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传感器、嵌入式计算、网络和无线通信四大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中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护理、军事等各个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的远程医疗系统中,改善了远程医疗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提高了远程医疗系统的实时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远程医疗系统
一、无线传感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
国外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尤其在标准化方面。美国是远程医疗最早进入应用层面的国家,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家也都先后开展了无线远程医疗的研究与应用。1988年,美国提出“远程医学系统应作为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系统”的概念。1993年,莫拉提出一般可以把监控过程划分成4个部分,即生理信号采集、生理信息传输、生理信息分析和诊断、医疗干预。1994年3月,国际远程通讯联盟远程通讯发展局在Buenos Aires举行的世界远程通讯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远程医疗的问题。2003年,苏黎世ETH大学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AMON。
除此之外,很多世界领先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商也投身于远程医疗监控系统的研发中。例如Intel的Proactive Health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基于前摄性计算机系统的传感器网络,帮助被检测者在家中轻松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情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国内发展
1986年,广州远洋航运公司对远洋货轮船员急症患者进行了电报跨海会诊,有人就把它作为我国最早的远程医学活动。伴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1988年,解放军总医院通过卫星与德国一家医院进行了神经外科远程病例讨论。1995年,上海教育科研网、上海医大远程会诊项目启动,并成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研究室,该系统通过网络运行,具有逼真的交互动态图像。199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通过电子邮件与济南军区150医院进行了远程医疗会诊,并于同年8月正式成立了“远程医疗中心”,开展以电子邮件、可视电话、ISDN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远程医疗活动。1997年7月,中国金卫医疗网络正式开通。同年9月,中国医学基金会成立了国际医学中国互联网委员会。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越来越重视医疗服务的进步,出现了许多先进的远程医疗系统。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是一门综合应用科学,它融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远程服务理念。目前,它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的优势
1.实时性
用医疗传感器采集被检测者的生理信号,然后立即传送到系统的监控中心,使医生可以及时了解被检测者的生理状况。
2.灵活性
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布置监控节点,形成一个无线监控范围。被检测者穿戴上传感器后,可以在这个监控区域内较自由地活动而不影响监护。
3.便捷性
被检测者可以方便地穿戴监测装置,利于医生检测和诊断。
4.智能化
无线传感器远程医疗系统有自动检查机制和警告系统,系统会自动检查和处理被检测者的生理信息。
5.人性化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可以进行远程监护、远程诊断,病患可以在家里休养和活动,而不必受到医生的时时监守,这就减轻了被检测者和医护人员的体力负担和精神压力。
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的应用价值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远程医疗系统,它利用医疗传感器作为生理信息采集接口,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把采集到的生理数据传输到网关,再传送到远程监控中心,在远程监控中心对生理数据进行分析诊断,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医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给了患者较大的活动自由,患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得到医院监控中心的监护,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地发现并救治。
四、总结
远程医疗的应用领域在逐渐扩大,远程医疗的市场潜力将被大力挖掘。不仅患者能从远程医疗中获益,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来进行医学教育,达到医学资源共享。尤其是小型医院的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来丰富自身的医学知识,“见识”专家级别的手术全过程,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但是,远程医疗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病人的医疗信息保密问题、远程医疗伦理道德问题、医院数据库安全问题以及远程医疗中医疗事故索赔等。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完善远程医疗市场,使人们可以放心地接受远程医疗带来的便利,真正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远程医疗系统
一、无线传感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
国外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尤其在标准化方面。美国是远程医疗最早进入应用层面的国家,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家也都先后开展了无线远程医疗的研究与应用。1988年,美国提出“远程医学系统应作为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系统”的概念。1993年,莫拉提出一般可以把监控过程划分成4个部分,即生理信号采集、生理信息传输、生理信息分析和诊断、医疗干预。1994年3月,国际远程通讯联盟远程通讯发展局在Buenos Aires举行的世界远程通讯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远程医疗的问题。2003年,苏黎世ETH大学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AMON。
除此之外,很多世界领先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商也投身于远程医疗监控系统的研发中。例如Intel的Proactive Health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基于前摄性计算机系统的传感器网络,帮助被检测者在家中轻松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情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国内发展
1986年,广州远洋航运公司对远洋货轮船员急症患者进行了电报跨海会诊,有人就把它作为我国最早的远程医学活动。伴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1988年,解放军总医院通过卫星与德国一家医院进行了神经外科远程病例讨论。1995年,上海教育科研网、上海医大远程会诊项目启动,并成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研究室,该系统通过网络运行,具有逼真的交互动态图像。199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通过电子邮件与济南军区150医院进行了远程医疗会诊,并于同年8月正式成立了“远程医疗中心”,开展以电子邮件、可视电话、ISDN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远程医疗活动。1997年7月,中国金卫医疗网络正式开通。同年9月,中国医学基金会成立了国际医学中国互联网委员会。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越来越重视医疗服务的进步,出现了许多先进的远程医疗系统。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是一门综合应用科学,它融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远程服务理念。目前,它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的优势
1.实时性
用医疗传感器采集被检测者的生理信号,然后立即传送到系统的监控中心,使医生可以及时了解被检测者的生理状况。
2.灵活性
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布置监控节点,形成一个无线监控范围。被检测者穿戴上传感器后,可以在这个监控区域内较自由地活动而不影响监护。
3.便捷性
被检测者可以方便地穿戴监测装置,利于医生检测和诊断。
4.智能化
无线传感器远程医疗系统有自动检查机制和警告系统,系统会自动检查和处理被检测者的生理信息。
5.人性化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可以进行远程监护、远程诊断,病患可以在家里休养和活动,而不必受到医生的时时监守,这就减轻了被检测者和医护人员的体力负担和精神压力。
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的应用价值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远程医疗系统,它利用医疗传感器作为生理信息采集接口,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把采集到的生理数据传输到网关,再传送到远程监控中心,在远程监控中心对生理数据进行分析诊断,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医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给了患者较大的活动自由,患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得到医院监控中心的监护,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地发现并救治。
四、总结
远程医疗的应用领域在逐渐扩大,远程医疗的市场潜力将被大力挖掘。不仅患者能从远程医疗中获益,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来进行医学教育,达到医学资源共享。尤其是小型医院的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来丰富自身的医学知识,“见识”专家级别的手术全过程,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但是,远程医疗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病人的医疗信息保密问题、远程医疗伦理道德问题、医院数据库安全问题以及远程医疗中医疗事故索赔等。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完善远程医疗市场,使人们可以放心地接受远程医疗带来的便利,真正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