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越强EQ越弱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带过管理培训生,发现越是拔尖的学生,越有问题,他们的问题不在IQ(智商)上,而在EQ(情商)上。
  
  过五关斩六将闯进管理培训生之前,同学们的人生道路往往很顺,是家里的宝贝、成绩又好,但在企业,如果不能处理挫折,不会做人,是很难生存的。很多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的,心想:“这家伙工资比我们高两三倍,除了英语外,有什么比我们好?”要是他们一张扬,很可能就完蛋了。
  曾有位研究生,大家一会儿称他“LV男”,一会儿又喊他“香水男”,都没看好他,说:“这家伙半年就要滚蛋。”他每天喷着香水,戴着LV表、拎着LV包来上班。其实,这个男生真的不错。
  我就问他:“为什么这身着装上班?”
  他告诉我,他来自浙江,父母做生意的,生活的圈子里都是有钱人的子女。我说:“这个没问题。但是,到了不同的环境,要学会调整自己。否则,对你的评价是不利的。所谓人言可畏,唾沫也会淹死人。你很张扬,别人看你不顺眼,判断就会有偏差。”我建议:“周末、放假,进入朋友的圈子,喷香水、拎什么包都是你的自由。但在工厂,别人拎工作包,你拎LV包拜访顾客,你想干嘛?”
  后来,这个男生改变了发型,着装也跟员工一样,我就表扬他,说:“你成熟了。”他不需要改变内心,只要改变一下行为,把锋芒藏起来一点就行了。他听进去了,一年多了,他发展得很好。
  我还发现,90后有种“so what”(就这么样)的心态,觉得自己很牛。这种心态没有错,但是,要感恩,对人要尊重。
  有一次,我邀请一位三四十岁就走上总裁岗位的上级讲自己的成长故事。有一个管理培训生听完后,背靠着椅背,双手交叉在胸前,跷着二郎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她问:“Tom,我听了半天,你给我讲的都是what,我没听到一点how,你能告诉我how吗?”她尖酸刻薄。
  我就找她谈话:“你问的问题很好,但是,不要用这种方式。你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Tom,your story is amazing(你的故事太棒了)。然后鼓掌。能够教些tips,让我们跟你学得一样快吗?”
  Tom已经是总裁了,在企业我们不搞官僚,却对人要尊重。跟总裁都这样讲话,到了工厂,还不会被整死?我讲得很直白,问她:“这种方式与你刚才问问题,有什么不一样?”就这么一点,女生就明白了,学得很快。
  这些管理培训生非常聪明,也许这些事从来就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他们可能还觉得自己做得挺对,很酷。但是,在职场,这些表现往往是致命的。
  这些都是小节,注意了给人的印象就不一样了。年轻人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不一样而已。
  管理培训生的一项培养任务是锻炼领导力,听到这一点,有的管理培训生就沾沾自喜,认为要当领导。其实,领导力是通过领导工人团队、与工人打交道锻炼出来的,甚至要学会处理罢工等棘手问题。
  有一个管理培训生被直接安排到下面的工厂,带领一支30人的队伍。他工科出身,能力不错,但是,他不会转换角色。有一次,他要提高生产效率,做出了一份比较完善的计划,事先也没跟工人商量,就把计划表发下去,并要求第二天就按新计划工作。结果,第二天没人理他。
  了解情况后,我就找他,指着计划表说:“你的计划表还是英文的,你想过工人看得懂吗?我明天给你一份西班牙语的,你会怎么想?”。
  当领导,不要以为只要跟上级经理打交道就行,最主要的是跟基层人打交道,要学会以工人的语言与他们打交道。我遇到两个不错的管理培训生,各方面能力都强,几年后还是对与基层打交道没有信心。这阻碍了他们的上升通道。有几次,大中华区CEO与他们谈话,给他们晋升的机会,当片区总监,两个人都不敢接,他们知道无法胜任。
  管理培训生的眼睛不只是盯着中国,还要走向世界。别看许多人在中国都牛得不行,出了国,他们也有软的一面。真的出去了,他们会顾虑:自己强,别人更强怎么办?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亚洲人整体有点闷,不提问,回答问题时答不到点子上。出国前,我提前找人给他们讲跨文化交流。到了美国,我说:“Come on, guys。(来,上啊!)”会议中途休息时,我就问他们:“你们不是有很多话吗?问啊。”我就用这种方式引导他们,突破思维瓶颈。
  责任编辑:尹颖尧
其他文献
刘的班长说:“刘美名远扬,‘仙气儿’十足,如果您没有听说过,就是老师您太孤陋寡闻啦!”  这几年,我一直带毕业班的学生,很少关注低年级的孩子,  从大三的第一个学期才接手这个年级的学生。  所有,对于刘,我确实知之甚少。刘是怎样“仙气儿”十足的人呢?得找个理由见识见识他!  这理由不是因为他的仙气儿,而是他竟然旷课两周。  但绝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得先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研究我这个学生。  令我震惊的
为什么晚上总是睡不好?个中缘由在于,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弄懂到底是什么在催你入眠。  不管实际感觉如何,睡眠可不是什么能靠你的意志力随意启动的玩意。  其实环境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在细胞水平上操纵着你体内的睡眠开关。  睡眠有个神奇的特点,那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在每天晚上相同的时间感受到来自睡魔的召唤。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睡眠的启动部分依赖于你大脑内的一个时钟,这个时钟能够追踪记录地球的昼夜更替,而这
“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邮件我。”2013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一名女生因减肥,5月饭卡餐饮消费较少,结果收到校方一条关怀备至的短信,在网上引发热议。  这条短信来自华东师大的“生活预警系统”——通过了解学生一卡通消费情况,来寻找有经济困难的学生,从而进行一对一的“隐形”资助。同学表示赞赏:“这样的预警系统让冰冷的数据有了人性之美。”  秘密
临震预报做不到啊  Q:网上有时看到有人质疑地震学科,你怎么看?  A:地震预报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科学的研究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处理的,不能仅凭几张简单的图,几个数字就得出结论。地震带就那几条,有的人今天画几个圈儿,明天画几个圈儿,三四天就画个遍。然后,即使发震时间和预报时间差了十多天,震中差了几百公里,震级差了将近一级,他们也说是精确预报。这是算命,并不是预报。擅自预报地震是违法的,有些时候是会
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不中不西、不文不武的“四不像”。我在美国住了40年,今年已经78岁了。我学的是资讯科学,但对文学很有兴趣。当我要出书的时候,出版商把我的自我介绍包装成了——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读书人。这个目标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糊里糊涂当上校长  1956年,我大学毕业。梅贻琦校长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成立了原子科学研究所。那个时候,还没有原子科学这一学科。学电机的、物理的、化学的都可以去
在大学里,跟我的交际圈子一道蓬勃发展的,还有朋友圈。  我和尹小姐的友谊就源自于它。  开学那天,我和爸妈拖着箱子抱着纸袋走进寝室时,看到的是一个懒洋洋地伸着长腿看美剧的女孩,那就是尹小姐。看到有人来了,她暂停了视频迅速起身,喊了叔叔阿姨好,笑容却像融到一半的雪糕一样僵硬。  就这么相敬如宾地过了两个月,当校门口的餐厅从卖小龙虾到改卖羊蝎子时,我小心翼翼地问尹小姐,要不出去吃火锅吧。热气腾腾的火锅
2012年春节期间,方舟子和韩寒之战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写这篇文章时,此事还没有结局,我不想评论事情本身,只想结合自己的专业,从逻辑学的角度简单地谈谈方寒事件中,方寒二人在论战中所犯的一些逻辑谬误。这些也常发生在其他论战中。    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是通过诋毁对方的技能、才智、品格或人格,来否定对方论题。这属于直接人身攻击,也叫因人废言。例如:公共汽车上,大家正排着队伍按先后顺序有秩序地上
家里的房顶掉了漆,报了装修公司来修。上门的是一位35岁左右的师傅,穿戴干净利落,补起漆面像绣花一样仔细,补完后居然看不到一点点修补的痕迹,与之前担心的“补过一定很难看”的想法大相径庭。师傅说:“现在的工作分工很细致,像我们这个工种叫美容师,既然是美容,就不是简单地来刷个白漆能了事儿的。”我问师傅:“现在人工这么贵,你们出手一次一定价格不便宜吧?”师傅说:“现在的工人,都贵着呢,分工又细致,普通技术
专栏作者。忙时卖命,闲时卖萌,业余吐槽,专业做梦。专栏随笔零落于《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  但小利坚决说他没遇到过我,还说如果不是我在说梦话,就是让兔精给勾去了魂儿。  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如果没有想象力,就像一个没有双腿的人去参加赛跑。我知道这个比喻有点拙劣,可是在想象力这个项目上,我早在六岁那年就达到了人生中的巅峰。  如今已经没人能证明我这个说法,除了那只兔子。  六岁那年第一
对新疆的认识是在姥姥那儿积攒起来的。儿时的记忆里总是抹不去对渺无人烟的戈壁滩的想象,非常向往姥姥故事中的火焰山、天池和那神奇的雪莲……内心尤其敬佩那些生长在沙漠深处的胡杨,更是惊叹胡杨那“生而不死千年,死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千年”的杰出品格。长大后,听着《达坂城的姑娘》、《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更让新疆成为我梦想的地方。  听姥姥说她是当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的一员,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哪里是党和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