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内脓毒症患儿肠内营养中断现状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11B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脓毒症患儿肠内营养中断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观察并每日记录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北京儿童医院PICU住院的脓毒症患儿肠内营养摄入情况及中断原因。根据肠内营养有无中断进行分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儿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9.67(5.36, 37.0)月龄。肠内营养中断组患儿50例,肠内营养无中断组患儿10例。肠内营养起始时间为入住PICU后2.59(1.53, 3.67) h;83%(50/60)的患儿发生肠内营养中断108次,共696 h,其中纤维支气管镜及影像学检查所致肠内营养中断较为常见,分别发生27及29次。肠内营养中断时间与总观察时间比例为0.04(0.02,0.08),且和小儿危重症评分无关(r=0.12,P=0.38)。肠内营养中断组患儿PICU住院时间长于无中断组[(12±7)比(7±4) d,t=2.18、P=0.03],但28 d病死率并无明显差异(6例比1例,χ2=0.00、P=1.00)。

结论

脓毒症患儿肠内营养因需要禁食的各项操作、检查及喂养不耐受等而中断。肠内营养中断可能与脓毒症患儿PICU住院时间延长有关,但需远期研究进一步论证。

其他文献
期刊
介绍了新医改以来河南省社会办医的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河南省社会办医存在的现实障碍,认为观念障碍和政策执行乏力、缺乏统一规范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流动受限,是制约河南省社会办医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从社会办医的发展定位、计划和市场作用的综合发挥以及扶持与监管并重等角度,对社会办医的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以期促进我国社会办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介绍了申请会诊医师与远程会诊医师"咨询关系"的法律界定以及远程会诊医师与患者之间"医患关系"的法律界定,阐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远程会诊法律关系的认定方法与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并进一步探讨了申请会诊方与远程会诊方责任分配的依据和具体方式,以期为远程会诊有序、持续地发展提供参考。
目的对三明市部分医院医改启动前后的医疗效率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三明市1家市级综合医院、2家县级综合医院和2家县级中医院为样本,从医疗工作强度指标、工作效率指标2个维度,以及出院人数、门急诊人数、医生每日人均负担住院床日数、床位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个二级指标进行研究,对数据先采用描述性趋势分析,后运用综合指数法来分析样本医院医改启动前后医疗效率的变化。结果三明市5家样本医院平均住院
期刊
目的探讨PIK3CD基因突变所致激活PI3K-δ综合征(APDS)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临床诊断的2例APDS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对先证者进行基因筛查,发现可疑致病基因,利用一代测序进行验证,并对患儿父母进行验证,进而分析获得的基因结果。结果2例患儿均为女性,就诊年龄分别为2岁4月龄和5岁,均以反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肝脾淋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在重症儿童中的发生率及其与胰腺损伤关系。方法按照协助组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来自全国17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水平,将患儿分为正常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正常),轻度升高组(1倍<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3倍),显著升高组(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3倍),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