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败走美利坚 而今筑巢三大洲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y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独有偶,作为近些年全球军火买家中的“大哥大”,印度也将把这款多用途加油机收入囊中。印度与空中客车军机公司(Airbus Military,EADS公司的子公司)已于2013年1月签署了购买6架A330 MRTT多用途加油机的意向合同,据悉,这项高达16亿美元的合同谈判将在未来3个月内启动,但双方正式签署购买合同至少要等到今年底或明年初。印度消息人士透露,购买的A330 MRTT多用途加油机将全部部署在西孟加拉邦的巴拉格尔,用于保障部署在印东北部与中国接壤地区的战斗机。
  那么A330 MRTT多用途空中加油机到底值几斤几两,让澳军方高层官员在公开场合对其大加赞美,让印度军方放弃俄制伊尔-78而对其垂青有加。A330 MRTT相继落户这些地区军事大国,究竟对这些国家的战略意义何在?对其所在地区的安全局势影响何在?解答此类问题是一次很好地分析并展望各国军队建设和军备发展与国家战略互动关系的机会。本文将通过以上多个角度解析这款黄金装备筑巢三大洲的非凡意义。
  划时代的黄金装备——全方位的空中能力
  A330 MRTT多用途加油机(MultiRole Tanker Transport,MRTT)是空中客车军机公司在A330-200客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型多用途加油机。机长58.8米,机高17.4米,翼展60.3米,空重125吨,最大起飞重量233吨,最大飞行速度88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86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达14800千米。飞机安装两台发动机,发动机型号可在罗·罗公司的“瑞达”772B、通用电气CF6-80EA4和普·惠公司PW4186A中选择。采用3人机组成员,其中2名飞行员和1名空中加油操作员。
  A330 MRTT是世界上最大的加油机之一,其载油量仅次于美国KC-10A加油机,其油箱主要分布在水平尾翼、机翼两侧和位于机身下方的中央油箱,这些油箱总共可装下111吨的燃油。如果有必要,该机还可以在机身客舱地板下的行李舱空间里安装辅助油箱,进一步增加飞机的燃油携带量。在执行空中加油任务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加油装置,空客公司提供的选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巴姆”(Cobham)905E软式加油吊舱和“飞桁”(ARBS)硬式加油装置组合而成具备软-硬式空中加油能力的加油机,即澳大利亚、沙特、阿联酋选择的机型。另一种是用Cobham 805E机身软式授油装置替换机身下的ARBS硬式加油装置,机翼下仍然装备Cobham 905E加油吊舱,成为只具备软式空中加油能力的加油机,英国皇家空军(RAF)选择的便是此款;而印度现役军用飞机都采用伸缩或固定加油探头,因此印度购买的A330 MRTT可能会选择第二种方案。
  其中的ARBS硬式加油装置是由EADS自投资金近1亿美元研制,其采用了电传控制,能提供精确、可靠的空中加油能力。该系统具有一个自动载荷减轻系统和独立的断开功能,以及多余度作动系统和电源。该系统还带有一套集成的2维和3维增强视景系统,可执行白天和夜间的任务。该系统的先进特性使其可以为所有具有合适装备的受油机实施加油,并很容易适应未来任务需求,包括为无人机加油等。
  A330 MRTT装备了先进的空中加/受油控制系统,系统包括加/受油控制台、视觉增强系统及其他支援设备。视觉增强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可旋转的高分辨率摄像机和机身尾部的监视盒。整个系统可帮助控制加油操作员实时监控飞机后方180°范围内的情况。加/受油控制台又名“遥控空中加油员工作站”(RARO),位于飞机驾驶舱内,RARO装有多个液晶显示屏,除了显示视觉增强系统所传回来的画面,还可以显示机载燃油总量,燃油分配、空中加油的流量、温度和输送燃油的总量等信息。这些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更好地帮助空中加油操作员完成空中加油作业,同时也大大减轻空中加油操作员的负担。反观美军现役的KC-135和KC-10,加油员则均需要在尾舱内透过玻璃窗口对空中加油过程进行目视操作。
  A330 MRTT最大的特点是作为加油机的同时,还可以做为“兼职”运输机,这也是空客公司宣传该机时着重强调的特点。在飞机满油状态下,该机仍能携带45吨的货物或226名士兵。在执行伤员后送任务时,A330 MRTT货舱和客舱可搭载医疗急救设备和数量约为120副担架。该机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装载北约标准运输集装箱的需求,飞机可携带32个463升北约标准运输集装箱。可以看出A330 MRTT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加油机,而是一型多用途飞机,可执行空中加油、战略运输等任务。
  和大多数加油机一样,A330 MRTT也装备了较为完善的自卫系统,系统包括导弹逼近告警装置、红外干扰系统等等,其座舱以及一些重要部位还有装甲保护,可抵御一些轻武器的攻击。
  败走美利坚——KC-X项目竞标风云
  A330 MRTT在2007年6月首飞成功,该机平台性能优异,可执行多种任务,一面世就吸引了不少世人的目光,空客公司也对该机寄予了厚望,希冀其能在国际空中加油机市场中崭露头角,尤其是能得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军方的军事采购订单。不过,不曾想被EADS寄予很大希望的A330 MRTT却落了个败走美利坚的结局。
  美国空军KC-X项目的竞标,实质上是EADS北美公司和波音公司争夺五角大楼大额军备订单首轮交锋。KC-X是美空军用于取代老旧的KC-135的下一代空中加油机项目,合同数额179架新型加油机,总金额350亿美元。该项目的竞争可以追溯到2001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一轮竞争中,2002年3月,美国航宇公司被淘汰,剩下两个竞争对手,即波音公司和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EADS联合体。接下来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个美国国防部第二大订单的竞标竟然在波音公司和诺·格/EADS联合体之间打打停停的持续了10年。   美空军在2007年公布了KC-X项目的招标细节,随后又对原方案做了大幅修改。2008年2月29日,选择了诺·格公司和EADS团队的方案——在空客A330-200基础上研发的KC-30加油/货运机。该机型在美空军设定的任务能力(包含五个子因素,即关键系统要求、系统集成和软件、产品支持、项目管理、技术成熟度和验证)、历史表现、机队空中加油综合能力等3个评估方面完胜波音方案,并在世界多国的多次竞标中接连击败波音的KC-767方案,赢得了英国14架、阿联酋3架和沙特6架的订单。紧接着同年3月11日,波音公司向联邦审计总署(GAO)提出了对这次招标结果的抗辩。2008年7月,美国国防部开始了新一轮的招标过程,但同年9月又宣布招标要等到次年新一届总统任期开始。
  2009年9月,美空军重新开始了竞标步伐,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竞标条件。2010年3月8日,诺·格公司以新的竞标条件过于偏袒波音公司为由,退出了竞标,留下EADS成为同波音公司进行最后阶段竞标的唯一对手(这期间有个小插曲,本来美国航宇公司和乌克兰安托诺夫公司的联合体也提交了竞标申请,但美空军以该方竞标申请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截止时间5分钟,拒绝了美国航宇公司联合体的申请。美国航宇公司不服,随后也向GAO提出抗辩,但结果却被驳回)。最终在2011年2月24日,美空军正式宣布波音公司的KC-46方案获胜,并被命名为KC-46A。
  结果宣布以后,EADS北美地区主席 Ralph Crosby并未对这一结果提出抗辩,他认为波音公司的竞标价过低从而导致公司很容易亏损:波音公司为了在这场耗时10年的“持久战”中获胜,报出了研发阶段44亿美元、封顶价49亿美元的“超低价”,其中还包括2017年第四季度要交货的18架KC-46A。军工业内分析师皆认为,波音公司最后中标KC-X项目可以说是一次“惨胜”。欧洲的EADS虽败犹荣,这次交锋至少说明了欧洲军工巨头通过并购,实力相对上升;而美国军工巨头即使在“主场”竞争中,也不可轻视欧洲同行。
  若EADS竞标KC-X项目成功的话,无疑将会成为其扩展美国市场的重要立足点,而这也可能就是波音在KC-X合同竞标价始终低于EADS的部分原因。毕竟,谁又想让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兵临城下呢?不幸的是事情没能如愿,EADS目前仅仅在美国德州的大草原城和密西西比州的哥伦布拥有欧洲直升机公司的制造基地,这同美国对手相比还是欠“火候”。
  波音取胜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成本价格,另一个则是掺杂着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非完全商业竞争,而这几乎可以说是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2008年2月开始的第二轮竞争中,EADS方案获胜后,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暗示,希望波音公司获胜,当然他不可能直接这么说,实际上他说的是:“鉴于这个项目的操作风险将会很高,竞争必须在确保公正和透明的过程中重新开始,并且应充分考虑军方的需求。”
  波音公司的游说集团一直在国会、国防部努力到竞标的最后一刻,而他们的理据便是:这项订单将创造至少5万个就业岗位,涉及40个州的800余家供货商。而波音公司的总部正是在奥巴马的家乡伊利诺伊州,可以说,波音公司虽在技术层面逊色于EADS,但波音在政治层面的资源积累也是EADS难以望其项背的。
  西方不亮东方亮——独享地区大国的青睐
  截止2013年2月,已交付用户和已签署购买意向合同的A330 MRTT已达36架,它们是澳大利亚的6架、沙特的6架、阿联酋的4架、英国的14架和印度的6架,堪称是除美国波音家族外的第二大加油机阵容。并且法国和巴西也表示出了采购意向,有国际防务分析师预测,在未来30年的国际空中加油机市场,A330 MRTT至少还有150架的市场空间,这或许也是填补了在美国KC-X项目中失去的订单。
  此次在印度和A330 MRTT同台对擂的是俄罗斯伊尔-78M加油机,该机是在伊尔-76运输机基础上研制的大型空中加油机,最大载油量可达106吨(货舱内增添储油设备,无货运能力)。2001年印度向俄罗斯购买了6架伊尔-78MKI加油机,2006年印度空军再次提出购买6架加油机的计划,当时印度空军表示将增购6架伊尔-78MKI加油机,但接下来一系列因素让“煮熟的鸭子”从俄罗斯人手里飞到了欧洲人的餐盘上。
  印度首批伊尔-78MKI加油机虽然是向俄罗斯购买的,但生产厂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飞机厂,当时的合同金额约为1.6亿美元,后来由于俄罗斯把伊尔-76、伊尔-78的生产线转移到国内,一方面拖延了时间,另一方面伊尔-78的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印度再也无法像先前那样以如此低的价格买到伊尔-78MKI,而且在服役过程中还出现了俄罗斯断供伊尔-78零部件的情况,A330 MRTT的横空出世让印度人多了一种选择,虽然其价格高昂,但其性能先进,多用途能力强,这是伊尔-78MKI无法比拟的。再加上俄罗斯在俄印防务合作中表现糟糕,如在“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改装过程中交付时间一拖再拖,价格一路猛涨,其购买的“塔瓦尔”级护卫舰的交付时间也多次推迟,俄印军事合作的诸多变数,进一步促使印军方倒向A330 MRTT。
  通常,对于一款军事装备从研发、服役到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全面作战能力的分析,只是局限在战术技术层面,如美军的F-22、F-35、MV-22等新款战机的技术指标、战术战法想必很多人都很清楚。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款经典的军事装备或一个复杂的军事系统却更可使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达到其更高层面上的国家战略目标。从过去的苏联“红色战斗机”米格-21,到美国至今仍在外销的国际战斗机F-16,就都是苏联和美国进行地区结盟和推行其国家外交、军事战略的手段之一;而美国正在东亚、中东、欧洲等多个地区倡导的导弹防御系统也是有着政治战略意义的军事系统。而A330 MRTT这款黄金装备对于三大洲的地区大国而言,同样饱含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印度空军的战略意义
  印度此次购买A330 MRTT多用途加油机是印度打造21世纪战略空军的重要举措之一,20世纪50年代印度空军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通过和邻国巴基斯坦的多场战争,印度空军在战火中成长壮大。在确定发展战略空军之前,印度空军是一支战术性空军,其空军战略“守势防御”的成分居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建设战略空军的呼声也日益高涨,90年代后期,印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战略空军发展战略,其主导思想是“战略性威慑防空”,即印度空军不仅需要经受住敌国的最初攻击,而且还要有现代化、高性能的远程作战飞机,通过空中加油,延长空中作战时间,对入侵之敌进行大纵深、高强度打击。
  众所周知,印度一直在积极发展核打击平台,希望建设由空中、海上、陆地核打击平台组成的“三位一体”核力量,印度空军是印度最早拥有核打击能力的军种,因此空基核力量一直是印度核威慑的核心,空基核力量建设成本低,门槛也比较低,印度在1998强行进行核试验后一直努力增强其空基核力量,印度空军最早具备核打击能力的是“美洲虎”攻击机,后来“幻影”2000H战斗机也具备该能力,据悉,印度组装的苏-30MKI也将具备核打击能力。“美洲虎”攻击机的作战半径较短,目前,印度把空基核力量寄托于“幻影”2000H和苏-30MKI这两型作战半径更远的战斗机上,2010年,印度战略司令部就向国防部提交建立2支由40架战斗机组成的核攻击中队。A330 MRTT多用途加油机加入印度空军后,其空基核力量的打击半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增强印度的核打击和核威慑能力。
  同样的道理,A330 MRTT多用途加油机也将增强印度空军远程战术打击能力,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次空中加油,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可提高25%~30%,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可提高30%~34%,印度空军“幻影”2000H、苏-30MKI战斗机都具备空中加油能力,未来服役的“阵风”战斗机也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苏-30MKI战斗机最大航程达3000千米,经空中加油之后,其航程可达5000千米,作战半径超过2000千米。A330 MRTT最大载油量达111吨,可同时为三架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以每次加油量为2吨计算,除掉自身的用油,A330 MRTT一次出动大约可以为30架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延伸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提高空军的对敌纵深目标的打击能力。
  目前,印度空军装备了3架 “费尔康”预警机,其“自研”的EMB-145I预警机也即将装备部队,“费尔康”预警机的空中平台是改装了PS-90A发动机的伊尔-76运输机,在执行任务时可以持续飞行6小时左右,印度未来5架“费尔康”预警机的数量勉强可以保证战区24小时不间断执勤满足要求, EM-145I预警机的加入也有助于提高监视能力,但印度国土较大,据估计印度空军若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空中预警指挥体系,至少还需要5架同型预警机。在预警机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空中加油延长其飞行时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费尔康”通过空中加油后其持续飞行时间超过10小时,EMB-145I的持续飞行时间也可以超过8小时,而印度装备的“费尔康”和EMB-145I预警机都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因此,A330 MRTT多用途加油机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印度空军的空中指挥控制和监视能力。A330MRTT多用途加油机还助于提高印度空军的远程投送能力,其45吨的运载量已经达到大型运输机的标准,其巨大的航程也满足远程投送的需求,因此,A330 MRTT将和印度C-17、伊尔-76等运输机一道,成为印度空军远程投送力量的中坚。
  对英国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战略意义
  英国、澳大利亚均是美国的核心盟国,其中前者是和美国有同文同种的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的北约成员国,后者则是美国政府推行“重返亚太”战略的“南锚”(日本是“北锚”)。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英澳两国军队就是同美军“出生入死”世界热点地区的铁杆盟军。
  至今,美军虽然有约600架空中加油机(其中400余架KC-135、50余架KC-10、100余架KC-130),不过KC-135的平均机龄已超过50年,美空军2001年展开的经济使用寿命研究(ESLS)对KC-135加油机队做了相当复杂细致的研究。乐观估计至2040年约剩350架KC-135可用,悲观估计约剩200架可用。而KC-10机队的平均机龄虽然有不到30年,但面对美军繁重的空中加油任务,50余架的数量显然不堪重负,使用起来难免捉襟见肘。美国出于自身实力的相对下降和国家战略的需求,已经大大削减了驻欧美军的数量,北约的“灵巧防卫”政策便是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欧洲国家需要更多地承担防务义务。RAF装备的A330 MRTT将对英美两国空军的联合作战能力形成有力提升,特别是加强了其对欧洲地缘边缘的传统动荡地区(巴尔干、中东、北非)进行军事介入的能力。而在欧盟内部,相对于其他国家日益收缩的空中力量,由14架A330 MRTT组成的空中加油机“舰队”甚至可以提高英国在欧盟成员国防务事务中的话语权。
  至于地处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战略要地的澳大利亚,由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AAF)的资产有限,因此A330 MRTT能带来的提升也有限,其加盟RAAF更重要的意义是对于美军在亚太地区的空海一体作战的支援作用。五角大楼已在其位于亚太地区的若干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基地加强部署尖端空中力量,如在日本部署了MV-22倾转旋翼机,在关岛常态部署F-22隐形战斗机和B-2隐形战略轰炸机,以及即将在航母上部署的X-47B无人隐形攻击机,如若RAAF的6架A330 MRTT投入作战保障行动,会减轻美军空中军事行动的负担,使其本已强大的空中火力打击和空中兵力投送能力得到更多的加分,促进美澳军事同盟联合作战的能力。
  对沙特和阿联酋空军的战略意义
  沙特和阿联酋一直是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的核心国家,尤其在始自2010年年底的“阿拉伯之春”中,扮演了重要“推手”角色。自与以色列关系趋于稳定后,海合会国家首次对外用兵是1991年解放科威特的海湾战争,接着是参与了西方国家2011年对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空中打击行动。
  随着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的伊朗持续坐大中东地区,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的海合会君主制国家形成了愈加强烈的防务意识。海合会6国军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保持约12%的世界高水平。1992年,第一支海合会联合军事力量—— 5000人的“半岛之盾”步兵旅组建完毕。2011年2月,巴林局势陷入动荡,应巴林王室哈利法家族的求援,同年3月14日,由1000名沙特士兵和500名阿联酋警察组成的“半岛盾牌”部队开进巴林。未来,海合会将会进一步打造这支“半岛之盾”部队,从而形成事实上的海合会君主制国家的军事同盟。
  要形成多国军事同盟,就要有对周边地区投射政治、军事影响力的能力。坐拥大量的石油美元,沙特、阿联酋一直信奉把大笔资金投入军火采购会给他们带来安全。迄今,沙特空军已经是全部的英美装备,论质量和数量均堪称中东的空中力量盟主,沙特空军主力战机包括:195架F-15SA、72架“台风”、120架“旋风”。另外,欧美军火商还利用他们与沙特皇室成员的“特殊关系”,向其推销更多的军火,前些年爆出的英国BAE系统公司性贿赂沙特亲王的新闻就是一个佐证。
  面对伊朗建立的多种型号的地对地弹道导弹,沙特、阿联酋一方面积极相应美国提出的建立中东版本的导弹防御系统,另一方面,两国也把具有更加灵活反击能力的空军作为发展重点,两国每年均参加美军领导的在中东地区的军事演习和在美国本土举行的“红旗军演”,以图训练高素质的飞行员,使高技术装备和高智商职业军人形成有力结合。10架A330 MRTT加盟使两国空军拥有了对伊朗发动大规模越境空中打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伊朗军队在地面部队和导弹等方面的部分军事优势,对于稳定海合会国家和伊朗之间的军事平衡会起到相当的作用,堪称是使“半岛之盾”空中力量获得能力倍增的“阿拉伯飞毯”。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通过政府投资为主、乡镇配套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学前教育“补短”工程,江山市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但其与当前农村对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需求尚有较大距离。本文从进一步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师资保障、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四个方面来谈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方法,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践和策
从首架X-37B飞行器在2010年成功完成了太空之旅,到第2架X-37B飞行器无限期延长飞行任务,美国空军在近两年时间里对X-37B飞行器在轨期间所实施的任务一直秘而不宣,只是强调旨在为发展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空天飞行器测试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更是进一步引发了外界对这一项目的诸多猜测,特别是潜在军事用途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莫衷一是  在X-37B飞行器的发射升空的前后,美国空军官员
B-17“飞行堡垒” (Flylng Fortress)轰炸机,是历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轰炸机中的一种,它采用了革命性的设计,可以飞得更远、载弹量更大,B-17曾经参加了盟军对纳粹德国进行空中打击的每一次战斗并赢得了不朽的声誉。
【摘要】家校合作的效果决定着教育的最终结果。给予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视角,对当前家校教育合力进行再认识,提出“转变观念、智慧沟通、参与课程”等家校教育合力策略,增强“我们”意识,建立健康和谐的新型家校生态圈,真正做到家校合作、协同育人。  【关键词】家校生态圈;家校教育合力;家校协同育人  一、对当前家校教育合力的再认识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校合作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教育最终的效果,然而,当前教
安东诺夫安-2运输机,北约代号“马驹” (colt),其原型机首飞于1947年8月31日,到1960年该机停止生产时,苏联已经生产了5000多架。1960年起主要生产基地移至波兰的梅莱茨工厂,到1985年总共生产了大约10000架并以低速一直生产到90年代中期。从1957年起,这种飞机以运5为编号,在中国石家庄生产了超过1500架。据推测安2飞机的总产量超过17000架,是二战结束以来生产数量最多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山区学校化学教师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结合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偏远山区学校;化学课堂有效性;情景创设;多媒体技术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部分教师都能自觉意识到要运用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去指导日常教学活动,积极在化学课堂上创设更多的与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具体教学情境,引导
明日之星  1918年初,一位身材矮小的德国军官来到了乌德特的指挥部。他正是骑兵上尉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大名鼎鼎的“红男爵”。里希特霍芬问乌德特是否愿意到他的第1联队作战,乌德特不假思索地当场应允。在一个雨天里,里希特霍芬与乌德特于佛兰德斯的一个帐篷中见了面,里希特霍芬指出乌德特已有击落20架的战绩,并说道:“你对我们来说似乎已经成熟了,你认为呢?”而乌德特回答了“是”。在看了乌德特于一次
1938年,因报道西班牙内战而出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徘徊于熙攘的西安街头,为战时中国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记录。其中的一张照片,是一位中年男子冲着镜头微笑,他背上的儿童望向远方,头戴的配有航空风镜的皮质飞行帽格外引人注目。  卡帕还不知道,这个孩子的“行头”,正是1938年的中国最流行的打扮。进入抗战的第二年,中国空军英勇抗敌的故事,还时刻撩拨着人们记忆的弦,激励着战争中的国人。潜移默化地,中
对西科斯基公司的雇员和当地的公众来说,1972年是令人振奋的一年,UTTAS项目的获得使得公司未来一片光明。拿下UTTAS项目之后,西科斯基公司有可能一扫在直升机生产上持续15年的萎靡不振,并停止连年不断的裁员,这也是西科斯基公司多年来首次在陆军直升机竞标中获胜。为了赢得UTTAS项目,西科斯基公司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团队,提出了明确的研制思路,采用了正确的技术理念,研发了创新的设计方案。无疑,在此
7月31日,韩国防务采购计划管理局(DAPA)宣布,BAE系统公司北美分公司将作为飞机系统主集成商,在未来十年内逐步升级韩国空军现役134架KF-16战斗机。这项升级计划将通过美国对外军事销售(FMS)机制付诸实施,由美国空军与BAE系统公司在12月正式签署最终合同。  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航宇工业公司(KAl)按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许可协议,开始在国内生产F-16战斗机,命名为KF-16型