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DIC患者78例做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做为对照,分别命名为研究组(DIC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两组均进行凝血与纤溶标志物的检查,比较两组受检人的凝血常规指标(aPTT、PT、TT、Fbg、D-D和FDP)和血栓四项指标(TAT、PIC、TM、t-PAI-C).结果 (1)DIC患者凝血指标中aPTT、PT、TT、DD、FDP均高于对照组,Fbg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DIC患者血栓四项指标(TAT、PIC、TM、t-PAI-C)均高于对照组(P<0.05).(3)不同时期的DIC组间比较,aPTT、PT、TT、Fbg、DD、FDP、TAT、PIC、TM和t-PAI-C差距明显(P<0.05)..结论 在DIC的诊断过程中,采用凝血与纤溶标志物检测指标对比分析,能够早期发现DIC患者并对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给予评定.从而为患者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及对通气功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80例AECOPD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通气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65.00%(26/40)(P<0.05).两组治疗后气道阻力(RAW)、比气道阻力(sRAW)水平降低,比气道传导率(sGAW)水平升高,观察组RAW、sRAW水平低于对照组,sGAW水平高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双抗血小板药+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与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双抗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抗+LMWH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出血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比例、硝酸甘油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改善程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抗联合LMWH治疗冠心病,对心绞痛等症状改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提升冠脉血流情况、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增加出血的并发症.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100例AIS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rt-PA)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44/50),高于对照组64.00%(32/50)(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观察组aPTT、PT、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弹力图(TEG)显示:两组
目的 观察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施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100例ACI对照组(50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常规药物+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对比剂达峰时间(TTP)].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缺损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PCI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TEG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将血小板抑制率>20%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0例),血小板抑制率<20%的患者设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持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TEG指标、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长于对照组,凝固角(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凝血指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以120例肺癌患者为对象,以1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指标,分析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D水平在TNM分期中呈现差异(P<0.05).aPTT、PLT、Fbg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腺癌组D-D水平高于鳞癌及其他组(P<0.05),鳞癌组D-D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目的 对比研究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及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科病房及门诊治疗的138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达比加群组及华法林组,每组各46例,随访6个月,比较3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不良发应的发生率和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及肝肾功能.结果 3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达比加群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较华法林组低,但差异
目的 研究分析替格瑞洛对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其及对心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运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心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参数.结果 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对照组短(P<0.05),左室射血分数
目的 分析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VPA)后深静脉扫描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64例疑诊肺栓塞病例,一全部开展CTVPA,扫描范围由患者膈顶一直到主动脉弓水平.其中60例实施双下静脉造影,由患者膈顶一直到小腿上端位置.分析以上两种检查方式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全部开展CTVPA检查以后,1例患者无法诊断.24例存在不同范围肺动脉栓塞以及不同程度肺动脉栓塞,其余39例存在深静脉血栓.60例接受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患者,其中阳性40例,血栓分布在股静脉以及腘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在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LPL)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以90例LPL患者为对象,以同期9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凝血指标,分析其余LPL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90例LPL患者接受治疗,凝血功能指标未见明显改善,未发现出血或血栓性死亡患者.结论 LPL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类型无明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