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六个无居民海岛野生植物物种组成及功能性状研究

来源 :四川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无居民海岛的植物物种组成及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对平潭六个无居民海岛的实地调查并结合资料查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无居民海岛面积小导致物种数偏少,平潭六个无居民海岛共发现有维管束植物70种,隶属41科70属;所调查的种子植物皆为被子植物;菊科Compositae(9属9种)、禾本科Gramineae(7属7种)为优势科.(2)外来入侵植物共19种,占总物种数的27.14%,以菊科、禾本科为主.(3)平潭六个无居民海岛植物生长型以草本为最占优势;生活型上,高位芽植物占比最多,隐芽植物最少;叶功能性状方面以革质叶、小型叶、单叶、全缘叶、叶被毛为主;果实类型以蒴果、瘦果、核果等干果为主;种子传播方式以风力传播、自体传播等非生物传播方式为主.通过本研究,了解了平潭这六个无居民海岛植物的组成与功能性状特征,为研究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未来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在达州市辖区自然条件下一般1年1代,幼虫期共5龄,新发现有极少数(0.95%)2年1代.1年1代型主要以3~5龄幼虫在木质部蛀道内越冬,越冬期为11月上旬—翌年3月下旬,幼虫期292~355 d,4月上旬化蛹,蛹期11~28 d,4月下旬羽化出孔,5月下旬—6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成虫一般补充营养4~30 d交配,主要集中在衰弱松树干高1~8 m区间横向刻槽产卵,5cm以下罕见刻槽,一般1槽产卵1粒,个别2粒,新发现有少数上部树皮光滑的无须刻槽
2019年至2021年,对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开展调查,分别在土城、虎牙和泗耳各调查了1条垂直样带,总计下铗10729铗次,布设陷阱3530桶日,采集标本1556号.确认保护区有小型兽类4目14科38属56种.和以往名录对比,发现原来列出的52种小型兽类有21种需修订,其中12种为鉴定错误或资料来源有误,9种属于分类地位变化,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变更了以前名录中10个种的拉丁学名.调查新发现小型兽类16种,对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名录进行了更新,对加强保护区内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2020年7月—9月,在南江县开展了岩松鼠核桃危害防治效果试验.针对研究区域岩松鼠活动行为特征,通过不同放置方式的毒饵取食情况比较、核桃落果统计和防治前后岩松鼠数量调查等方法,得出最佳防治方式.结果显示:1.挂箱中取食毒饵数量总体大于堆箱;2.挂箱和堆箱样地中的咬痕果占比不存在差异,均显著低于对照样地中咬痕果占比.3.通过防治可使核桃损失率从11.90%降至1.09%;4.在防治后的放置鼠铗样方中未捕获到岩松鼠.
通过将古树名木划分为经济果木型、习性型、风水林型、偶然因素型4个存活类型,分析了增城区不同存活类型古树名木的树种、数量、分布特征和衰弱情况,针对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出3点对策:完善古树名木认定,细化古树名木分级分类系统;分级分类施策,细化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细化管护及复壮措施,建立一树一策管护体系.
林业碳汇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植被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等多重功能,对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文献研究和项目实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管理、实施、成效和影响四个评价维度,构建了由4个准则层、12个方案层和40个评价要素组成的林业碳汇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更好服务于林业碳汇项目发展,为林业碳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借鉴与指导.
为了解雷竹林凋落物的持水性特征,采用室内浸水法对2种主要人工竹林下凋落物(未分解层、分解层)的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慈竹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5455.76 g·kg–1、最大持水速率为701.99%、最大吸水速率为9679.98 g·(kg·h)?1;慈竹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5720.91 g·kg?1、最大持水速率为715.99%、最大吸水速率为11372.6 g·(kg·h)?1;雷竹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4281.82 g·kg?1、最大持水速率为510.00%、最大吸水速率为7464.16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与人类生活的美好需求和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以普查、重点调查、访问、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省剑阁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开展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共计47种(66个(份)),隶属于28科36属.乔木36种,占76.60%;灌木9种,占19.15%;木质藤本2种,占4.25%.(2)从垂直分布来看,剑阁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800~1600m之间的低山至中低中山区,占全部种类的62.12%.其中海拔1000~1500
在前期立地条件为矿质黄壤的研究基础上,选择凉山州喜德县紫色土核桃种植区,开展肥料对比试验,以期在生产上为紫色土广布区核桃种植提出合理施肥建议.以4年生“硕星”幼树和10年生挂果树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T1:不施肥、T2:施用普通复混肥料、T3:施用专用无机肥、T4: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探究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幼树株高及挂果树果实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土壤类型施用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均能提高核桃幼树树高,增加果实产量.紫色土的核桃幼树树高、和果实的产量增长比矿质黄壤高,施用复合肥料比
以甘孜州5个县26个乡镇220个批次的松茸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区域松茸及采集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了松茸中重金属积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松茸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松茸产地土壤中重金属与松茸中重金属含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2
通过对引种至四川南部地区的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生长量、结果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生长健壮,发育正常,薄壳山核桃雌雄花期集中在4月6日—5月8日,嫁接苗定植4年后多数品种开始初果,5年时最高单株产量达1.24kg·株?1;初步分析认为,薄壳山核桃对川南地区气候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适宜种植发展薄壳山核桃,短期内可将29号、威士顿、761号作为主栽品种,21号、35号作为授粉品种进一步扩大区域试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