要求的感潮河段,闸泵联用将使内江排涝时间延长,排涝流量增大,导致排入外江的水流横向流速增大,影响通航.以中顺大围白花头水利枢纽为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手段模拟闸泵联调的情况下内江排涝对外江通航的影响,并提出了适用于涨潮、落潮及转潮不同工况下的整治措施.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在内外江交汇口设置两排导流墩,靠内江的一排导流墩作用是将内江出来的水流均匀分成若干股,第2排导流墩与第1排交错布置,并呈45°交角,作用是将分散的水流打散,利用多股水流碰撞的原理将能量消散掉,从而达到降速的目的.该整治技术具有普适
随着新年的临近,马鞍山市民即将迎来一批崭新的纯电动公交车.2021年12月28日,安凯新能源客车批量交付马鞍山长客公司发车仪式隆重举行,安凯客车党委副书记钱凤将金钥匙交到马鞍山长客公司用户的手中,这标志着25辆安凯纯电动G9公交车正式投入马鞍山市.
期刊
2021年12月16日,“防城港市投发公交公司新能源公交车发车仪式”在广西防城港高铁北站广场举行,随着现场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的缓缓发车,当地居民正式迎来“焕然一新”的绿色公交.响应民声,让群众满意.此次,比亚迪携手防城港国有公交上线全新纯电动公交车,不仅是积极配合推进主城区公交经营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公交运力不足问题的有效举措;更是便利市民低碳出行、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擦亮城市新名片的惠民实事.
期刊
2021年12月31日,中植一客传来喜讯,成都公交集团825辆新能源公交订单花落中植一客,其中400辆将会服务于2022年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创造了中植一客成立以来最大单笔订单.rn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成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连续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体系,积极营造良好推广使用环境.据悉,到2025年,成都力争基本实现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
期刊
2022年1月5日,中通客车首批冬奥服务保障人员正式出发,奔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启程即征战,中通客车冬奥护航任务正式启动.rn本次冬奥期间,共有40辆中通氢燃料客车参与张家口赛区的赛事交通保障工作,行驶路线为张家口奥运村到崇礼南高铁站.
期刊
2020年巢湖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巢湖流域最大30 d雨量居历史第二位,重现期接近50 a一遇.巢湖忠庙站最高水位13.43 m,居历史第一位.流域内河道除西河缺口站、无为站仅次于1954年历史最高水位外,其余各支流水位均处有资料以来第一位,给流域防洪带来严峻挑战.在详细分析2020年巢湖流域暴雨洪水及调度过程的基础上,总结暴雨洪水特点和成因,剖析了流域防洪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巢湖流域洪水主要特点为范围大、水位高且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洪水场次多.巢湖流域2020
随着两河口水库下闸蓄水,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调节能力增加约80%,对下游5个梯级电站运行方式影响较大.针对上述情况,从流域梯级电站投运水平影响开展分析研究,梳理了雅砻江梯级水电站的调度任务和基本调度方式,分析了流域水电站建设、电网建设及水资源管理等边界条件,建立了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选取5个动能指标,研究了两河口水库建成调蓄对下游梯级汛前消落水位影响趋势、程度和对动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河口水库建成后,锦屏一级水库在丰水年条件下减少了水库消落深度,增加了锦屏一级水库汛前发电水头;在来水偏枯时,
三峡水库汛期洪水分期是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前提条件.将宜昌站还原后的洪水系列作为三峡水库洪水分期的计算依据,选取天气成因以及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宜昌站汛期洪水分期特征.结果表明:多种方法分期结果相差不大,考虑工程调度需求,将宜昌站汛期分为3期:5月1日至6月20日为前汛期;6月21日至9月10日为主汛期;9月11日至10月31日为后汛期.根据洪水分期特征,计算了三峡水库前汛期和后汛期分期设计洪水.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进一步合理利用洪水资源以及发挥综合效益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