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选举后,菲律宾将如何推进禁毒战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angho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3日菲律宾举行中期选举,现任总统杜特尔特的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大获全胜,民调支持率高达70%以上。多数舆论认为,这将为他任期内接下来三年进一步改革铺平道路。三年前以特立独行、坚决干脆的行事风格著称的杜特尔特就任菲律宾总统后,在全国范围内高调开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铁血运动,已取得明显效果,使人民安居乐业更有保障,为沉疴已久的菲律宾带来了一股政治清流。杜特尔特在这次“期中考试”中能交出满意答卷,意味着民众对他过去三年来多领域政绩的高度认可,其中就包括声势浩大的禁毒战。那么,中期选举大胜后,杜特尔特禁毒战的下一步又将如何打?

铁腕禁毒的政治收益


  杜特尔特对菲律宾毒品积弊有着深刻认知,就任总统后便在全国范围内以雷霆之势铁腕禁毒,正是向选民兑现其竞选期间的承诺。
  第一,严重的毒品犯罪置菲律宾于欠发达陷阱。菲律宾地处亚太地理中心位置,国土由大小7000多个岛屿组成。复杂的海岸线和地形结构、亚洲大陆跳板式的地理位置,赋予菲律宾毒品交易以不易监测、激励冒险的天然优势,使菲律宾成为国际毒品向东南亚流动的重要集散地。从历史上看,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大肆掠夺菲律宾的资源,积极进行毒品贸易,在菲律宾形成了包括种植在内的毒品产业基础和浓郁的毒品犯罪氛围,例如菲律宾北部山区生产了全球约七成的大麻。此外,20世纪末期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菲律宾当局为促进经济复苏而放松了各种经济社会监管政策,毒枭充分利用政策漏洞大力发展毒品交易,政府官员的贪腐更是为毒品交易提供了保护伞,导致毒品产业、毒品犯罪越发不可收拾,菲律宾甚至被国际舆论冠以“东方毒品国家”之谓。
  杜特尔特任职总统伊始,菲律宾一亿多人口中吸毒人数高达400万,全国42000余乡镇中有1/4饱受毒品犯罪的困扰,70%的犯罪行为与毒品有关,毒品问题甚至覆盖了首都马尼拉92%以上的区域,境内活跃着十多个跨国贩毒组织和百余个本土贩毒集团。积弊已久的毒品犯罪又与贪污腐败、体制扭曲等相互交织,使菲律宾由“亚洲民主橱窗”“东方纽约”堕落成为“东方毒品之国”“亚洲病人”,似乎难以跨越欠发达的陷阱。毒品使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维度遭到极大危害,毒品问题往往又与各种社会问题相伴而生,导致宏观层面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如此一来,面对毒品泛滥和相关社会问题,菲律宾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杜特尔特铁腕禁毒具有可观的政治效应。毒品犯罪已成为危及菲律宾社会秩序乃至长远发展的一大恶性肿瘤,正如杜特尔特所言“毒品犯罪已成泛滥之势,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它像野火一样蔓延”。菲律宾民众对毒品以及毒品犯罪引致的诸多负面现象深恶痛绝。杜特尔特高悬禁毒利剑,使用强硬手段,多次公开支持警察或者普通民众直接杀死毒贩,也是充分考虑到借此尽快见到禁毒成效,从而赢得民众拥护。铁腕禁毒无疑是笔划得来的政治账,总体而言已然结出硕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民众在中期选举中对杜特尔特政府的高票支持,即可视为杜特尔特最直接的政治收益。
  第三,曾为市长的杜特尔特打击毒品犯罪经验丰富。杜特尔特本人的政治履历就提供了成功禁毒的样本。他在棉兰老岛上的南部大城市达沃市担任市长20余年,扎扎实实在基层政坛练就过硬本领,在菲律宾特色的政治体制中游刃有余,将社会治安恶劣的达沃市由“谋杀之都”“黑帮之都”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这无疑是他过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手腕的最佳证明,亦成为其政治资本的最大卖点。也正因此,他在当选总统后便底气十足地顺应民意、大开杀戒、向全国复制推广“达沃模式”,以期在短时间内解决菲律宾病入膏肓的毒品犯罪问题。

禁毒战下一步怎样打


  菲律宾官方统计显示,自政府于2016年7月发动禁毒战以来不到三年时间里,警方共开展十多万次扫毒行动,5000余名涉毒人员被击毙,逾17万名涉毒犯罪嫌疑人被逮捕。但这种铁腕禁毒方式也引起了国内异见人士、人权组织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可以预见,中期选举大胜后杜特尔特标志性的禁毒行动将更加严厉,不过菲律宾政府在未来禁毒战上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巩固作战成果,又要兼顾战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处理好“变革、发展、稳定”的内在关联,打出禁毒组合拳,形成持续而全方位地深入推动禁毒戒毒的良性治理态势。
  首先,战略上要夯实禁毒战的坚定性。毒品犯罪渊源已久,并与政治腐败、经济贫困等问题盘根错节,因此禁毒战决非一朝一夕可决。虽然治乱世需用重典,但杜特尔特持续禁毒仍面临重重挑战,尤其是面对警察和官员的牺牲、官员毒贩勾结以及政坛对手和境外力量的攻击,下一步更要力排杂音,保持头脑清醒和战略定力。作为主权国家的总统,杜特尔特无需为菲律宾人民之外的其他任何人负责。杜特尔特已向世人充分显示了与毒品作战的决心和意志。面对长子和女婿卷入涉毒丑闻的指控,杜特尔特表示决不护短,若情况属实则直接杀死长子和女婿,主动引咎辞职并开除同谋政府官员。
2019年5月13日,菲律宾举行中期选举。图为民众正在填写选票。

  其次,行动上要确保禁毒战的法治性。菲律宾铁腕禁毒的手段主要表现为“拘禁”“收监”等相对简单的形式,随着越来越多涉毒人员被抓获,监狱人满为患。在总统“杀无赦”的授权下,菲律宾形成了奖赏、鼓励全民参与的运动式禁毒,但与此同时也失之于“简单粗暴”,毒贩不但在拒捕时可被警方就地处决,亦可直接被社会人士击毙。这就导致“杀无赦”令在一定程度上凌驾于法律之上,甚至贩毒集团互相火并、上下线互相灭口,以及一些无辜平民饮弹而亡,穷人和社会边缘人士的法律保障无从谈起。下一步应增强禁毒战的法制性,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推动恢復死刑、降低承担刑事犯罪的法定最低年龄,以法律法规规制相关机构和人员行为,从而保证禁毒战的正义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再次,方式上要注重禁毒战的综合性。毒品犯罪一直与腐败、贫困并列为菲律宾三大顽疾,简单直接的铁腕禁毒治标不治本,禁毒战必须与发展经济、反腐败、加强教育、强化预防等协同推进。当前菲律宾治理毒品的手段略显单一。截至目前,菲律宾的戒毒所数量仍非常有限,全国的戒毒中心仅有40来家,戒毒专家也寥寥可数,戒毒康复干预措施比较匮乏,毒品安全和健康素养的预防教育尚难以有力实施。随着禁毒战的深入,毒品成瘾者的数量大为减少,下一步的禁毒任务应凸显“健康为本”的理念,各种戒毒治疗及康复干预手段也应及时跟进。
  复次,效果上要强化禁毒战的外溢性。杜特尔特的禁毒战除了给菲律宾带来治安环境的改善等直接效应外,间接地也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的健康存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甚至于还可借禁毒带动大国均衡外交战略,谋取外交独立自主权和菲律宾利益最大化。杜特尔特上任后,中菲两国共同努力,双方关系已从所谓“南海国际仲裁案”导致的严重倒退,实现了转圜、巩固、提升三台阶跨越式发展,并建立了中菲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强烈批评菲律宾禁毒战甚至干涉菲律宾内政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对于菲律宾禁毒战则予以主权上的尊重、道义上的理解、合作上的支持。毕竟中国对于近代遭受的鸦片毒害仍然有着惨痛的民族记忆,更对境内毒品犯罪零容忍。中菲在经济政治上也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菲律宾完全可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内正实施的“大建特建”规划,赢得中国对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诸多支持与帮助,尤其可在案件合作、情报交流、设备援助、人员培训、戒毒康复、多边合作等禁毒领域深度合作,通过进一步释放禁毒战的外溢性,从而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其他文献
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有哪些制度或规则需要完善和发展?  张良福:在《公约》制定的过程中,尽管大家想穷尽所有的海洋问题,但是肯定不能够包括所有的海洋问题。随着人类海洋能力的不断提升,肯定会有一些新问题浮现。即使已成文的法律规则,实践的过程中,还会碰到一些例外,而且政策执行过程中也有需要改善、完善的地方,这是总体的原则。  例如,国家管辖海域外的生物资源的养护和利用,就是一个新
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鉴于土耳其已从俄罗斯购买S-400防空导弹系统,美方将不向土出售其预订的逾百架F-35战机。他将此事归咎于前任奥巴马政府,称因当时的美国政府拒绝向土耳其出售“爱国者”导弹系统,才令土耳其转投俄罗斯怀抱。这十分“不公平”,在他看来,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会不太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失去“許多就业岗位”。根据《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土耳其从俄购买S-4
5月6日,土耳其最高选举委员会宣布取消3月底地方选举中涉伊斯坦布尔市长的投票结果,终止现任市长(反对党成员)的履职资格,并决定于6月23日重新举行选举。这是土总统埃尔多安及其领导的正发党在输掉伊斯坦布尔选举之后,经多方游说、反复施压争取到的“翻盘”机会,但引起反对党强烈不满,誓言要再次击败正发党。双方围绕伊斯坦布尔的新一轮争夺正式拉开大幕。  正发党在今年地方选举中失守的大城市不止一个,甚至连首都
2016年5月5日的《华盛顿邮报》披露,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特朗普宣称期待与美国情报机构官员会面并听取情报汇报。这一消息在美国舆论和情报专家当中引起轩然大波,人们质疑“口无遮拦”的特朗普能否保守国家机密。即便如此,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透露,按照现有制度,美国情报机构已准备好对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进行定期的《总统每日简报》汇报,该汇报将在两人正式获得共和、民主两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之后进行。
2019年6月25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游行示威,抗议巴林经济研讨会和美国的“世纪协议”。  6月25日至26日,由美国和巴林合办的“和平促繁荣”经济研讨会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此次研讨会自宣布召开以来,有关与会方、议题等的猜测、质疑乃至抵制就从未停止过。  除沙特、约旦、埃及、阿联酋、摩洛哥等国派官员出席研讨会外,多数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参加此次会议。作为主角的巴勒斯坦早就宣布不以任何形式参加研讨会,
1月1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发表新年贺词,他强调,有必要在新的一年改善朝韩关系。金正恩说,“冬奥会将是展示民族地位的良机。我们衷心祝愿冬奥会取得成功。”他说,作为血脉相通的同一民族,对同胞举办的活动同感欢喜并相互帮助,理所应当。“我们准备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派出代表团”。 金正恩提议,北南双方应共同努力缓和军事紧张状态,停止一切核战争演习,避免激化局势,营造半岛和平、民族和解氛围。    1月2日
在美国国会寻求改革《高等教育法》之际,白宫3月18日提出一项计划,要求为学生贷款设置上限,以遏制不断上涨的大学学费。  白宫的计划建议为联邦学生贷款设置上限,以免出现贷款者无力偿还的情况。不过计划没有提出具体的上限数额。据报道,白宫希望限制通过PLUS项目出借的贷款。该项目为联邦学生贷款,分为两种,一是由学生家长贷款,二是由学生本人贷款。根据目前PLUS项目的规定,可以获得的最大贷款金额等于学费支
很多人认为21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东盟关系中存在着对中国不利也不公的“二元结构”,即东盟在经济上相对依赖中国,但安全上严重依赖美国。甚至有人认为在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存在三元结构,即在此前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东盟政治体制欧洲化。但笔者认为,这样的看法过于简单,有失偏颇。    首先是东盟在经济上依赖中国的程度有多大?从贸易来看,中国连续七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其中2015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为4722亿美
2020年8月4日傍晚,黎巴嫩贝鲁特港硝酸铵发生爆炸,港口变成一片废墟。  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港口发生硝酸铵大爆炸,伤亡惨重,约30万民众无家可归,整座城市进入紧急状态。作为亚非欧陆海地缘交汇处与多个宗教文明交织的中东国家,黎巴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场冲击力近乎小型核爆的重大灾难将黎巴嫩脆弱的一面暴露在世人面前,對黎政局的冲击也是巨大和深远的。爆炸凸显社会治理失败  贝鲁特港优美清雅的海
据外媒近日报道,一年一度的盖洛普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仍然是最受美国人钦佩的男性和女性。  据悉,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得票率为14%,排在奥巴马的17%之后。2016年,奥巴马以22%领先特朗普的15%。希拉里获得9%的得票率,成为最受钦佩的美国女性。2016年希拉里在普選中以近300万张选票的优势领先特朗普,但在选举人团投票中落败。这足以让她领先米歇尔·奥巴马两个百分点,领先排在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