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理念初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99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性养成的重要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得学生健康成长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是班主任进行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从目前小学教育阶段来看,班主任主要是通过设置班长、组长、课代表等职位来对学生进行管束,这样的做法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针对班主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阐述班主任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 班主任 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内涵
  采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育模式,改变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全部由老师一人决定的规则,使得班级的一切规章制度全部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提供服务,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的施行主要有三个标准:首先,是能有效促进班级的各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其次,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并且还能够给不同个性、不同兴趣和不同规划的学生以合适的服务;最后,就是根据时代的进步制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进行规章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二、对于目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现状的分析
  1.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大多数的班主任仍然追求效率优先、成绩为上的管理理念,把学生当做是显示自己能力的检验品,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忽视了学习过程而过分看中学习结果。
  2.管理模式趋于单一化
  大多数小学采取的管理模式依旧是等级制的管理模式,教师一般依照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划分,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就会在班级担当一些职务。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使得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时,只能听到部分学生的看法和意见,而忽略了班级中的大部分人的观点,这就导致班中的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下降,引起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想不愿意表达流露的消极情绪,从而造成了班集体信息不流畅。
  3.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信息化管理已经渗入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普及大大便利了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但是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并没有在班级管理方面普及,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只是在信息的录入方面应用计算机,这样直接造成了班级管理效率低下。其表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首先,教师和家长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不及时、不全面,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教师也不能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不到位;其次,就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学生在独立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很难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助。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构建
  1.在班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个班级是由具有自主行为的教师和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构成的,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班级的构建和班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要想在班中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首先,就需要教师时时刻刻牢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且通过不断学习和进修,对以人为本的内涵充分理解,了解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形成机制和构成方法;其次,就是学校要多开展相应的活动,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推广,引导全校师生学习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2.建立合理民主的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构建,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所以教师应当在班中应为学生创造民主参与的机会和民主监督的机会。鼓励学生对班级的管理模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也要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反馈,并且将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在班级中公开讨论,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班级的管理事物也要由全班成员轮流管理,使得每个成员都能够从班级事物的管理中学到知识、得到历练。例如,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选出代表进行陈述,再通过全班讨论和投票,选出学生心目中合理的班级制度,这样不仅每个人都不会对班级制度产生反感情绪,还会自觉遵守班级制度。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虽然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但是,他们已经具有行事的能力,并且他们接受的是新时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所以他们有能力解决班级中遇到的问题。班级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学生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和基本需求,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声,制定真正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班级的管理应该以学生作为中心,切忌出现因小失大、以偏概全的情况出现,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进步,每个班级成员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实现班级事务和班级制度的全面、动态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孙远刚,杨文军.小学班主任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教育科学,2011,(06).
  [2]王俊山,卢家楣.小学班主任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11,(05).
  [3]李莉.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的模块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11,(05).
其他文献
宜油2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核不育两用系宜10A为母本,恢复系y05-40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油菜双低优质新杂交种。该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优势突出,四川省两年区域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帮助护士建立了"大护理"的理念,护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细致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互动式、人性化护理服务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的住院时间平
本文通过翠屏区农户水稻习惯施肥调查、配方肥大田对比试验进行了水稻配方施肥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翠屏区农户水稻种植习惯施肥的氮、磷、钾比例总体失衡;配方施肥纯收入较常规
摘要:化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在课堂上用故事引领,口诀记忆,并于生活实际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这种兴趣一直持续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既启蒙学生的化学思想又能让思维在学习过程中跳跃流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实验不离手,故事心中留,生活实际处处有;方法是关键,有口诀,编故事,勤实验;终极挑战思维训练,等一等、练一练、看一看。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在化学学习的喜悦与思维跃动中。  关键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通过市场分析、社会调查,明确《园林工程》课程目标,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6项工作步骤设计5个学习情境,运用多媒体、图
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办学定位不准、教学改革不深入和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基于现状,明确办学定位、提升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是新建本
目的:探讨复发性腮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诊治的复发性腮腺炎患者72例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